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拜赏野猪皇爷十字一行回文诗

(2004-12-12 13:52:48) 下一个
10 例:

夜雨秋风叶落嗟情难舍

鱼人美艳绝深处梦惊疑

女才流尽干沽泪痴为谁

情人尽诉别离声思和平

来日何君心愁再梦难开

红桃满树见乐同又几逢

频送眸来情动心意难分

红叶影窗秋北风忆旧容

思梦席眠人可依念婚时

浪流方远去心安不野狂

------------------------------------------

展开4例:

鱼人美艳绝深处
艳绝深处梦惊疑
疑惊梦处深绝艳
处深绝艳美人鱼

红桃满树见乐同
树见乐同又几逢
逢几又同乐见树
同乐见树满桃红

频送眸来情动心
来情动心意难分
分难意心动情来
心动情来眸送频

红叶影窗秋北风
窗秋北风忆旧容
容旧忆风北秋窗
风北秋窗影叶红

---------------------------------------------------

1
这里仅是野猪皇爷送我姐妹们的十字一行。
每次收到十字一行,既欣赏其味,又觉得是进了皇爷的精品区。
(我已仔细比较了皇爷的精品区与我们俗人的精品区。)

2
历代皇爷中自封号野猪的空前绝后。可见其非凡气度。

3
十字一行,貌似轻松,实则非常不易。如:

3A) 十字中1,7,10须压韵。(野猪皇爷讲粤语,占了天知古韵之优势。)
3B) 1-7字倒念也成句。
3C) 4-10字倒念也成句。
3D) 十字展成的4句既念之有味,又表达诗意。

4
小女虽古词初学,又不知古韵;但毕竟跌跌爬爬,涂涂改改写了几首。至少有一,二首还合律。但这十字一行,尝试几次均失败。
(最近的败例是:野猪巧将对联解笑嘴咧 )。
才子易明也未过关。

5
不服者,尽可向野猪皇爷挑战。胜者小女拜为新皇爷,有命必从!

6
比武得讲招术。此坛上我最心服的人是野猪皇爷。

-------------------------------------------------------
(ZT) 有趣的回文诗......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园林中的一枝奇葩,有著独特的音韵美。有些汉语诗,
不但可以顺读,也可倒读被称之为回文诗。这种修辞方式,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
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回文诗,虽有些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从欣赏汉语的
文字美上看,则具有审美价值。茶余饭后,偶尔读几首回文诗,会令人情趣盎然。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说,回文为道原所创,后又失传。今所传最早的回文诗为
南朝时苏伯玉的妻子所作的《盘中诗》。《盘中诗》虽能屈曲成文,但是不能倒读,
还不是真正的回文。到了宋朝,有些诗人作的回文诗,不但可以使诗词字句回旋往
返,成义可诵,而且具有诗的意境。大文豪苏东坡留下了几首回文诗,很有趣味。
他在一首题为《记梦》的诗中写道: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这首诗如回读,则成为:

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无论是顺读还是回读,都是一首很有意境的七言诗,写出了梦中火炉上温酒畅饮的
情趣。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迷路阻人
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过来读为“妻忆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
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写情的回文诗把孤灯之下夫忆妻和妻忆夫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至今读
来仍让人鼻酸。律诗较难的是中间的两联需要对仗,而这首夫妻互忆回文诗无论顺
读还是倒读,中间两联的对仗都非常工稳。

写景的回文诗,以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四季回文诗》为代表作,这首诗妙在把十
个字用辘轳体和回文体结合起来,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不论是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
唱晚七律诗,浑成自然,无限妙趣。诗曰: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
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麻将的出局 回复 悄悄话 猪皇的博克没有找到,改名了? 请示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