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重冠Triple Crown Trails”,是美国最有名的三条超长距离徒步路线的统称:4200 公里的太平洋山脊小径(Pacific Crest Trail,简称 PCT)、3500 公里的阿帕拉契亚小径(AppalachianTrail,简称 AT)、4300 公里的大陆分水岭山径(Continental Divide Trail,简称 CDT)。三条线路合计 12000 公里,完成者可以获得三重冠奖,它代表着美式徒步文化中的最高荣耀。
2017 年用 140 天走完 4300 公里的大陆分水岭小径。
大二的时候,张诺娅听说他们学校的户外队长意外身亡,他当时正在帮助两个女生爬悬崖,结果自己滑坠了 3 米,头着地。这件事让她很受触动,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另一个人,这在今天这个时代听起来,简直就像一个神话。
雨越下越大,她没有及时换上雨衣雨裤,没有给背包套上防雨罩,没有携带防水手套,她的手脚已经冻到僵硬。高海拔的雨,冷得要命,身体还没有了因移动产生的热量,寒冷很快蔓延到四肢,她处在了失温的边缘。
花了 37 天,张诺娅走完了 800 公里的科罗拉多栈道,平均每天走 21 公里,相当于一天一个半马。
她在这条线上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用徒步的装备去攀登雪山。每天早上都要用沸水把冻成冰棍的鞋子“解冻”,每天湿着鞋淌十几条河,还要穿着跑鞋在齐腰深的雪地里强行走路。
自由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对“稳定”的追求,具体来说,就是对房子、车子和钱的追求,这些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不是一个自由的人。那些出去长距离徒步的人,很少去在乎这些物质性的东西,他们不需要依附这些东西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
这是一个强迫自己快速成长的过程,为了徒步安全,张诺娅必须日复一日练习随机应变、快速决策的思维能力。“细微之处见真章,毫厘之优定乾坤”。坦白说,长距离徒步就是一个需要精打细算的活。细微之处,才决定了徒步者的徒步寿命。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判断,都有可能葬送或成就一段旅途。
张诺娅是一个极致的极简主义者,她让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所以每次在山路上,在高空,在悬崖边,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候,她都能感受到了最深刻,最切肤的恐惧, 同时也能得到最平淡,最真实的自由。
当人习惯了大自然再回到城市,常常会有恍惚的感觉。城市里的咖啡厅,电影院,洗发店等等地方,让生活的便利已经覆盖到牙齿,万事万物唾手可得。但莫名的,你仍然会怀念山野,就是这种吸引力,让张诺娅在走完太平洋山脊的下一年,就走了 3500 公里的阿帕拉契亚小径。
在谷歌上搜素 AT 徒步死亡事件,跳出来的十有八九都是凶杀案。
阿帕拉契亚步道曾一度成为美国禁区。
l
徒步。
当你在徒步路上,走到一条河边,发现要穿过前方的陡峭瀑布;瀑布另一端是万丈深渊,脚下是激流。通向瀑布另一侧的唯一路线,是一根湿滑的树干。你不敢站在树干上,只能坐上去,用屁股一蹭一蹭地往前挪动。
当类似的事情重复 1000 次之后,人就几乎没有什么焦虑可言。
每当张诺娅说起自己在徒步路上的崩溃,总会收到一种声音,说女性不适合呆在户外。她从始至终,都在用行动纠正这种偏见。
最后,轮到了老生常谈的生理/卫生问题。
张诺娅觉得适应了就习惯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野外的环境并不脏,当然你的脚上会占满尘土乌漆麻黑、身上会全是汗渍,不过这些东西本身是不脏的,所以只能要求自己去调整心态。
最重要的,是女生要敢于自己向户外。张诺娅认为与其说她选择了长距离徒步,不如说是长距离徒步选择了她。这又是一个“被梦想击中”式的《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张诺娅为徒步付出了 10 年,走遍了世界最长的 3 条线路。原因无他,全是因为喜欢。
“不去追求自己内心所爱,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而这个放弃梦想的代价,张诺娅觉得自己付不起。
2017 年 9 月 17 日下午 4:30,美加边境的 Chief Mountain 口岸,没有鲜花和掌声,九月的寒风刺骨。张诺娅接过象征三重关桂冠的帽子,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中国国旗,面向北方。
前几年在“世界风情”版中,一直连载老狐的走AT和PCT的文,还有个野外达人于珈,非常喜欢她在徒步中与自然和自己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