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8)
《世界人权宣言》与《零八宪章》
今天《世界人权宣言》75周年。《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缩写:UDHR)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夏乐宫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共有30条。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范围内表述所有人类都应该享有的权利的文件。其完整文件由联合国出版在其网站上。
在《宣言》这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人权理念、保护人类基本权利的重要文件的起草过程中,有一个中国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他,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杰出的中国人权活动家——张彭春。
张彭春,字仲述,1892年生于天津,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校。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的胞弟。为《世界人权宣言》贡献中国智慧 1947年初,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设立人权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份对于全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标准。美国战时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遗孀埃莉·罗斯福被选为委员会主席,张彭春被选为唯一的副主席。
《零八宪章》是为了纪念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受捷克斯洛伐克反体制运动的象征性文件《七七宪章》(Charter 77)启发,由张祖桦负责起草、刘晓波等人修改并由303位各界人士于2008年12月9日首批签署的一份宣言。签署者除发起人刘晓波以外,尚有一些中国异见人士与维权人士,包括鲍彤、丁子霖、刘军宁、戴晴、于浩成、浦志强、张祖桦、茅于轼、冉云飞等。内容除了提出促进中国(大陆)民主化进程、改善人权状况外,还提出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来解决两岸问题及各民族问题。原定于2008年12月10日签署《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这一天举行论坛,并发表中国《零八宪章》。由于此事与中国政府产生严重对立,政府已经禁止此活动的继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逮捕多名发起草人,控制了事件。
零八宪章发表后,刘晓波、刘贤斌等部分起草人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前者判刑11年定谳,虽然他不是唯一的发起人,但发表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与自由化言论并被中国共产党判重刑,该操作使得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为此选择给刘晓波颁发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也因而造成零八宪章广为人知。到2011年6月为止,在《零八宪章》上签名的已经达1万3,000多人。目前,该网站已遭屏蔽。在海外,该声明则得到余英时、哈金、陈一咨、方励之、胡平、宋永毅、苏晓康、万润南、王丹等多名人士的支持。
基本理念
自由:言论、出版、信仰、集会、结社、迁徙、罢工和游行示威等权利。
人权:人是国家的主体,国服务于人民,政府为人民而存在。
平等:公民不论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经济状况、种族、肤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严、自由都是平等的。
共和:要求“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分权制衡与利益平衡。
民主:主权在民和民选政府。
宪政:主张以法制限制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
基本主张
《零八宪章》内容触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城乡差距与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并提出19点基本主张包括:
修改宪法
分权制衡
立法民主
司法独立
公器公用
人权保障
公职选举
城乡平等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言论自由
宗教自由
公民教育
财产保护
财税改革
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
联邦共和
转型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