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功利性的单向思维正把人类文明带向灭亡

(2011-10-27 08:13:56) 下一个

近年来网上热传的一项内容是关于世界末日的预测甚至构想,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地球文明面临毁灭的各种理由,包括人类自制的细菌或病毒从实验室外泄,黄石的超级火山爆发引发的全球性窒息,太阳黑子的剧烈爆发对地球造成的冲击,光子波,生物微型机器人的失控, 等等。这些预测引起一些人的恐慌,一些人的不屑。其实,上述所有这些的预测都基于一定的偶然性的假设,而且有待科学的进一步证实。但是,人们却大都忽视目前公开摆明了的导致人类文明走向灭亡的一个必然原因,那就是功利性的单向思维。当然,如果人类文明是如千百年来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千秋万代的工业,暂时忽略这个必然原因倒也无甚大碍,因为毕竟它不象上述那些具有偶然性的因素可能带来的灾难那么急迫和剧烈。可是,人类先祖们没有想到的是人类的这种功利思维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为我们带来了科学,而科学的力量在这种单向性思维的引导下,使得人类文明在公元二十一世纪初就开始面临着恐怕不是千秋万代的问题,而是还能持续几代的问题。

人类功利性的单向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追求功利而不考虑后果。过去这两个月里德美两国的废旧卫星乒呤乓啷地砸向地球,两国政府和科学家们能给人们的保证是这些近20倍于音速的金属家伙砸到地面上的一个人的几率是2000~3000分之一(远大于每天在零售店里做发财梦的那些人手里抓着的彩票中彩几率),然后再附加一句砸到具体某人的几率要小得多,可以与乐透彩的几率相媲美,似乎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了。我不知道他们的这些概率是怎么算出来的,有没有估计到砸到一架正在飞行的客机的概率,有没有算到砸到刚才上面提到的黄石或类似的半死不活的火山的概率,有没有算到砸到象日本那样的高密度排列开的核反应堆中的一个的概率,有没有算到万一砸上一个核反应堆了之后引发核泄漏甚至核爆炸的概率。最要命的是,当这些金属家伙砸下来的时候,科学们根本没有任何对应的手段,连落在哪里都无法确定,美国的那颗原本说落在加拿大,后来纠正说可能落在了南太平洋,差出半个地球去;而且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还有多少个将在未来几年里砸下来及万一砸下来之后的后果可能是什么。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居然在赞叹这些废旧卫星已经超役服务,言下之意是因为它们比预期的晚报废了一年人类已经赚到了。天呀,原来这些科学家在把这些金属家伙送上天之前就知道他们早晚一天会砸下来而在没有掌握任何后续处理措施之前就把它们送上了太空。人类就是这样地只顾前不顾后。


人们只看到金融业可以调动社会资金建设地球村的公用,看到贷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而没有认真考虑一旦债务链在某些巨大环节上出些断裂的后果会怎样。于是就一股劲地把西方的银行造就成too big to fail,把温州的高利贷堆到数不清多少亿。近年来开始搞出什么风险管理,听起来似乎大家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实际上目前这种所谓的风险管理本身就是非常功利的,它的设计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为目标的,并未怎么在乎企业的行为是否给社会带来风险,而且就是在企业内部不但风险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有很多风险,而且风险管理是从属于企业盈利目标的,所以虽然它有限制风险的一定功能,却是很有限的。人类就是这样地只顾前不顾后。


人类可能只有在警匪片里为抢劫银行的大盗做设计时才会考虑到没有跨进银行大门时先要考虑如何逃跑,在现实生活却从社会最高层到最草根都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地冲冲冲,而不顾后果。这一切背后的一个逻辑前提就是千百年来人类所持有的一个信念:大地母亲会无限地为我们的生存供给,所以出点问题不要紧。没错,人类如果仍然处在几千年的刀耕火种的年月,大地的母亲是会供给到千秋万代,但是那样的经济水平是不可能让70亿(60年前的三倍,600年前的不知道多少百倍)人口过上今天这种水平的生活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以70亿大众来享受今天的生活水准,是托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的福,而工业就象无线电波的调制信号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的基准之上的,没有了这些基准,科学工业这座空中楼阁一下就会垮掉,而人类的所谓民主文明和普世价值也会随之而一起垮掉。科学工业的基础就是石油,煤炭,铜铁钛,稀土等各种自然资源。今天绝大多数人心目中仍持有的人类文明的千秋万代的大业的宏图就是构建在这些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前提之下的。可惜呀,老祖宗们在创造词汇的时候没有想到科学的力量可以大到在短短几百年内就将大地的资源几近用绝。今天关于地球石油储量只够再用几十年的报导日渐频繁,而今天生活中对石油的依赖却日渐上升:交通需要石油,机器需要石油,牙刷需要石油,电脑电视电话需要石油,儿童游戏娃娃尿布都需要石油。天呀,没有了石油今天的人类怎么过日子?!太阳能电池?或许可以用来开汽车;那么牙刷手电用什么呀?用金属?不好意思,金属用得也差不多了。就是美国路边的那些太阳能收集板虽然可以产生替代和绿色能源,这些板片的制造本身却并不绿色而且也要用到稀有资源。

实在不行,人类还可以再回到不要科学设备的原始状态去吧?未必见得。今天,人们都抱着一种半侥幸半麻木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并非在很久的未来的危机。穷人说,别人能活我也能活,别人不活,我也拉倒;富人说,反正有穷人垫底,要跨也先跨不到我们。Well, 这样的心态虽然已经比大地母亲的无穷供给的假设要实际一点,但却是基于另一个很不实际的假设,那就是当今天的以科技工业为基础的人类文明跨下来的时候,它会均匀地跨下。且不说就算这个世界是均匀地跨下来的时候,哪个穷人也不愿意接受别人不活我也拉倒的结果而哪个富人也无法保证他的财富还会有那么值钱,稍微了解些自然界的动力特性的人就会知道这个世界如果跨决不会均匀地跨下来。

大西洋中的某个区域的气压和温度如果与周围相差较大,它不会是均匀地一点点地将压力和温度卸掉,而是会在大洋中形成可以摧枯拉朽的飓风。这是任何一个分布型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当今天的人类文明垮下来的,它一定是以暴烈的冲击形式而垮下。如果以今天的消耗水平,人类的石油还能再用50年的话,那么如果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人类无法找到有效廉价的替代能源和生产原料的话,远到不了50年,人类世界高速发展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无法承受能源短缺的压力,有钱的1%自然会要其余的99%承受由此带来的不便甚至是该自生自灭就自生自灭,该大量消失就大量消失;当然,那99%自然不会愿意接受这种安排,而且出乎1%的意料的是,这些99%竟然在50年前就提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怎么办?依照目前人类文明的只顾前不顾后的状态,人类没有别的的办法,唯一有的就是用最先进的武器来玩最低级的小孩无赖式的游戏,战争。

但是,为什么二次大战后半个多世纪了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而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因为战争的后果也很可怕。如果今天世界的石油储量还够用50年的话,一场世界大战下来,可能就只够用十年的了。当然,有人会提出last standing理论,只要把别人都消灭了,今天够用十年的能量可以让剩下几个人用千秋万代(当然他们要注意做好计划生育,而且不要再大力开发科技产品)。可是,人类文明的一切自然基础又是地球,如果地球没有了,那就不会有什么代了。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当时的苏联的老电影,说的是苏联红军占领一座城市的时候,沙俄军队在撤离之前已经把整个城市都埋下了炸药,而启动爆炸的闸柄掌握在一位忠于沙俄的老工人手里,电影说当这位老工人手握闸柄就要按下的时候,红军说服了他,使他放弃了与整个城市同归于尽的使命。二十多年前就从报纸上读到当时的美苏两家的任何一家的核弹头都足以将几个地球炸碎。今天,虽然美苏两家或许在裁军协议的要求下稍微裁减了一些核弹头,但是后发的国家不知又添加了多少威力更大的核弹头。如果今天爆发世界大战,别说是否可能引发什么核窒息,或超级火山爆发之类的问题,就是各国的核弹头本身恐怕都足够把地球炸碎。没有了地球,也就别提什么多少代的大业了。

人类就是这么只顾前不顾后,而人类的这种思维与行为方式正在必然地而不是偶然地将人类文明带向不远的将来的灭亡,使得人类要考虑的不是千秋万代的问题而是还能支撑几代的问题。当然,人类的逻辑本身是相对的,人类逻辑的必然之外还会有偶然,只不过我们现在要改变那种“文明的千秋万代发展是必然的而短期内灾难性的毁灭是偶然”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应该有的是几代之内的灭亡是必然的而不灭亡是偶然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出发点根本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用前一种方式来思维,我们对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仍然可以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上,科学家们拼命地开发,公司拼命地造,老板拼命地赚,富人拼命地花,穷人也跟着花;而用后一种方式来思维的话,我们则要从上而下地完全打破已有的生活态度,人类的哲学要有大的突破,要在人类不久就要必然灭亡的前提之下来寻找避免灾难的生机。当然信仰上的突破在这时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信仰的突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或许还存在着的通过人为的努力利用自然的条件来改变短期内灭亡的必然性。直到人类切实找到了可以再作千秋大梦的出路之前,人们思维的出发点应该是短期的灭亡是必然的,只有在偶然中找到了生存的出路之后才能把千秋大梦的逻辑再转化到必然的逻辑(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逻辑的本质上的相对性)。

而人类要想改变短期内灭亡的必然性的一个首要的因素并不是科学上的突破,而是在哲学上的突破(今天的人们要想在信仰上有所突破也需要有神学的突破,而神学问题就是用哲学的思维来考虑信仰的议题)。前面已经提到今天世人们的逻辑很简单:在灾难没有来到之前,大家功利性地向前冲,在灾难临头的时候,富人们希望穷人们来首当其冲地承受灾难的冲击,而穷人们自然也不愿意就这么为了富人的生存权力而象有些媒体人曾经提到的那样去放弃自己的生存能力而自生自灭。以这样的逻辑,那么当资源的缺乏真的到了无法支撑今天的生活水平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冲击波,这个冲击波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人类文明的迅速消失。

人们或许会说,人类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万次冲突了,不都挺过来了吗?但是,未来的这次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于过去千百年甚至连原始社会在内的上万年的任何一次冲突,这次的冲突的前提条件地球母亲不再无止境地为我们供给了,就连战争中炸坏的每一个机器都可能是无法再重建的过去了。这样的争战将是临死前的绝望性的争战,将会异常地惨烈,很可能会导致地球文明的迅速毁灭。当然,一些艺术家们早已为人们文明构想了一个出路,那就是99%的大多数为了延续地球文明而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生存权利让给1%少数。不过我相信现实中的99%是不会心甘情愿这种事情发生的,就算1%运用手中的力量最后做到了这一点,对于被淘汰掉的99%也是一种灾难性的悲剧。

所以,人类如果要千秋万代地生存下去,急需要在短时期内取得哲学上的突破。为什么这个任务是非常急迫的呢?这是因为哲学与科学不同。科学上的突破只要被少数科学家掌握了就行,一旦科学成果工业化之后,很快就能普及。要想哲学发挥效应,需要有社会性的从上到下的一致觉悟和协调,这一点从历史上一个落后国家想要在文化和经济上改变落后的难度就可看出。今天哲学上落后不是过去几百年里传统上关于落后的概念,是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范围的落后。而哲学又不象科学那样容易被消化,人类花了两千多年来消化亚里士多德和老子的哲学(到今天真正读懂老子的哲学的人还少得可怜),可惜如果石油储量还只够50年的话,我们没有两千多年来消化任何哲学上的突破了。所以,今天不但哲学上的突破已是到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关头,而且也需要社会性的共同努力。

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关于哲学的悖论:

在没有灾难的时候说因为哲学是长远的事,所以现在不着急;当灾难来了,又说因为哲学一时学不会,所以不要管哲学了。所以,到头来,干脆就不要哲学了(就如某些网友所说不能指望大家对哲学感兴趣)。

当然,如果人类文明确是千秋万代的长远问题,哲学问题是可以慢慢来;如果,没有哲学的思维,人类在灾难面前也可以安然无恙,那么干脆就可以不要去搞哲学。可惜,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前提都不成立。前一个前提由于人们现在所面临的能源与生产原料的消耗殆尽的挑战而不成立,后者从原则上根本不成立,但是如果人类文明确是千秋万代的长远之计的话,那么就算因为没有哲学受点损失也无所谓,但是因为第一个前提的不成立使得这第二个前提的不成立变得格外严峻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