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读《西方哲学史》(二)

(2011-01-20 13:33:01) 下一个
读《西方哲学史》(二)


严格说来,这本书应该叫思想史,和我读的其它哲学史都有些不同。

读懂这本书的另一个难点是要懂一些西方的历史,罗素经常提到一些我根本不知道人和事。罗素在这里又犯了老毛病,认为人人都跟他一样是从剑桥毕业的,十二岁就以数学推理作为消遣。他居然把让我永远头大的数学当着消遣,所以经常说一些听不懂的话我就只好宽宏大量地表示原谅。
当然,说他完全不讲不公平,的确是说了两句,但是,如果不认真读一点历史书,就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比如说:他专门用一章讲了欧洲的宗教改革,重要点都提到了,但那只能当作一个索引,你不得不专门去读一本历史书才能懂。不过这好像并不能责怪他,他只是在说哲学史。
我记得有个历史学家说过,近代欧洲只发生了两件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基本划定了欧洲的版图,欧洲的国家,民族的形成与这有极大的关系。
它把死板一块的基督教撬开了一个大大的裂缝,这才能有我们称之为的功利主义,才能有工业革命;这也才能有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自由,以及以后产生的近代科学。
没有宗教改革,这两者皆不可能。
更直接的: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在宗教自由上有一种高度的歇斯底里,因为美国这个国家就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为什么那些清教徒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英国不呆,冒着说不清的危险,跑到远离家乡的美洲来与还在原始社会的印第安人为伍,那是因为有宗教迫害,为什么会有宗教迫害,那是因为有宗教改革。
美国的政客为什么老拿宗教自由说事,那是因为美国的老百姓对这一点特别敏感,这一点是中国人难以理解的。考虑到现在宗教在美国巨大的影响力,而美国又主要是新教徒,说美国是宗教改革的产物并不过分。
遗憾的是,我认为这种歇斯底里是正确的,原因我前面说了,从历史上看,科学和社会进步都有赖于此,当然,如果你认为那是进步的话。信仰自由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思想的自由,这是一个最根本的自由,要是连这个自由都没有,别的自由根本无法谈起。
思想上的铁板一块,大家只信一个东西,或者只能信一个东西,从历史上看十分危险,几乎总是会堵塞向前的道路,造成死水一潭。中国近代的停滞是不是也因为孔孟之道太强大了而缺乏异端呢?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的多样性是进化的基本条件。

罗素谈到宗教改革时说:“就宗教改革运动来说,这反抗也是政治性的、神学上的反抗:教皇的威信被否定,他原来凭“天国钥匙权”获得的那份贡赋不再缴纳。”
他在这里讲了一个极重要的观点,在各种宗教战争,纷争背后,一定会有政治,经济因素在里面。
比如说,今天的伊斯兰原教旨恐怖分子,背后就是伊斯兰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被彻底边缘化了。伊斯兰文明曾经在世界上辉煌一时,现在却是到处受压,于是就产生了激烈的反弹。
关键一点在于:如果单单只是政治,经济上的冲突,人们容易妥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一涉及到宗教,那就往往要你死我活。宗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改变是极难的,要用强力推行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碰到拼死反抗才是叫人奇怪的。
中国近代的历史就同样可以看成是一种强烈的反弹,当然采用方式要复杂得多。中国今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罢,都是西方的。
所以人要是没有那些激烈的宗教和主义的偏见,这个世界要太平得多。

那一段历史有点像中国的某些历史,战争是以上帝,信仰作为旗帜的,但那些头面人物却一点都不虔诚,特别是那时的教皇,完全是腐败的象征。他们用宗教来忽悠老百姓,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打仗。
真正虔诚的是中,下层教士,像马丁.路德那样的人,看不惯教皇的专横,贪得无厌,认为这和耶稣的教诲不知差到哪里去了,奋起反抗。而老百姓则总是被忽悠,不是被这边,就是被那边,就像不是被三民主义,就是被共产主义,越有理想就越容易被忽悠,而最后都逃不脱被出卖。
当然,结果还是有的,却是要等很多年以后。

总的说来,他的这本书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那种开明英国绅士对历史的看法,这主要指他那种乐观主义,认为人类在不停地进步。他在自传也承认,他是在非常乐观的气氛中长大,大英帝国日不落,什么都在控制之中,不好都是暂时的,终归会过去的。
然而,世事难料,战争最后把大英帝国击了一个粉碎,一战,二战让所有的欧洲人不寒而栗,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还有没有前途,乐观主义就和战争难民一起跑到美国来躲避一下,该美国来乐观了。但是,人早年的东西肯定要影响一生的,罗素的确一生都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自传里讲得万分清楚。

因为罗素乐观,要是由尼采来写哲学史就肯定会完全不同。
不过这倒是一个事实,没有人能写一部所谓客观的哲学史,因为的人们对历史,哲学的分歧太大,太多,没有人能是客观的。这样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在骗人。
这本书只能说是罗素,或者一些人对哲学史的看法,有很强的个人观点,罗素对此直言不讳,从来不想冒充“人民“的想法。维特根斯坦就比他要悲观的多,他和巴菲特一样放弃了财产,不同的是,他还没有死,只是认为钱不是一个好东西。可想而知,他的想法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死后裸捐,那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还没有死就裸捐,那一定是一个疯子。
他跑到一个山村去做老师,然后就写信给罗素,说:那里的人都很邪恶。罗素回答:人都是很邪恶的。他又回信:那里的人更邪恶。他就没有想一想自己的原因,别人会怎么看他这个怪人。
最后他还是回来接替罗素的那个教授职位,看来大学比较的不邪恶。
就我看来,现代哲学家大都是有点悲观的,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这可不是什么乐观。现在的人比过去的人都要悲观一些,当然是指西方。比如康德,黑格尔,包括马克思都是很有些乐观的。
不过也难怪,一天到晚都在找那个找不到真理,难得高兴。而过去的哲学家是个个都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理,至少是一部分。

在罗素看来,人成年以后几乎是不可以被改变的,他又是生活在所谓民主制度的国家中的,深知舆论,普通老百姓的的巨大力量。他在一战的时候坚决反战,原来认为战争不过是那些政客的阴谋,普通人不会喜欢战争。但是,有一回差一点挨了一大群支持战争的狂暴妇女的一顿棍棒,这有点莫名其妙。人们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极端的宗教信仰弄晕了头,对战争满怀着期望。一个不认识的妇女救了他,那一下他肯定认为他的妇女解放的确是有道理的
说莫名其妙,是因为那是一些下层妇女,战争总是要由她们来付出惨痛的代价,政客最多不过是失掉权势。看来普通人一旦疯狂起来,比那些政客还要没有理智,不知死活。
从这里他认为,关键就是要人从小要生活在一个偏见尽量少的环境里,于是他就去办学校。这就能看出他的乐观来了,相信教育的人多少都是有些乐观的,他劝维特根斯坦的话不过是为了宽心。更进一步从他的哲学来说,说人都邪恶,不过是感情语言,并没有可靠的根据,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人;但说那里的人邪恶,却有可能是真正的感受。
我同意他人不可改变的看法,但后一点未必正确,就像他的学校不能成功一样。要是现在的心理学是正确的话,人生来就不是那么的好,教育未必能改变人的本性。
当然,这个问题实在太复杂,没有定论。所以罗素到底是天真呢,还是眼光过人,只有历史才能做结论。

罗素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这也是读懂这本书的关键之一。
比如他渴望,并且追求爱情,他人不是地狱,而是能心心相印来摆脱孤独。我总认为,相信爱情的人就决不是一个悲观的人。
总的说来,在罗素身上,看不到在杰出人物经常有的那种沉重的十字架,他好像总是十分纯净,十分阳光,这是很少见的。我想恐怕他总是敢作敢为,因此就没有什么事情让他悔恨而不得安宁。
当然,我也只是从他的书中得到这个印象,我没有可能认识他。所以在很多时候,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当然,不包括那些难懂的地方,那还是让人很有些抓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