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文学的逻辑构造功能及其被忽视的后果

(2019-12-16 21:17:26) 下一个

按照对于自然,社会,及人文的现有的知识来构造并展现现实世界的可能的存在形态是文学的一个被普遍忽略了重要的逻辑功能,一种作为类似于物理学家们用于构造物理世界的可能形态的理想模型的,可以展现真实的人类与自然的世界可能存在的形态的模型的功能。这样的模型不但可以帮助人们设想在当下的现实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在历史上可能曾经出现过什么样的情景,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人们根据今天的世界上包括科技在内的各种文化发展状况来想象世界可能的未来。

尽管自古以来的文学写作其实一直在实际发挥着上述的功能,它却非常遗憾地被世人所忽略,用中文古语来说,这叫熟视无睹,用西人的比喻来说叫做人们没看见屋里走着一只500磅的大猩猩。这种忽视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于文学的社会构造模型功能的无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便是文学对于人物刻画的过于强调。不但一篇故事一定要有主角,配角的划分,而且对于人物性格与冲突的刻画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上的文学界,尤其是西方文学界的主题。甚至连原本应该是探讨科学发展可能带来的前景或人们应该如何应对灾难的故事都成为了和其它背景下的千篇一律的故事大同小异的人物剧;而那些灾难也罢,科学前景也罢只不过是用来陪衬人物表演的背景而已,从而完全失去了文学构造现实的可能性的模型功能。

另外,以人们常谈论的文学的教育功能而言,总体来说,作家们通常是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来,而不是基于对现实的逻辑的分析来演绎出可能有的状态。这一点不但是会导致文学创作具有过多的功利性而失去对于现实的启发作用,更是荒废了文学应有的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展望未来的警示作用。不难看出,这种偏颇的最直接的受害领域是着重于未来的科幻型作品。

这种对于文学的反应现实逻辑及其过去的结果和未来可能的发展的功能的无知正将文学带往一种虚幻的境地,一种让作者们过度地沉溺于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充满矫情自恋和不切实际的想象中来虚构人物的创作风气。很显然,与社会逻辑相比起来,对于个人内心世界进行虚构性描述的随意性要大很多。就如我很多年前讨论过的那样,在同样的场景下,张三当众给李四一巴掌后,作者既可以把李四的心情描写得非常愤怒,也可以编造出让李四暗自高兴的理由来。

虽说文学创作的开放和任性可以帮助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但是其中隐藏着的虚幻却同样可以导致读者们在不知不觉中的慢性中毒。而文学界整体的虚幻一定会带给人类文明整体气质的虚幻性的颓废。因此,对于文学的社会逻辑构造功能的忽视其实在间接地将文明引向虚幻性的颓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我的上一个回复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短文及长文的理解问题其实也凸显出讲课的重要性。。。有些细节不论是在短文中还是在长篇大论中对读者来说读起来都比较费劲,但是如果这时有人来讲解一下,尤其如果是作者来讲解一下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你可能没注意我说的是“对于现实的启发作用”,这与你所说的“作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不仅仅是功利,好像也有启发和警示的作用吧”不完全相同。。。我确实没有说清楚。。。一篇短文,匆匆成文,确实不周到。。。对我来说,博客相当于笔记。。。往往是有了想法就先写下来,感觉上这比任何其它形式的笔记都更有效,因为不但是自己做了记录,也和大家分享,这使得自己在做记录时的成就感大些。。。

但是这样做的一个后果便是,很多话过于简练,使得读者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其中的意思,而如果只抓具体的局部可能会费解。。。当然,这不等于说局部会有错误。。。避免错误肯定是我首先要注意的。。。其实,哲学文章即便是长篇大论,有时也不得不通读全篇才能理解局部。。。前一段时间和几位年轻人谈到黑格尔和康德的文章时,他们也感到读起来比较累,那是因为,他们的长篇大论也需要通读之后才能较好把握,比起通读我的短文来就更费劲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长篇大论因为铺设得广,所以要通读全篇才能把握局部是可以理解的,但短文既然短,为什么不写的详细些呢?这里就是一个悖论了,如果我写的很详细,那就不是短文了。。。我当然不是为了使它成为短文才不写详细,而是因为很多原因而没写详细,所以它才成为了短文。。。

那么再回来谈造成你困惑的那句话。。。我在那里说的是如果作者可以注意按照现有的逻辑来把小说写成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模型,那么读者读了之后会有这样的感受:哦,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的。。。我指的是这种现实可能的启发。。。。。。至于你说的功利性本身具有的启发性,或者是理想性本身具有的启发性是没错的。。。但是,你没有注意到我特地加了“过于”二字。。。因为是写短文,所以用字比较节约,每个字都不能浪费。。。

小说乌托邦也有它的鼓励启发作用,但我这里强调的是作家们忽视了按照比较真实的逻辑来展示现实的模型作用。。。当然,既然是小说就不可能是完全真实,而恰恰是这个“不可能完全真实”使得我那“过于”两个字就不是多余的,而是不能省略的不是浪费的两个字了。。。写到这里不知你是否体会到了我刚才说的要通读全篇才能更好把握局部的意思?如果我的这个例子能帮你今后更好地理解哲学文章,包括像黑格尔康德他们的那些大部头文章,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那么为什么我会特别强调展示现实的符合逻辑的潜在可能性的重要呢?这一点我也在本文中提到了,但是如果你不仔细通读全文,恐怕还是不会体会到或注意到。。。。。。我强调这一点的原因是今天的文学界越来越强调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点在小说中比较明显,在影视中稍差些,尽管影视可以用自白来表示内心,但还是比不上小说。。。。。。

强调内心不是不好,但是,一本书的篇幅有限,作者的时间也同样有限,过于强调内心就会以牺牲对于社会逻辑可以演绎出的现实的忽略。。。如果是写历史,那也罢了,因为毕竟那是已经发生过的,你展现不展现也无所谓。。。。。。但如果是写未来,那么按照逻辑去展现所具有的启示作用就很可贵,而这一点是目前我认为文学界所缺乏的。。。。。。而在商业化的今天,这一缺乏的负面效果尤为严重,因为这使得出版界根本就排斥任何不是那种为了迎合潮流的过于刻画内心的,而是要反应现实的可能的,具有社会人文逻辑模型作用的作品。。。。我的文学作品一直被主流社会排斥,主要原因就在于我的写作的重点是表现社会人文的逻辑可能,而不是挖空心思去构造虚幻的内心世界。。。

我的“新外星人”就是一例。。。当然,那篇小说也是匆匆成文,稍微粗糙些,后来我将之改写成英文时,写的比较工整些(链接:https://wp.me/p9pbU7-4S)。。。

我也不是完全要排斥内心世界的刻画。。。因为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本身也是作者与读者分享个人对于人性认识的经验。。。但是,过于强调内心世界容易导致虚幻,而社会整体因为追求内心世界的表现而排斥对于社会逻辑的反应那就更为消极,使得文学大大丧失了作为反应社会可能性的利器的功能。。。。。。而今天的西方文学界之所以会过度追求内心的刻画其实是萨特尔的存在主义的影响的表现,而萨特尔本人其实是在背离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后试图人为地建立一种人本的替代原有传统宗教的新的宗教,这种试图用人的虚无的思维来为文明提供根基而排斥逻辑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宗教。。。。

好了,写了这么多,但愿回复了你的问题。。。你看,如果要每一个细节都展开讨论,那是不可能在一篇短文里完成的。。。而文章写长了,就更不容易读了。。。所以,不论文章长短,都需要读者认真地读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意思。。。
谢谢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有点没看懂。“作家们通常是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来,而不是基于对现实的逻辑的分析来演绎出可能有的状态。这一点不但是会导致文学创作具有过多的功利性而失去对于现实的启发作用,更是荒废了文学应有的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展望未来的警示作用。”这句话好像一方面严斥文学的功利性,又强调文学的启发作用,警示作用,作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不仅仅是功利,好像也有启发和警示的作用吧?感觉以子之盾攻子之矛。。。求教。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这里可能有必要顺便指出一点,西方文学界的过于偏重人物个性,想法,及冲突的刻画的背后是萨特尔的存在主义的影子。。。因为萨特尔的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人的想法决定世界的一切。。。这种虚幻对于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主要是通过文学及影视来实现。。。尽管今天大多数作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是什么,但是这个虚幻的潮流已经形成,大多数人只不过跟风而已。。。从神学角度看,同哲学界的现状一样,这根本就是一种灵战。。。遗憾的是,今天的教会的整体不但对这种灵战无感,甚至可能还会把非常兴奋地站在各种虚幻的一边来为虚幻推波助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