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哲学是一种挣扎

(2009-01-14 12:30:24) 下一个

在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哲学的意思是对智慧的热爱。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经历过各种爱,有时是自己被爱,有时是自己爱人或爱物。爱与被爱之间的一个标志性的区别就是爱可以爱到发狂,而被爱就算能体会到对方的狂烈(如果你很有幸的话J),你也最多只会产生一种感动,而不会产生一种狂烈地被爱的感觉。这种狂烈的爱一旦遇到顺风船,就会满心欢喜,而一旦遇到艰难困阻,就可能会拼命地挣扎着仍要爱。哲学所需要的正是一种对智慧爱到挣扎的境地。

我并不是说不去挣扎就不可能了解或运用哲学。其实,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哲学都 伴随着每个人的每一天,有的是从书本或他人那里得来的,有的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沉淀。我也不是说喜欢哲学的人或哲学大师们每天都在挣扎之中,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如果要真正象古代先哲那样地去深刻地领悟世间的哲理,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运用哲学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在他的一生中需要至少经历过一次为了智慧而进行的挣扎。

有人会说挣扎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经常在挣扎。商人们为了赢得合同而苦思冥想时一口接一口地狂吸尼古丁是一种挣扎,科学家们为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一个又一个地熬通宵也是一种挣扎。但是,哲学思维的挣扎与其它的挣扎都不同。虽然很多商人需要挣扎,但是,也有人生来富有,且从小受到商业的熏陶,所以一旦进入商场后则如鱼得水,一帆风顺;虽然多数科学家需要经过挣扎才能出人头地,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是先天投对了胎出生在科学名门家里就是后天投对了胎入了科学名家的门,再加上自己资质聪慧,稍加一些努力便可在科学界颇有成就。但是,一个人如果要想真正地成为哲学家,而不是哲学史家或哲学理论发展动态专家,也就是他不仅仅是熟悉别人的理论或在别人的理论的基础上来贴贴补补,而是能够深刻理解前人的哲学精髓,拥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并能娴熟地运用哲学思维来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科技艺术文化各个领域的问题,那么他一定要经历过一次为了智慧而进行的挣扎。这是哲学的挣扎与其它的挣扎的一个不同之处。

哲学挣扎于其它挣扎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其它的挣扎都是有明确的目标的。商人的挣扎的目的是要做成一笔生意或成为自己心目中成功的商人,做成了一笔或成为了自己心目中成功的了,挣扎就结束了;科学家的挣扎是要做出预定的成果或得到某种地位,一旦作出了成果或得到了地位,挣扎就结束了。而对智慧的热爱的挣扎是没有具体目标的,这是因为智慧本身没有具体的界定。热爱智慧的挣扎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最基本的问题的不断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究,而且这种追究在很多时候并不在乎自己的知识量的多少,事实上它们所涉及的内容也经常是超出人类当时所具有的各种知识量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经历了这种挣扎还生存下来的,因为对一般人来说,这种挣扎有个很不雅的名字叫做“钻牛角尖”或“思维方式不对”。因此,多数人出现这种情况时,别人会劝你去查查书,问问人。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挣扎一般也就结束了,因为如果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你就不需要再去挣扎,如果你得不到 你想要的答案,你也得到了心理的安慰:你看,连书上都不知道,而且也没有别人知道,我 不知道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冒的风险就更大,你可能连正常思维都无法维持下去,因为这样的挣扎不但需要毅力, 还需要很大的先天的智力和后天的偶然条件的支托(有信仰的人会相信还需要一些超自然的力量的帮助)。这样的挣扎是现在常听人们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的那种“活得很累”的挣扎,所以说也是最难的一种挣扎。而这种挣扎通常也正是当一个人觉得实在太累了不想继续的时候而结束。结束以后,如果幸运的话,他的哲理思维就象经历了集训的运动员的体能一样与先前已经是大不相同了;如果不幸的话,那么各种可能都会有了。不过,哲学的挣扎虽然不像科学的挣扎那样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同科学一样,一个好的教练能够帮助一个人更有效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挣扎。。。。。。

今天我们读古人的哲学著作,除了能够从中享受古代先哲们的智慧之外,还有一大享受便是体验他们的挣扎。这一点是很多今天的读者未能领会到的,而缺少对这种挣扎的体验就很难真正地欣赏他们的智慧,甚至可以说过去两千多年来直到今天很多人对一些先哲们的著作缺乏理解或产生明显的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不能体会他们当初的挣扎。中国人有句成语叫作“饱汉不知饿汉饥”,就像很多其它通俗的成语一样,它听起来简单,却具有深刻的社会涵义。记得我在高考体检时,同班同学中有几个被查出是红绿色盲,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分不出什么是红什么是绿,而且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但是,我怎么也体会不出分不清红和绿的感觉是什么。今天,哪怕从来没有受过理工科高等教育的人也都知道一块冰化成水之后,它的质量没有 变化,在整个过程中物质是守恒的。这是因为科学的成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的基本常识之中,成为了我们思维逻辑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倒退2400来年到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一块冰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一种本质,那种本质和这块具体的冰之间有什么关系,那个本质是否能独立于这块 冰而存在,这块冰的具体形状和那个本质之间哪个更为基本,那个应该算是第一原理,这些让今天的多数人听起来会是莫名其妙的问题,却是非常深刻的,需要对智慧具有极大的热爱的人去拼命地挣扎才能提出来(提出来并不等于就能回答)的问题,而只有能够切身体会在那种背景下去挣扎地思索那些问题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里所需要付出的是什么。

我们在阅读古人的著作时,缺乏对古人的挣扎的体验会造成两个极端的问题,一是认为古人怎么那么笨,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翻来覆去地从各个方面讨论那么多;一是对古人尤其是著名先哲盲目崇拜,明明是他们在困难中的挣扎却被看成是他们另有深藏不露的伟大寓意,这样一来,就会放着已有的知识不顾,而去简单地沿着古人的思路继续钻下去。而这两种情况往往又导致同一种结果, 那就是过于看重古人对问题的回答或结论。其实,就拿亚里士多德来说,他的主要功绩不是对很多问题作出了很好的回答,而是他的挣扎为世人理出了很多基本的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继续挣扎在其后的年代里为后来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天我们都知道基本概念的重要性,而且简单地数一数会发现我们日常经常需要用到的基本概念好像也不少。其实,全世界的人每天都在共同使用着的基本概念的数目与这个世界上每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文学艺术成果相比起来应该说是少得可怜的。当今世界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文明成果产生出来,但是,我们所依赖的被绝大多数人共同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概念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才到达今天的仍然很有限的程度,而它们的每一次发展都凝聚着一些热爱智慧的人的挣扎,它们也必将继续在人类的挣扎中向前发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