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迷失在真假北极圈——阿拉斯加游记之一

(2016-12-18 07:53:14) 下一个

(2016年6月25日)

 

昨晚住在费尔班克斯(Fairbanks)。这个三万人的城市,是北美大陆最靠近北极圈的主要城市。

今天计划继续北上,进北极圈看看,然后回程南下,晚上赶到费尔班克斯以南的丹娜丽国家公园(Denali park)附近投宿。北极圈是我们这次来阿拉斯加的最北目的地。

GPS上找不到去北极圈的路线。不过行前已经查找了,似乎并不复杂。离开费尔班克斯城,沿2号公路北行,再转进一条“道尔顿公路”继续北上,就可一路到达北极圈。那里应该有一个大大的北极圈标牌,网上见过。据说,从费尔班克斯到北极圈标牌处,单程两百多英里,行车约4-5个小时。

早上八点左右离开旅馆,在机场路路边一家加油站给汽车油箱加满了油。此去荒无人烟,加油站不好找,下一个可到达的加油站也必须事先有所计划。查了资料,得知在北极圈标牌向北约三四十英里处有一油井工人的居住点,那里有加油站。这满满的一箱油应该足够到那里了。

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

 

离开费尔班克斯的2号公路,路面其实保养得不错,没多少坑坑洼洼。但不平。车开在上面,一路高低起伏。车速快了,就有在波浪上行船的感觉,飘荡荡的。这是阿拉斯加地下冻土层的基础不坚固,导致某些路面经常下沉的缘故。

在2号公路上开了不久,便来到一十字路口。我见路标上向右的箭头写的是6号公路,目的地指向“the Circle”(圈子),就把车拐了上去。

但感觉有点不对劲。行前查看地图时留给我的直觉,似乎不该这么快就离开2号公路的。我于是把车停在路边,让玲拿出她事先准备的文件资料查看。她从一叠文件中抽出一份,我一眼就看到“沿6号公路,,,”的字样,于是确定走6号公路没错。道尔顿公路?6号公路?完全可能就是一条公路。老美(加拿大也一样)的公路经常有名又有号码,你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吧。我心想。

一路欣赏阿拉斯加的森林地貌。6号公路两边的森林茂密。偶尔路边出现一两间房屋,规模和外观都不像是那种简陋的度假别墅屋,心里好奇这些人都为什么就要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来。

公路前方突然冒出一大一小两头驯鹿。像是母鹿带了幼鹿,慢悠悠地横过公路,步入另一边的森林里去了。

 

不久,水泥公路到了终点,前面只是泥沙路了。这也符合我们事先了解的情况。

继续前行,森林变得疏朗,视野也开阔了。作为此地植被主角的那种似松似柏的阿拉斯加柏树,渐渐变得稀疏。低矮的灌木和苔藓密布其间。

路边出现大片被烧过的土地,柏树被烧得只剩了光秃秃黑乎乎的树干,电线杆般稀稀拉拉毫无生气地立在新长成的草地之间。

这条唯一的公路领着我们一路前行,此时又爬上一个大山坡。到达顶峰,有停车场和卫生间,有标牌写着 Eagle summit。有三四部车停着,却不见任何人影。我们下车休息。在这高山顶上,景观与山脚上大不相同。周围没有任何高大的植物。放眼望去,群山一片光秃秃的,只覆盖着低矮的苔藓和短草。停车场旁边立有个科普牌子。据上面介绍,在这寒冷而干燥的高山顶上,植物生长极其缓慢。某种植物靠着叶子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一年只能生长一毫米。

另一牌子上写着,在这山顶上,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可以24小时看到天上永不落的太阳。它介绍说,因为这里尚未进入北极圈,在凌晨一两点之间太阳实际上是低于这里的地平线了,但是因为光线折射的缘故,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太阳高于地平线的样子。

 

下了大坡,再沿路向前开去,路边林子里出现几间房子。有个院子的前面架了一个比足球门更高的金属框子,挂块横幅标牌,上写 The circle district museum。院子里陈列着几件生锈了的旧机器。但我们得先赶去北极圈,等回来的路上再进去参观吧。

我在另一房子前面看到类似加油机器的东西。这有点出乎意料。不是说要过了北极圈几十英里地才有加油站么?靠近看果然是个最最简单的加油站:一个衣柜大小的铁箱子连着两根像是加油枪的管子,箱子上方有表盘,上面贴着一张字条,告诉顾客要加油站得进房子里面去付费。这一路开来,将近两百英里,终于知道附近就有加油站,心里放心不少。“看来,网上的信息不能全信。”我心里想。

离开这几间房子不久,路边又有里程牌,上写“Circle, 33”。我心想,好极了。离开费尔班克斯才三个小时,再开33英里,目的地就到了,加油服务也垂手可得,心里顿时轻松。

停在一个湖边看风景的时候,一辆丰田SUV超越了我们,前方立刻红尘滚滚。我们只好慢慢开车,和它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继续开,看到路边有个手写的标牌,几个笔画略显稚嫩的字,给人一种就要回家似的亲切感:Residential area,20 mph。进入居民区了,限速每小时20英里,也是理所当然。

附近的林边杂草间出现几间居民住房,房前空地上杂乱地置放着各种不知道是否还在用的桌椅、梯子、各种家具等。林边停着几辆外观破旧的汽车,甚至还有一架小小的水上飞机格外醒目。屋后的院子里,树枝间拉着晒衣绳子,凉着各种衣服和牛仔裤。

再转个弯,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广阔的湖边。道路在湖边空地上围着一颗树转了个圈,便原路返回。树下立有一大标牌,上有大写的字:Welcome to Circle City(圈子城欢迎你),下有小写的字:The end of road (你已走到头了)。

我们已经来到了“圈子城”?!呵呵,这不凡之“城”,红尘之路也在这里走到了尽头!

但这标牌,和以前网上见过的、此刻心中正期待的那个Arctic circle的地标性标牌,有着很大差别啊。

窗外,成群的苍蝇嗡嗡地追着我们的车。犹豫之间,车窗也不敢放下来。

开车在几间房子周围转转,看到一个颇具特色的木结构圆顶小教堂,但也没有找到我心目中的那个北极圈标牌。

我只好冒着被苍蝇袭击的危险,下车去问湖边一个正穿了救生衣要推船下湖的人。那地标性的北极圈标牌,在哪里?他指着Circle city的牌子说:这里就这么一个牌子!

我回到车上,拿出文件再看,不得其解。

右边几十米外停着辆红色的皮卡,有人站在车窗那里和车里的一男一女聊着天。他们看我向他们走去,立刻停下聊天,看着我走近。坐驾驶位的中年白人男子主动问我,有什么可以帮我的。我在打印的地图上指着Arctic circle,说我想来这里,为什么找不到我想看到的标牌。中年男人笑了,说你走错路了,你要去的“圈子”在另一个方向。我指着湖边的标牌说,这不就是“圈子”吗?他解释说,当年的地理测量人员误以为这里就到北极圈了,就把这里命名为Circle,后来才发现其实真正的北极圈还要更远,但这“圈子”的地名就一直这么将错就错用下来了。

我一时无语了。

刚才站在副驾驶车窗外聊天的那个看起来似土著或亚裔后代的男人,也走了过来。他拿过我的文件看,告诉我,我们目前的位置根本不在我打印出来的那片地图上。“喏,你要去的地方在北边,而我们这里在这里,”他手指着我打印的地图上向右延伸出去的方向,“东边。”

一来二往,他们让我理解了,我的错误就是过早离开了2号公路,不幸拐上了6号公路。

我问,既然我已经来到了这里,是否此地有近道可以从这里直接去那个真正的北极圈,不必返回到费尔班克斯城外的2号公路?他们摇摇头。没有。来路是唯一的,去路也是唯一的。

我的天!从2号公路上6号公路那里,我开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这圈子城,现在已是中午时分,等我用三个小时返回到达2号公路,我还能有时间赶去4-5个小时车程之外的北极圈,再开6-7个小时的车到达南边的丹娜丽国家公园附近预定好的旅店吗?

看我犹豫之间,白人男子笑着说:只要你体力挺得住开长途,至少你不必担心黑夜开车看不见路。这里永远是白天!

这话正合我意。既然撞上了,为什么我不趁机体验一下阿拉斯加明亮的深夜?!今天夜里就开它一夜的夜车了!

 

说话间,那车外的男子已经在我打印文件上面详细描写了去Arctic circle的路线。他把2号与6号公路交接的那个叫Fox的十字路口画了出来,把那里的两个加油站的位置以及其他地理特点,我该在哪个方向转去北极圈,哪里会跨过育空河大桥都给我一一标示了出来。

我问从那Fox十字路口到北极圈标牌有多少路程,他说比到这里稍微再远点。从费尔班克斯到这里大约160英里,去北极圈大概200英里的样子。“要真想去,你们就得抓紧时间赶路了。”他提醒我说。我点点头,说我要去的。“但是,不管怎样,我至少也算到过一个圈子了吧。”他们哈哈笑了,说就是就是。

我问他们是否就住在这里?那车上的男子说,他有两处住房,一般住在这里,有时也住在湖的那边,他指着车后方。那车外的男子说,他们常在湖里打鱼。

我真想跟他们多聊点。我想知道他们在这里以什么谋生?冰天雪地的冬天里,这条唯一通向费尔班克斯的车道是否还总是畅通?如果不通,他们怎么储备食品用品?或者,一到冬天他们就都住到费尔班克斯城里去?可是,时间不许我多聊。我必须赶紧上路了。

突然发现,那些围着追着我的车子、嗡嗡叫着、让我害怕的苍蝇,并没有来骚扰此刻站在车外聊天的我。

离开这个也许是美洲大陆最北最荒凉的“圈子城”村落,我们抓紧原路返回。回程是玲开的车,我趁机休息,准备今晚连夜的长途开车。

一路马不停蹄,三个小时赶回到法克斯十字路口,在加油站加满了汽油,马上沿2号公路北上。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

一朝被蛇,十年井绳。在一个标示有点模棱两可的分路口,我有点犹豫,便将车停到路边,一边对照着那人给我画的路线,一边查看手机上的地图。等我们确定了应该取左道前行,发现另一部车似乎也迷了路,停到了路边。

毕竟我们是前进在正确的方向上了,沿路便不断看到期待中的标示。先是出现了指向育空河的路标,然后是明确写着“道尔顿高速公路”的标牌。

翻上一个山坡,前面天高云卷。泥沙车道在丘陵地上向前曲曲弯弯地延伸,一望无际。

路边有大片大片烧焦了的土地。山坡上立的文字说明牌,告诉人们一个知识:Fire sparks lives (山火也激发生命)。山火并非一无是处的,不必见火就灭。

时常遇见大型油罐车,带着滚滚红尘,向我们迎面袭来。

前方出现了育空大桥。

路边森林中那条时隐时现的白色输油管道,一路伴随我们去向远方。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只在一处靠近公路的输油管道旁,出现了两间平房,大概是维护管道工地用房。

乌云忽然就在天空聚集了起来。下起了阵雨。路上少了灰尘,多了泥浆。

下午七时左右,从法克斯路口开过来四个小时,终于看到路边出现了Arctic circle的路标,指引我们转进林子中的一个停车场。啊,终于看到了停车场一侧立着的标牌:

Arctic Circle,

Dalton highway, Alaska, Altitude 66'33''

 

下车,近看。正好有一对白人男女也刚开车到达这里。我们相互帮助拍照。

阴雨的北极圈,好多好多的蚊子,让人不能在车外久留。只在这里呆了大概十来分钟,我们便开车回程。

那对白人继续向北去了,估计他们今晚投宿在前方几十英里的那个小镇。

而我们今晚的目标是几百英里以南的丹娜丽国家公园,开车大概七八个小时。油箱空了一半左右。去北部那个小镇加满油再返回是最保险的,但冒一点点险心里估算这半箱油也应该可以支撑我们返回菲尔德班斯城外那个十字路口的加油站。

同时我心里还有一个概念,在到达法克斯十字路口之前大约二十英里的地方(就是我曾经犹豫不决的分叉路口),下了高速公路应该附近有个小镇,也许那里也有加油站可以应急。

我心里想的是赶时间,只要路况允许加速就踩油门,遇上拐弯或来车就踩刹车,期望尽早赶到旅店睡觉休息。玲说这样不行,太耗油。她的理念是省油开车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于是,她掌握了方向盘,在这条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泥沙公路上,实践她心目中的省油驾驶原则之一二三。

傍晚九点多钟了,我们头顶的天空阳光灿烂着,但右前方远处可见一片乌云下面大雨滂沱。

到达育空大桥之前,那片乌云终于笼罩了我们,带来了一阵风风雨雨。

穿过这个地区,风雨过后,阿拉斯加夜晚的阳光依然灿烂。唯一能够提醒我们白天已经结束夜晚已经来临的,就是路上越来越稀少的车辆。

深夜12点半的阿拉斯加

 

仪表盘上油箱将空的警告灯终于亮了。前面就是那个可能(只是可能)通向也许(只是也许)有加油站的路边小镇的分路口。根据经验,从警告灯亮起到油箱真空,其间还可以继续开上几十公里的,而那法克斯十字路口也就差不多在前方二三十公里了。继续赶路吧。唯一担心的是,午夜时分,加油站还提供服务吗?

终于,在十一点钟到达十字路口。加油站空无一人。所幸,只要把信用卡插入加油器,它就给我们的车加满了油。

我们继续向南开。穿过菲尔班克斯,深夜的街路上空空荡荡,红色的交通灯映在湛蓝明亮的天空中,晚霞散布在西天。

继续向南。高速公路上车辆越来越少。把手机镜头对着车前仪表盘上的时间和车外的天空,拍下一张深夜12点半的阿拉斯加明亮夜景。

凌晨一点多,终于到达丹娜丽国家公园前的宿营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GuoLuke2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
laozhang 回复 悄悄话 真棒
彩烟游士 回复 悄悄话 北极圈都去过了,完美的人生!很有意思的经历,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