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麼判斷食物的涼性熱性﹖(ZT)

(2010-08-02 19:13:19) 下一个
導讀:夏秋食物豐富,專家常會建議大家根據自身體質挑選一些涼性或熱性食物。但對于食物的“寒熱”性質,許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辨別。為此,專家教給大家一些小竅門。

  中醫藥學理論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食物和藥物講究四性,就是寒、熱、溫、涼性(有時候還有平),愛上火的當然適合吃涼性、寒性的東西,陽虛怕冷的就應該多吃溫性熱性的,可怎麼才能知道一種食物或者中藥是熱性還是涼性的呢?

  建國以來,中醫藥的科研進行了很多,其中也包括對四性的研究,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有一種現代方法能夠讓人肯定地知道食物或者藥物的寒性熱性。

  怎麼知道熱性涼性呢?還是幾千年的人體實驗得來的:“入腹則知其性”,都是無數人長期試出來的,不相信的話,吃幹姜、肉桂等就上火,吃黃連、大黃等拉肚子,時間長了還陽虛怕冷。

  從生長的地理位置來看,背陰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濕氣重,很少見到陽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一些生長在高空中的食物,或東南方向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熱比較充足,故而性偏熱。

  食物寒熱還與生長季節有關。在冬天裡生長的食物,由于寒氣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蘿卜、冬瓜等。在夏季生長的食物,接收的雨水較多,而性寒,如西瓜、黃瓜、梨、柚子等。(楊力)

  專家提醒:

  眼下進行中醫科普宣傳是好事,但對于四性,也不宜過分看重,除非是大寒大熱的東西,偏寒偏熱的東西偶爾吃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的,當然,也是針對一般人說的,體質極端的還是要多注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