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读史有感(司马懿斗曹爽)

(2009-06-11 12:22:34) 下一个
读史有感(司马懿斗曹爽)

那一段历史中最叫人惊叹的是司马懿扳倒曹爽那一幕,根本就可以上教科书,恐怕也成为了课本,因为历史上重演了很多次,政治家该是一些多么聪明的人啊,哪里用得着我教,只是能像司马懿玩得那么漂亮,完美的不多。
魏明帝死后,曹爽大权独揽,可能有篡位之心,必然对司马懿猜疑,这时就能看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来了。
羊祜可能会走开,真正回家抱孩子,等到曹爽对付不下去了,最后来收拾残局 。
陆逊也许会正大光明跟曹爽斗,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司马懿也走开了,回家养老,不过却是以退为进,暗中观察,布置,等待时机。
但司马懿这一招最为老辣,这是准备痛下杀手。
司马懿有一点跟诸葛亮差不多,就是谨慎,生平不愿意弄险。马上跟曹爽斗,并无成功的胜算,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
暗中观察,是想要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和敌人,谁可以依靠,谁得提防,这是在台上看不到的。
等待时机,是他算准了曹爽肯定会忘乎所以,弄得失掉人心,能等到机会。
难道这样就不是弄险吗,他凭什么相信曹爽不会找个由头把自己杀掉。但他不怕,相信能忽悠住曹爽,因为他对自己的表演才能信得足。
于是就有了:“司马懿假装病重,让两个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稳,掉在地上,还指着嘴说渴。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汤流满襟。李胜说:“众情谓明公旧风发动, 何意尊体乃尔!”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当屈并州,并州近胡,善为之备。恐不复相见,以子师、昭兄弟为托。”李胜说:“当 还忝本州(李胜是荆州人),非并州。”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君方到并州。”李胜又说:“当忝荆州。”司马懿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 壮烈,好建功勋!”李胜回来对曹爽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过几天,他又说:“太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晋书8226;宣帝纪》)。曹爽 等从此便不再防备司马懿。”(百度百科)
一个70岁的老人竟能有这样如火纯青的演技,叫人不得不服。在《三国演义》和传统戏台上,司马懿都是反派角色,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的。
等到时机成熟,全力一击,将对手置于死地,不给任何翻盘的机会。

不过政治家都是演员,杰出政治家一定是天才演员。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是政治家的基本功,就像性工作者要打扮得清纯一些,好招人喜爱一样。
当然,我不是说政治家就不说真话,而是说要政治家违反自己的政治利益说真话,这不现实,这好像有点违反了政治家的职业道德。
钱钟书在晚年写到:
“盖‘主道’在乎‘夜行’,深藏密运,使臣下莫能测度,乃九流之公言,非阉竖之私说。”
这是在谈帝王的隐。这一段也有点隐,我看“深藏密运,使臣下莫能测度”分明是在说那个人,今天支持这个,明天赞成那个,拉一下,打一下,虚虚实实叫人琢磨不透。“非阉竖之私说”是在说所谓“四人帮”的种种言行不是“私说”,而来自上面。
但下面几段就更清楚得多,
“圣人虽“圣”,亦“人”也;人有心也,其不仁也,或由麻木,而多出残贼,以凶暴为乐。人与天地合德者,克去有心以成无心,消除有情而至“终无情”,悉化残贼,全归麻木。其受苦也,常人以为不可堪,其施暴也,常人以为何乃忍,而圣人均泰然若素,无动于衷焉。”
“故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不省记’,而非天地忍心、‘异心’而不悯惜。”
他在讲为什么所谓“圣人”会那么残忍。考虑到钱钟书经历的风风雨雨,要是看不懂他在讲谁,就太傻了!
“克去有心以成无心,消除有情而至“终无情”,是啊,要用无产阶级的感情取代资产阶级的人性,就变得会“其受苦也,常人以为不可堪,其施暴也,常人以为何乃忍,而圣人均泰然若素,无动于衷焉。”
这不是在说文革是在说什么?
《管锥编》值得一读,钱钟书极厉害。缺点就是太隐,什么都不是直说,写这写那,突然一两句,影射那个时代,没有那种经历,根本看不懂。那个时代不会再回来了,所以说后人恐怕根本就读不懂了。
我读着读着,不禁有个奇想,要是那个人还活着,他肯定看得懂,会有何感想?不过这不可能,要是他活着,钱钟书绝不敢出这本书,那不是找死嘛。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我完全搞错了,钱钟书不过只是在谈历史,就事论事。但我相信我是对的,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在精神和身体上的摧残,经过了就永远不会忘记,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东西里表现出来。
钱钟书乃一书生,如果在太平盛世,应该摆弄比较文学或则调侃什么“局部真理”,而不会有兴趣在什么帝王之术,或则是某些人对他的赞扬“对专制制度的无情批判”。
坦白地说,我只是翻了一翻,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我反正在里面看到了一些血和泪,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的例子。《管锥编》得到了无数称赞,我却想说,文章好像不应该是这样写的,应该观点鲜明,像鲁迅那样,干干脆脆,该骂就骂,叫人赏心悦目,而不是要藏着腋着。
但这真的不是他的错,而是那个时代,有些东西是不好明说,也不能往下细说,你只好自己去想,钱钟书是一个极谨慎的人。

据说林彪说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我表示怀疑,因为这是搞政治的A,B,C,他不可能不知道,比如当他大说特说四个伟大,什么顶峰时,会认为这是真话?他说的假话还少了吗。
不过也有可能,他要是能悟出相反的结论:不说点真话,就办不成大事,能倒有可能跟他的对手一搏。
总而言之,就搞政治而言,他比司马懿差多了,演技只是一个方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