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骗子和心理学家的对比

(2014-03-22 16:10:32) 下一个
西文中的心理学一词的词头psyche就是心灵的意思,所以心理学的对象就是人的心灵本性或者说就是人性;而出色的骗子一定对人性的弱点非常熟悉,因为只有针对人性弱点进行行骗才能最有效地达到骗子的目的。鉴于骗子和心理学家不是两个完全排斥的概念---也就是说存在着作为骗子的心理学家或作为心理学家的骗子,为了概念上论述的简便,先设定这里讨论的为不是心理学家的专业骗子与不是骗子的专业心理学家之间的对比。在这个前提下,骗子和心理学家的行为目的及社会价值之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这两者对于人性的了解以及相应的实践方面的差别和类似之处。
简单地说,骗子对于人性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与人接触的第一手资料因而非常直接明了,虽然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系统的检验缺乏逻辑的严格性但并不影响其实用性。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至少目标是成为一门科学)它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可重复性,这就是它的罩门。所谓罩门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武工高强的人身上的一个隐秘之处,它是全身最薄弱的地方(一旦这个地方被敌人攻击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危),但是也正因为有了这个隐秘之处的存在,武工高强的人可以练就一身硬功夫。而科学的可重复性不但使得作为科学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因此具有较坚实的基础而容易使人信服,而且也便于进行专业的传授及应用并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探索而延续;但也正因为这个可重复性的要求使得以人性为目标的心理学的知识距离人性的真相来要差出很远。这里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因为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虽然有很多雷同之处,但是这些雷同都是在一定的组合基础之上的雷同,并非细节上的完全复制。这就好比说很多西方人觉得华人长的都很象,但是每个华人都怎么看自己的同胞都不象自己一样。因此,为了得到可重复性的结果,研究人员先要设计出可重复的实验背景来,而为了要设计可重复的实验背景来,设计人员必须有能力从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挑出可重复的因素来。尽管今天的心理学实验结果在统计意义上的可重复性根本无法与物理实验相提并论,但即便如此也在对实验设计人员对人性的理解提出高标准的同时大大限制了心理学理论对于现实人性的覆盖面。
当然因为对理论的严格性的要求有利于理论的系统的发展,虽然由于对可重复性的要求使得在某一时间段所得到的结果有限,但是一个跨疆域跨岁月的超国际的团队的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可以不断地积累新的知识并纠正过去的谬误。即便如此,如果有人真的相信幻想电影中告诉你的那样在不远的将来或甚至在今天心理学家们可以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判断某个人现在在想什么那要比相信天方夜谭还天真的不知多少倍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心理学理论对于距离日常生活有多远,几年前我看到一则关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的综合实验报道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了当人情绪不好时会引起胃不舒服。好在我相信人类不是一个非要依赖现代科学才能生存的智能物种,否则的话过去千百年有多少人会因为没有科学告诉他们胃难受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更不好这一人类已经了解了千百年的经验常识而承受更多的痛苦。
另一方面,对于骗子来说,尽管他可以并且很可能也读心理学书籍,但是到头来他们所主要依据的却是人生中对于人性的非理论性的直接经验(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旁人介绍的),这些经验中的绝大多数是(不论由于文化技术上的原因还是道德法律上的原因)心理学家们很难通过实验来获得的。他们并不在乎他们的直觉和经验是否能经得住严格的可重复性的验证,他们也不需要受到正规的训练(尽管有些人受到过老师或师傅的传授),但是他们的手法却常常可以屡试不爽。这就是科学的研究和理论成果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区别一个很好的例证。不过骗子们的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理论上的依据的,而他们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既然大家都是人,就都一样。”这种理论在相当的程度上成立的,这是一样人类的一些本能是有共性的,而人们对于自己的本能的超越或掌控能力又常常是很有限的,这些本能里面甚至包括了一些人们认为是美好的本能比如同情和宽容。当然,骗子的“都一样”理论实际上是指他们认为他们能够理解所有的人的感觉而并不是真的认为他们和所有的人都一样,至少他们不会认为他们和被他们骗的人一样“傻”。对于骗子来说,被骗对象的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本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差别地利用的对象,而且人类所具有的猎人的心态(见前面的“猎人的心态”一文)使得骗子不但不会同情被他们利用了人性的本能的对象而且一旦没有得手反而会恼羞成怒。
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人主要分为正常与不正常(这其实是心理学作为科学的一个致命的弱点)而对于骗子来说,人主要分为容易被骗的与不容易被骗的。心理学家们对于所谓不正常的人比对于所谓正常的人更加了解(或更确切地说是他们自己认为更加了解),这是因为由于前面提到的心理学在设计实验上的困难使得比起所谓的正常人来说心理学家们更容易从临床上获得所谓的不正常的人的资料。这使得心理学家们常常会因为缺少可重复性的正常的对比资料而出现用不正常的眼光来看待正常人的状况。与之相反地,骗子所掌握的恰恰是对于大量的“都一样”的正常人的经验信息,就这点来说当专业骗子遇到专业心理学家时更可能受到伤害的恐怕不是骗子而是心理学家(当然作为骗子的心理学家或作为心理学家的骗子除外)。
但是,骗子的“都一样”的理论显然会因为实际上大家并不一样而具有很大的漏洞,而这个不一样的地方恰恰主要是人们的包括智力在内的超越了基本本能之上的心灵特质。所以防骗的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要在情操和对本能的超越上要高于骗子。如果你和骗子一样一看到异性脱衣服就难惹难耐,或者一被激惹就火冒三丈,或者一遇到画出来的大饼的诱惑就以为发财的机会到了,或者虽然是骗子不可能具有的善良却难辨真假是非,一听好言好语就不知自己的斤两等等,那么就落入了骗子的“都一样”的框框里,就可能会被骗子象猎人地捕杀。
遗憾的是骗子对于人们的超越基本本能的心灵特质的认识上的弱点并没有使得心理学家们比他们更高明,因为心理学家们所了解的也主要是人类的基本本能层面的特性,对于高等智慧和情感方面的特质的了解也是心理学家们的软肋。
不论是骗子还是心理学家最难与逾越的障碍是人类的智力及灵性上的差别。高明的骗子其实都是很善变的,很注意观察对方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便更有效地行骗,而心理学家也会利用各种逻辑论证的和跨学科的技术手段来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采样分析。但是,不论骗子怎么善变他们对于智力高于他们的人们,尤其是远高于他们的人的理解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因而他们的善变也永远只能在相应的表面花样上而无法猜及对方真正的思维;而采用了复杂的数学和逻辑并装备了先进了诸如视网膜扫描唇语分析等先进手段的心理学家也同样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智力远高于他们自身的人心思意念。在这一点上骗子和心理学家们面对的是同样的瓶颈。。。。。。
骗子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对比可以为人们认识了解科学的研究和理论成果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提供一个很好的实际例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