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存在主义:语言的误会?一场闹剧?世纪骗局?

(2018-07-10 20:19:48) 下一个

存在主义哲学中令哲学爱好者感到最为费解,也是天令主流专业哲学界人士最说不清楚的就是那个“存在”的意义。而那个存在的意义之所以说不清楚并非一般人以为的(或一些主流专业哲学界人士经常让人们以为的那样)是那个“存在”的意义有多深奥,而是因为今天的所谓存在主义根本就是建立一个对于“存在”一词的语言误会之上。

如果今天我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因着他或她的主观存在而带给他或她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贡献,而不是社会环境通过他或她来起到的(反映社会背景的)作用,那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不论他是否认同我的上述那个说词,都能理解那句话里的“存在”二字的意义。

如果你属于那绝大多数的人,也就是说你觉得上面那个句子中的“存在”二字的意义非常清楚,对你来说没有任何令人困惑之处,那么恭喜你了,你已经基本把握了被专业哲学界忽悠得玄之又玄的作为所谓存在主义的最核心的意义的“存在”的最正宗的意义!我这里使用“正宗”一词,而不是“正确”一词不是为了耍酷,而是因为那不是我的发明,尽管我可能稍微地发挥了一些,但基本符合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最早的理论中的概念。这一点读者一会儿就会了解到。

接下来我们看看上面那句话与存在主义的一个所谓的核心概念“存在先于本质(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之间的关系。

按照萨特尔的话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就是人先得活着然后根据他自己的选择来对世界产生影响[1]。这个意思其实本身并不复杂,也符合最基本的常理,本来就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一个人先要存在,才能选择人生并对世界产生影响”实在是一个大白话,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人都能理解的大白话,实在没什么可特别夸耀之处,它之所以被渲染成一个貌似极为深奥的所谓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它被用来与两种传统的说法进行了比较,其二是它被用来作为萨特尔的所谓人的一切存在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社会预定的这种伦理观点的依据。

“存在先于本质”首先被拿来与柏拉图的“存在决定本质”的说法进行了比较[2]。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木匠做一个书架,一定是先有了书架的概念,然后再做出书架来。也就是说,先有了书架这个本质,才会有书架的存在。这就是本质决定存在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没什么可疑问的。

但很显然,拿“存在先于本质”与柏拉图的“存在决定本质”进行比较帮助把萨特尔的存在主义伦理学与哲学的本体论扯上了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使人们以为萨特尔的存在主义伦理学具有本体论的依据。

而这里的要害就在于:存在主义的所谓“存在”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存在,而柏拉图的存在指的是具有社会实用价值的具体存在。类似地,存在主义们所说的本质是一个人的社会烙印,而柏拉图所说的本质是一个具有社会实用价值的具体存在的基本特性.也就是说主流专业哲学界的人们通过把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概念扯在一起,而造成人们因其具有了抽象本体论的光环而感觉存在主义不但深奥难懂而且很可信

除了柏拉图的存在与本质关系外,存在主义者们最喜欢与他们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法进行比较的是有关上帝造人的神学理论。因为按照那个神学理论,人因为上帝的创造具有了基本的特性,因此与萨特尔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法具有了语义字面上的差别[3]

他们的这个比较往往比前面与柏拉图的比较更能迷惑人,因为这里牵涉到了不同信仰的问题。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他们根本不接受上帝造人的神学观,因此,一切与之相反的说法对他们来说都显得很有道理;而对基督徒来说,由于他们相信上帝造人的说法,因此当面对萨特尔主义者们进行的这种比较时,他们首先做出的反应是反对他们的无神论观点。因此,不论是基督徒还是无神论者们当面对这个比较时都很容易用他们在信仰上的不同来代替哲学逻辑上的判断,因而让萨特尔主义者们钻了空子。

为了避免因为涉及到信仰的争论而忽视了萨特尔主义者们的逻辑上的荒谬从而落入他们的欺骗,我们这里不进行神学的讨论,而是把“存在先于本质”与“父母基因造就的人的本质比人的存在更重要”这两点进行比较。

这个比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看出为什么萨特尔主义者们需要进行前面提到的把“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法与柏拉图的“本质决定存在”的说法进行比较,或者说可以看出那个比较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不论是与“上帝造人”的神学理论进行比较,还是与我这里给出的“父母基因造就的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进行比较时,萨特尔主义者们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混淆概念的层次:他们需要将本文一开始就指出的存在主义的存在的意义从个人的社会存在的层次拉到一般存在的层次上!

这是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社会存在的层次上,当然不但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狗或蛤蟆的本质更重要,而且这一本质是在他或她父母交媾时就已经决定了的,远在他或她作为独立的人存活于这个世界之前!但是,如果在一般的存在的意义上,那显然是先有精子卵子的存在才有它们的交媾功能!

可见,存在主义者们在通过将所谓的存在主义第一原理的“存在先于本质”与柏拉图的“本质决定存在”或“上帝造人”的神学理论进行比较而确立萨特尔存在主义的所谓本体论基础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偷换概念的手法!他们在与柏拉图的比较中是通过将柏拉图的存在降低为人的社会存在,一旦他们在这一比较中获得的人们的认可,然后又在与“上帝造人”的神学理论的比较时将存在的意义拉升到一般性的存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人们的概念模糊中为萨特尔的存在主义获取所谓的哲学本体论的基础!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上面这段讨论,我这里稍做一小结:“存在先于本质”的原意是一个人社会存在(他的活动,他的言行,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社会形象,而柏拉图的“本质决定存在”的指的是一个物体的存在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意义,类似地,“上帝造人”的神学所引出的人具有上帝创造的基本特质的说法或“基因决定论”科学观点说的都是作为一个人的不同于其它动物或非生物的全身心在他或她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这一事实。这里所涉及的原本是不同层次上的“存在”概念,而主流专业哲学界的人们将这些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揉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在人们心目中造成了萨特尔的存在主义伦理学具有本体论基础的印象!

那么为什么主流专业哲学界会把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扯在一起来渲染呢?这里不排除阅读理解力和逻辑思维力的缺陷的影响,因为这两方面的缺陷在主流专业哲学界的文章中并不罕见,但是,更主要的恐怕还是皇帝新衣的心态,也就是对权威的盲目崇拜。

虽然在上面我给出的链接【2,3】中有拿 “存在先于本质”与所谓的传统的“本质决定存在”(就是柏拉图的理论,因为他是第一个做相关讨论的人)和“上帝造人”的神学理论进行比较的内容,而且【2】还是相当权威性的网站,但是与那些作者相比,海德格尔在存在主义中的地位会被认为更具权威性,而他也正是最早把存在主义的原本属于人的存在与非人的一般性存在扯上关系的所谓权威人物。

海德格尔那个让他至今在存在主义者中饱受追捧的所谓关于“存在与时间”或“时间与存在”的论述就是最典型的把存在主义的最正宗也最自然合理的关于人的存在的意义与一般的客观存在扯到了一起的例子。萨特尔随后又在他的“存在与无”中进一步将存在主义的最正宗的存在的意思与一般的客观存在的意思扯在了一起。

海德格尔与萨特尔将起源于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神学改造为存在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让人们把两个原本非常接近的表达存在含义的词汇看得似乎相差的很远,那就是西语中的existence和being。他们这么一整,让人们顿觉存在主义实在太高深了,实在太难理解了,而一个基本的原因是:人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existence与being在表达“存在”的意义的时候到底有什么有真正实际意义的原则性的不同,更确切地说,除了扣词源字义的细微差别之外,人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是否有不exist但being的,或者有exist了但不being的。海德格尔告诉你:有!可人们实在想象不出呀。如果你说“This is red”的This不必exist,可以是想象的,那我也可以说想象就是一种existence呀。最后,大家就都在那里鸡蛋里挑骨头,就如同那群瞄着裸体皇帝在琢磨他的那件新衣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观众一样!

其实,从我们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这里的把戏一经揭穿分文不值:存在主义的existence原本不应该和柏拉图及黑格尔及任何一个普通正常人所说的existence混在一起,因为在它的“存在”之前有一个隐含的定语:“个人的”。

这就是海德格尔及萨特尔的所谓的存在主义的奥秘:他们把“个人的存在”与一个表达一般性的存在的being进行对比,却不明说,还整出个什么Dasein来忽悠。海德格尔还装模做样地说[4] “只有人exists. 石头 are, 但它们不 exist. are, 但它们不 exist. are, 但它们不 exist.

废话!这里的exist的前面隐藏了一个定语:“个人的”。既然是个人的exist当然只适用于人!

一些吹捧海德格尔的人居然说海德格尔发明了用Dasein一词来表示存在。其实黑格尔早就用过Dasein一词,那是一个德语的 词汇,谁都可以用!

有一点可以肯定:海德格尔和萨特尔非常清楚他们在干什么,却仍将彼“存在”与此“存在”两个不同的存在用冗长的论述扯在一起。他们明明可以用简单的话来告诉世人:“别着急,其实那是不同的两码事儿,挑明了就没什么难理解的了”,但是他们偏不这么说,偏要用几万字几万字的文章来绕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转,从而将存在主义神学或伦理学变成了存在主义哲学本体论!

他们这么一转,就让世人感到存在主义的“存在”实在太难理解了,但他们却不告诉你:之所以说“只有人exists. 石头 are, 但它们不 exist. 树 are, 但它们不 exist. 马 are, 但它们不 exist”是因为那个exist是专门对人而言的。而他们在这方面运用的技巧说来也简单:在他们的文章中,exist或existence只用于人,being用于所有的存在,却不做“在本文中所使用的exist或existence只是exist或existence的一般含义的特殊子集,只专门针对个人在社会的存在而言”这样的声明!

 

谈谈正宗的存在主义

前面多次提到“正宗的存在主义”,现在就来简单地谈一下这个正宗的存在主义是什么。不过先要声明,这个正宗的存在主义的作者本人并没有声称自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这个名词是他死后很久才出现的。

这个被今天很多存在主义者们非常不情愿地称作是存在主义之父的人就是丹麦的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作为今天的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的“存在”是他最先提出的,而海德格尔和萨特尔煞有介事地讨论着的dread的概念也是他当初引入他的理论的。

我前面给出的关于存在主义的“存在”的意思的说法是对他的理论[5],[6]的诠释,虽然有我个人解释的成分,但是基本不离原意。

与海德格尔及萨特尔的忽悠不同,在克尔凯郭尔的文章中,虽然他没有明确注释说他所说的存在(existing, existence)指的是人的存在,但是从上下文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来,因而根本就不用特别加以注释

不论你是否认同克尔凯郭尔的观点,有一点你会认同:他的理论是非常自洽的,没有任何忽悠。克尔凯郭尔认为既然真理是人脑的活动,那么离开了人的主观存在就没有真理,因此,人本身而不是他的社会背景是一个人存在的真正价值。

对于今天大多数华人读者来说,克尔凯郭尔的理论之难点主要在于他的理论的神学成分要大于哲学成分,圣经是他论述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你能进入到他的论述语境中的话,那么你可以发现从他的前提出发,他的论述的逻辑是很严格的,只不过他有他自己的非常特殊的论述出发点而已。

对了,还有一点需要补充:把动物与人区别开也是克尔凯郭尔先提出的,是他作为论证人的存在的特殊意义的一个依据。但是,他那里与海德格尔的“只有人exists. 马 are, 但它们不 exist”的不同之处是,他的上下文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因为人不象动物那样都是一样的,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因此,个人的存在,而不是象动物(比如马)那样作为一个种类的存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可见,他的逻辑是清楚的,也没有试图将人的存在与一般的抽象意义上存在(不论是being还是existence)混在一起,更没有用几万字忽悠being的意思以及exist的意思,然后告诉你“只有人exists. 石头 are, 但它们不 exist. 树 are, 但它们不 exist. 马 are, 但它们不 exist.”)。换句话说,克尔凯郭尔的论述很自然,使人感受不到特意的忽悠。

可能的未尽之言

虽然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结论其实并不复杂,但是他的论述的逻辑尤其是他的出发点会让人觉得比较费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被认为是最难理解的一个哲学家有关。但是,当同为基督徒的我读了他的文章之后,我感到他很可能并没有把他的很多哲学论述背后的心灵的经历表达出来,而只是将那些心灵经历的结果作为定论表达了出来,因此让人觉得不易理解他的出发点。

我这么说有两点理由。第一,从他的Fear and trembling[7]一书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亚伯拉罕之所以有些话没有说是因为那些话不能说。尽管他一再声明他比不上亚伯拉罕,但是在他的意识中很显然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第二,他的很多文章是用不同的笔名。这与今天很多人用不同的笔名或马甲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还会用一个笔名对另一个笔名写的文章进行评论。可见当时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使得他很多话不便明说。从他所说的【5】“我被这样的指责所震惊,如果我不是对这种反应早已习以为常,早就夹着尾巴逃跑了。I tremble at such a reproof and had I not already inured myself to these kinds of responses, I would slink away like a dog with his tail between his legs.”这样的话中也可感受到他所承受的压力。另外,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他所处环境中的教会可能出现了世俗化甚至科学化(即主张大家的信仰经历都一样)的问题,这种环境下作为他坚持个人信仰的人来说所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语言的误会?闹剧?还是骗局?

在对存在主义的正宗的创始人(不是他自称的,因为他那时候还没有存在主义这个词汇)克尔凯郭尔做过简略介绍之后,我们再回到自上世纪中以来的所谓存在主义的流派来。

前面提到,克尔凯郭尔根本没有必要强调他所说的存在existence是人的主观存在,但是后来的存在主义者们不但在没有明确人的主观环境的上下文中直接使用existence而不加以说明,还特意与非人的存在混在一起来忽悠。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语言上的误解???

怀特海说语言就是哲学的工具。遣词用字对哲学家来说从来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可以说哲学家对自己在文章中的用词通常是非常敏感的,而存在(existence)又是海德格尔与萨特尔的存在主义专著的核心议题,如果说他们所采取的仅对人用exist或existence却不明说那里的existence专指个人的existence(不包括其它的existence,所以是一般的existence的非常有限的子集)因而不同于一般的being,反而用“只有人exists. 石头 are, 但它们不 exist. 树 are, 但它们不 exist. 马 are, 但它们不 exist.”来使人觉得好像一般而论的existence与being之间有什么玄秘的区别似的。这显然是一种刻意而为的技术性的处理,作为哲学家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处理对一般读者可能产生的效果。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结束语

今天人们谈论存在主义时,包括那些权威性的网站,往往注意的是萨特尔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的伦理学,而忽略了海德格尔与萨特尔共同努力下所建立的所谓的存在主义的哲学本体论。

本文针对的不是萨特尔的存在主义的伦理学尽管我在其它文章中讨论过它的虚伪和逻辑混乱性。本文针对的是海德格尔与萨特尔试图为存在主义披上本体论外衣的努力,因为那是存在主义对于哲学发展的最大伤害之处。

自古以来,不论是什么哲学流派,包括黑格尔,existence的基本含义都是一般性的存在。这没有意义。到了克尔凯郭尔,他文章中的existence专指人的存在,这也是合理的,因为那是在上下文环境中明确了的。比如【5】:“If an existing subject really could transcend himself, the truth would be something complete for him, but where is this point outside of himself? The 1 = 1 is a mathematical point that does not exist, and insofar as one would take this standpoint, he will not stand in another's way. It is only momentarily that the existential subject experiences the unity of the infinite and the finite, which transcends existence, and that moment is the moment of passion. While scribbling modern philosophy is contemptuous of passion, passion remains the highest point of existence for the individual who exists in time. In passion the existential subject is made infinite in imagination's etern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is himself.

All essential knowledge concerns existence, or only that knowledge that relates to existence is essential, is essential knowledge. All knowledge that is not existential, that does not involve inward reflection, is really accidental knowledge, its degree and compass are essentially a matter of no importance. This essential knowledge that relates itself essentially to the existing individual is not to be equated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abstract identity between thought and being. But it means that knowledge must relate itself to the knower, who is essentially an existing individual, and therefore all essential knowledge essentially relates itself to existence, to that which exists. But all ethical and all ethical-religious knowledge has this essential relationship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knower.”

但是,到了海德格尔与萨特尔那里,他们一方面在一般性的环境中讨论存在(being),一方面与此同时不加特别说明地使用existence这个概念,却仅仅针对人的存在,因而引发了所谓的“是在”与“有在”或“存在”的区别等不具真正实际意义的讨论,从而把存在主义这个原本作为一种神学观点提出的理论,变成了哲学的本体论------本文针对的正是这个问题!

 

 

 

[1] "What is meant here by saying that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It means first of all, man exists, turns up, appears on the scene, and, only afterwards, defines himself. If man, as the existentialist conceives him, is indefinable, it is because at first he is nothing. Only afterward will he be something, and he himself will have made what he will be."

 

― Jean-Paul Sartre,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2] Existentialism,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existentialism/

[3] https://www.the-philosophy.com/sartre-existence-precedes-essence

[4] The being that exists is man. Man alone exists. Rocks are, but they do not exist. Trees are, but they do not exist. Horses are, but they do not exist.

 

----Martin Heidegger, Existence and Being,  1949

[5] Concluding Unscientific Postscript to the Philosophical Fragments (1844), by Soren Kierkegaard, translated by Louis Pojman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osophy_of_S%C3%B8ren_Kierkegaard

[7] Fear and Trembling, by Søren Kierkegaard, October 16, 184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本文成文后做过多次修改,原因是这原本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而我却在做其它事的闲暇中抽出几小时来完成它,尤其时最初完稿时已是不很清醒的半夜,因此在写作上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从网上各种关于存在主义的文章,包括非常权威性的文章可以看出,萨特尔及海德格尔的做法对人们(包括那些所谓的权威人物)造成的最大迷惑在于,把克尔凯郭尔所创立的存在主义的神学改造为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同时还将它改造为存在主义的哲学本体论!

本文针对的不是萨特尔的存在主义的伦理学理论,而是他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本体论部分---那是他们对哲学造成的最大伤害!

另外,今天的哲学界将尼采与克尔凯郭尔并列视为存在主义先驱的说法本身也是不对的。。。因为,萨特尔他们的存在主义的伦理学中所用的个人的存在比他的社会背景重要的概念完全是照搬克尔凯郭尔的说法,尼采没有这种说法。。。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说到萨特尔,明明是道德败坏,性关系混乱,却被这个世界形塑成爱情的典范,即便是今天的中国网络上,一提到萨特尔,少男少女们就为他和他未婚情人的所谓爱情所倾倒,完全不顾他们俩在床上时中间还带着女学生这种荒淫!萨特尔的乱性搞到有女学生怀孕后要自杀,却被形塑成爱情的典范!

说到海德格尔,明明他的所谓关于存在的理论极为虚幻,毫无价值,却被形塑成是将哲学brought back to the ground。

这难道都只是偶然的吗?都仅仅是萨特尔与海德格尔两个人的事儿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