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

叫他“随意”,是因为不愿受任何“八股文”风式的约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喜怒哀乐,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过年.回家

(2008-02-02 22:14:46) 下一个
过年.回家

读国内新闻报道,南方诸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风雪,房屋倒塌,电力网惨遭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广大老百姓的主要依赖的交通工具 - 火车,其调度次序也被打乱了。特别是读到广州火车站多达二十四万旅客滞留车站时,当时的感受只有两个字,“震惊”!

“二十四万”,何止是人山人海?

我能理解这些心急如焚赶路的老百姓的心情,传统的春节没几天就要到了,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年百姓,就盼望这个时候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享受那短短几天的家庭温暖。更何况于我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文化,还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还重要呢?

“春节”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真真切切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人民能够坐下来喘几口气的日子,谁也不能、也不敢把它从百姓的心里拿掉。

随便问一个中华人,他(她)都能把他(她)过去的春节趣闻轶事说过一、二、三,连儿时的经历也大多记得清清楚楚。这正是因为“春节”,我百姓真正的节日,我百姓由衷眷恋的节日,中华民众普天同庆的节日。

我真诚的祝愿每一个赶路回家过年的老百姓,虽然天灾下不能顺顺当当,但希望能在年前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家。

记得那是七五年的冬天,四川也遭受了罕见的严冬,我当时正下乡在山区。缺衣少棉的农民,就真的是只有一条单裤,但还得在冰天雪地里干活。最后实在冻得受不了,队长冒着被罢免的威胁,带头回家烤活保命度难关。就一句实话,“要过年了,那个都不毬想出事。”

我们众知青朋友,每年一入冬,就开始掰着指头,“盼星星,盼月亮”,邀约着赶场给家里办年货,准备回家过年。在那缺油少肉的年代里,给家里揹会半片猪肉,十来斤菜油,七、八只家禽野鸡,五花八门的山货,那情那景,还记得清清楚楚。没有别的原因,就为“过年“,为家人能过一个“肥年”。

那时候“知青”两字也是通行证。上火车或车上查票时,列车员刚一问票,我们马上吼回去,“知青”。一看这阵势,这众人,同情和着无奈,我们就得以在那过道也挤满人的火车上,顺顺当当的在年前赶回家“过年”。

祝普天中华百姓过年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