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2)
2014 (53)
2016 (53)
2017 (55)
2018 (98)
2019 (88)
2020 (67)
2021 (80)
2022 (133)
2023 (156)
2024 (100)
2025 (5)
一苇渡江是传说中少林武学祖师达摩借助一根芦苇渡江的典故。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介绍中国的南少林一位叫做释里亮的武僧为了探秘达摩渡江的典故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在两年前实现了能在浮于水面的芦席加薄三合板上面奔跑的视频(http://www.56.com/u42/v_NDcxNzA4NDc.html),而其他比释里亮年纪小从而体重更轻的僧人都无法那样在三合板上奔跑而不沉入水中。在另外的一个相关视频中有人在实验室里证明在静止的状态下浮在水面的那样一块三合板实际上连一块普通砖头的重量都撑不住。于是就如视频中的解说那样有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释里亮之所以能在三合板上奔跑是因为他只用脚尖落在三合板上从而减少了与三合板的接触时间和相互之间的压强。
释里亮借助芦席加三合板在水上奔跑的现象确实没有违背科学的原理,只是上面提到的那个“科学”解释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错误。该解释中所说的释里亮“只用脚尖落在三合板上从而减少了与三合板的接触时间”这一点是正确的解释,但是随其后的“减少了与三合板的”“ 相互之间的压强”却是错误的,这一错误解释不利于理解相关的现象而且也会对日后有志于练这种工夫的人造成误导。
实际上,如果我们运用中学生所学到的简单的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释里亮要想在三合板上奔跑而不沉入水中,他所受到的来自三合板的垂直向上的弹力一定要与他自身的重力平衡(除非他有传说中的克服重力的异能,但是一方面从视频中看不出这点来,另一方面从力学原理上来说也不需要有那样的异能就能做到他那样的奔跑),所以他越是用脚尖而不是整个脚掌着陆的话,他与三合板之间的压强只会越大而不是越小;同时,他每次与三合板的接触时间越短的话,他与三合板之间的瞬间脉冲就越强。
所以,根据中学力学原理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出,释里亮之所以能在漂于水上的三合板上奔跑而不沉入水中不是因为他加给三合板的压强小,而是因为经过特殊的训练(据说他平时在陆地上奔跑时在腿脚上绑铁块以增加腿脚的弹跳力)之后他可以在三合板上产生一般人所难以产生的瞬间脉冲。如果释里亮踩在漂于水面上的一块孤立的木板上的话,这时的受力分解状况是固体(脚)与固体(木板)之间先产生接触力然后这个力再传给水并把水排开。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学所学的力学知识,我们知道固体与固体之间的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局部变形而产生,这个力在固体内部以波的形式传播使得整个固体获得一定的动量,整个过程中固体所受的合力与它的瞬间加速度成正比,固体在合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位移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当固体与流体相接触时固体的表面及与固体相接触的流体团都会产生变形而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这个作用力又在流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开去,在传播的过程中固体周围的流体团被推开而使得固体进入到流体中去,整个这个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一个普通人行走在释里亮所奔走于其上的芦席加三合板时之所以会沉入水中是因为三合板把作用于其上的人的重力传给了水,而这个加在水上的压力把三合板下面的水的质团排开,从而使三合板及其上的人一起沉入水中,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如果释里亮能够通过训练而缩短他为了从三合板获取平衡他自身的重力的反弹力而与三合板接触的时间的话,他就有可能在三合板把其下的水团排开之前离开三合板从而避免把三合板压入水中。具体到视频中释里亮的实际实验,由于他用绳子将很多三合板板连在了一起,所以当他踩在三合板上的时候,如果他平衡掌握得比较好因而不会出现因三合板侧倾而坠入水中的情况的话,在他所踩的三合板沉入水里的过程中,还产生了相邻三合板之间的拉扯效应,而这拉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阻力是相邻的三合板(或苇席)所受到的水面的阻力,这大大增加了释里亮下沉的相对时间,也就是相对地为他的脚弹离三合板大大地争取了时间。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释里亮能奔跑在浮于水面的三合板上这一现象本身并没有违背中学力学原理,因而确实是可以通过练习实现的,其要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足够的弹力以平衡重力。由此可见人们通常对于所谓轻功的要点就在于“轻”是一个误解,实 际上,恰恰相反,从力学原理上看,所谓轻功的关键不是“轻”,而是在于“大力”,在于那个短时间内爆发出的迅猛的“大力”,有点象电影所说的那个所谓的“寸劲儿”。这样的“大力”可以使得运用轻功者在被踩踏的固体还没有因为踩踏的力而发生明显位移时已从该物体的表面“偷取”了反弹力。 当然近半米宽而且用绳带练在一起的三合板的浮力比起传说中一根苇杆的浮力来恐怕相差千万倍,而且踩在苇杆上而不将之踩断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科研调查之前还是既不能完全否认那个一苇渡江的典故更不能肯定那个典故,只能把它当作一个传说的故事而已。
如果有人愿意在这方面作些科研的话(这一类的科研如果做成视频的话,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达摩一苇渡江的典故都说不定能到电视台上卖个很好的价钱呢),需要分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个步骤比较简单,甚至可以用数值模拟来进行:计算一根漂浮在水面上的苇杆或木棍有没有可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在受到某种冲击力时不发生折断而在沉入水中之前产生相当于一个人的重量的反弹力。如果这一步的结果很离谱,根本不可能,那么也就不需要再继续下去了。如果第一步的研究得出一个肯定的结果的话,那么就要做第二步的研究:估算人通过练习后所能在瞬间产生弹力的极限。我个人的直觉是第一步的研究很可能会得出一个肯定的结果的,只不过前提条件不是象前面的那个视频中的释里亮那样用脚尖踩到苇杆或木棍上,而恰恰是尽可能地增大脚与苇杆或木棍的接触面,以减少苇杆或木棍折断的几率;但是相应地,如果是真人的话,整个脚掌面接触时的平衡就要比脚尖接触时的平衡难多了(这与跳芭蕾的道理正相反)。所以,这样的科研的结果虽然可以有很大的趣味性,并不一定证明任何人(包括传说中的达摩)就真的能在水面上做得到实验中的结果。
不过,这里比了解释里亮奔跑于三合板之上的原理或甚至比了解达摩一苇渡江的可能性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可以从本文所介绍的故事整体中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科学家们为了功利的目的可以随便把明明是增大了压强解释为减少了压强,而老百姓们并不在乎科学家们的解释到底有没有道理,而是只要有了科学的解释就感到安了。这一现象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可能看来简单平常,其实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了这里对于释里亮或达摩的解释,因为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基本模式,一种具有极大弱点而且是导致千百年来数不清的大小灾难的模式,这种模式还在继续下去,而且在高科技的现代管理中得到了大大的强化,因而它所具有的潜在危害力也大大增强了。。。。。。
讨论:
为了避免对有志于身体力行实践水上轻功的人造成二次误导,有必要指出本文所说轻功的关键在于短时间内爆发出的迅猛的“大力”而不是使自己变“轻”的道理是基于力学原理的分析,并非指的是个人心体之间的响应。从力学原理上来说,释里亮所表演的所谓的水上轻功的要点是他踩踏三合板的瞬间的力量要大而猛,但是这样的力学分析并没有涉及到他的心智或者中国民俗所说的意念对于他的肢体或肢体局部的肌骨的支配,也就是说本文的力学分析只是指出了若想实现所谓的水上轻功他需要做到瞬间的踩踏猛力,但是他心里是否应该想着是自己变轻就不在本文的力学分析范围之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