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后现代的成就,幻象,退化,失败,以及今后的发展

(2008-10-22 11:24:58) 下一个

几天前我去一家商店购物,在排队等着交款的时候,一位年轻人拿着一pack的罐头(不知内装何物)来到收银台问收银员多少钱一整pack,那个pack里共有4排,每排有6个罐头,那个收银员用手数那个pack里有多少罐头,数了几次也数不清。年轻人告诉她是24罐,然后收银员说每罐$2.00。年轻人接着问她一整pack是多少钱,显然他不是要考那位收银员的算数,只是想知道一整pack是否会有折扣,哪知那位收银员开始算起来,两刀两刀地加起来,旁边排队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都提醒她按$2.00一罐算,24罐是$48.00,那位收银员便说应该是$48.00了,那位年轻人于是明着问她是否有折扣,她说没有。

倒退几十年,凭那位收银员那样的算数能力根本不能做一个收银员,但是我已经见她在那里工作很长时间了,虽说我不常去那家店,但是每次去不但没见她出过问题,而且觉得她挺熟练的,因为顾客交钱时她只要往收银机里输入商品单价和数量(那家店没有扫描机,所以稍微辛苦一点),收银机就会自动算出结果,这回因为那位年轻人没在队里,只是来问一下价钱,而她手里正给其他顾客收钱弄到一半,所以她就决定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应付一下,但是没想到她的原始的能力居然这么 不过关。

这一出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后现代的真实生活戏虽然在一般人当中也算是夸张的了,却不失为后现代的生活一种典型特例。本文将对后现代的文化作一粗略的回顾。

一.后现代的形成

没有人能够确切给出后现代的定义,也没有人能够说出后现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后现代,而后现代的风格也充分地反映在科学,包括绘画音乐影视文学作品和城市建筑在内的各种艺术表现,哲学理论,社会观念,企业经营,政治运作,以及其他各种基本生活方式之中。

虽说进入后现代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促成人类社会真实地进入后现代也是有着相应的背景条件的。多数分析后现代历史的人比较强调艺术和哲学自身的发展对后现代形成的影响,但我始终认为当年的科学发展是人类进入后现代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的诱发因素,这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受到生产力(小时候学生产力的时候,教科书把科学称为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发展决定意识形态的教育的关系。上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波尔薛定谔和海森堡等人开创的量子力学从宇宙观的基本上动摇人类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确定的中心的和绝对的世界观的基础;实验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自己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的存在实际上包含着很多虚幻的成分,知道了人们一贯认为是完全自主的思想意识会受到生理的以及所谓的潜意识的影响,这不但打破了自古就有的铁一般的眼见为实的信念,而且使人们对自我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

可以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意识发展的另一个例证可能是摄影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我相信这对后现代的绘画乃至所有其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起到过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它使得真实地反映自然的表象不再是绘画的一个基本任务(对警察破案可能还挺重要),所以挖掘和表达人与自然的深层意义和创造人工的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最主要目标。

光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使得对光的重新认识是物理学由现代进入后现代(物理学界好像喜欢将之称为由经典进入现代)的一个关键;而语言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就象光在自然界中一样,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这个特殊的地位使得对语言的重新认识也在人类的哲学由现代进入后现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里顺便提一下,两千五百来年前,中国古人的一本奇书《道德经》就是从语言的特点入手来开篇论道的。如果说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从自然客观和个体主观的层次动摇了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意义上的确定论中心论和绝对论的观念,那么针对语言的分析而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则从社会思想领域为真正建立起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哲学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从1914年到1945年接连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则从心灵上促成了当时西方国家里的一批文化艺术精英们迈进了后现代,这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让西方国家的很多人从当年的现代派文化的小资梦幻中觉醒了过来(而这时中国则刚刚开始进入用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理性思维取代封建意识的时期),他们认识到现代派的理性思维不但不能象前人们想象的那样把人类带入维美而浪漫的,基于科学的高度理智的境界,却可以通过理性的逻辑思维把人类带向恶性竞争,族群歧视,彼此仇恨,乃至战争屠杀的悲剧中。因此打破人类的理性反应和理性思维渐渐成为了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一次大战后兴起的大大派艺术就充分反映了这种反现代派理性的思潮,而随后产生的各种后现代的艺术作品也常会让一些普通的观众产生一种心理乃至生理上不适应的感觉,这都在不同程度上让人们感受到后现代艺术家们内心的那种对日常的理性思维的反抗和叛逆(当然,当后现代艺术成为主流之后,很多艺术家的后现代派创作纯粹是出于形式上的模仿,并没有内在的思想感受。有一次我参观北京的798前卫艺术展时,和两位后现代艺术家聊天,发现他们所崇拜的竟是康德和尼采,这与他们的后现代作品的风格多少有些不相称。但是,不管他们自身哲学内涵如何,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总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冲淡一些理性的气氛的)。

二.后现代的成就,幻象,退化和失败,以及发展

我个人认为后现代文化的最大哲学成就是后现代的相对主义,而后现代的最大弱点或软肋也正是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哲学。后现代的相对主义表现在后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在哲学的真理观方面,后现代相对主义否认任何超乎具体表达背景的绝对的或真实的意义的存在,与之相应地,后现代相对主义强调读者对作品的独立于作者自身观点的解释权,强调没有任何人比其他人具有解释真理的更高的天然权威,同时强调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后现代相对主义的这种真理观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政治观强调从局部到世界的多元政治,反对一体化,强调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各层次的民主和平等。在美国,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在后现代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后现代时期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业发展不但为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多元政治理念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而且使这种政治理念凸显为一种必要的条件。在后现代时期,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依赖,传统的团体游戏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团队作业(team work)不但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基本概念,而且象科学一样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用来进行人际评判或攻击的武器。如果有人被戴上不适于团队作业(not a team worker)的帽子,就像早些年被戴上反科学的帽子一样,会对他的声誉甚至前途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艺术领域里,后现代的相对主义的理念 不但反对文艺复兴后逐渐兴起的追求以科学为基础的理性的维美情调,推崇能够反映出二维平面所能描绘的三维表象背后的更为深层的个人心理和社会文化乃至宇宙基本的特点作品,而且主张打破传统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界限(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倒是与西方的后现代比较同步),不但历史上纽约市的地铁票和中国大陆的粮票的照片可以出现在艺术精品的收集里,而且马切尔.杜查普(Marcel Duchamp) 家马桶的照片可以被时代杂志评为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后现代时期的工业发展本身就极具后现代的特色,人们或许仍可以把这归结为生产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这种巧合使得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和后现代的工业发展彼此相得益彰。前面提到后现代时期的高度专业化工业特色为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而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又反过来为专业化的工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所需的哲学理念,除此之外,后现代的高科技带来的影视剧目和多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生活的方式,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扩散,使得多元主义的理想变得更加现实。在今天的政治文化生活中,煽情和鼓动的艺术比以往更具威力。今天的公众人物,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甚至科学家,都首先必须具备表演家的才能,才可以在愈来愈浮躁的“人言”中生存下来。

相对主义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意义上的确定的中心的和绝对的观念的否定,向人们揭示了人类理智的局限性,使人们从自以为真实但实际带有严重的假设的虚幻中觉醒过来;但是,另一方面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在 离弃传统的和现代派的虚幻的同时又为人们构造了后现代的虚幻,从这一点上看来他们是用一种虚幻来代替另一种虚幻。而虚幻的存在本身又会诱使欺骗的产生,后现代时期 就是在普通人当中,“如果不能制造,就伪造(if cannot make it, then fake it)”的欺骗性理念也相当流行。

产生后现代的虚幻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后现代时期表现形式与实际内容的分离。今天当你打电话给一个公司时,不论那个公司的人的生产服务的质量有多差,对待顾客有多傲慢,你都可能从电话的录音中听到非常甜美柔和甚至热情奔放的声音和诱人的信息,因为这一切都可以是花钱买来的,与公司人员的实际心理素质无关。这种形式与实际内容的分离不但使得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容易陷入一种虚幻的假象中,而且使得专业欺骗象其它职业一样堂而皇之地进行并且可以有批量的生产。今天当你在网上与一个人交谈时,你甚至无法根据对方的自我介绍来判断对方到底是男还是女。在中文网站流行的一个叫做“马甲”的词汇便是这种后现代虚幻的一个例子。这种由高科技成果带来的表现形式与实际内容的分离而造成的虚幻存在于后现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商业,教育,文化等等各个方面。

后现代的另一个虚幻便是过细的分工加上技术工具的功能不但使普通人生活在专职人员或专家们会为自己妥善解决专门的问题的假设中,而且使一些被称为管理学家的社会精英们开始梦想着在理论上把人类的生产体系退化为机器的系统,每个人都像是各司其职的机器部件。其实这种努力确实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效益,它不但使得很多企业内部,行业之间,乃至社会的工作,生产,和服务的规范成为了可能,而且确实为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避免了很多浪费。但是这种努力的有效性是有限的,而这种有限性使得这种努力的成功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幻象。

本文开始介绍的收银员的例子其实就是这种幻象的一种表现。现代化的收银机在为那位收银员提供了靠着自己服务社会的劳动养活自己的机会的同时,也掩盖了她所缺乏的基本算数能力,这也使得其他的算数能力比她更强的人失去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这一点对于一个小店里的收银员的位子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这种职位本身产生的任何误差都很快会被耗散掉,不至于扩散到社会的其它层面。但是,由技术手段掩盖了的基本能力的缺乏加上后现代的管理理论而造成的幻象同样存在于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后现代社会的其它各个角落。而人类的无止境的欲望和贪婪很快就使这种幻象所具有的隐患显露了出来。这次由美国的金融融化(Financial Meltdown)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幻象导致的。当人们过于相信在这个高度专业化的世界里别的专业人员能够为自己解决自己的所需,从而 把这种完美的假设利用到某个极点的时候,某个薄弱环节上误差就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一种幻象的破灭。这次由低层操作的缺陷导致高层系统的信用危机的发生就是这种幻象的破灭的一个实例。

可以说,这次的金融融化是后现代相对主义理念的一次失败。

实际上,后现代相对主义理念存在着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首先,后现代相对主义者们在告别传统意义上的确定的中心的和绝对的观念的同时,试图宣布世界上的一切意义都是相对于具体的表达形式的,根本不存在任何独立于具体表达形式的真实意义。这使得后现代的相对主义本身具有了绝对的意义,因为真正的相对主义者不应该声称“一切”都是相对的。其实,正如我在《后现代基督徒信仰的突破》一文的第五节的第一小节中指出的,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的有效性本身就说明了存在着独立于具体语言环境的真实意义。

前面介绍的收银员的例子凸显了很多人都表示过的对后现代文化的一种担心:科技的发展导致很多人基本技能的退化。其实,后现代相对主义对抽象的哲学思辨尤其是形而上学思辨的否认本身就是一种哲学能力的退化表现。后现代时期人们常听到的一句“哲学名言”就是“哲学已经死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哲学的核心成分的形而上学所追求的抽象的存在违背了后现代相对主义所声称的一切意义都是相对于具体的表达形式的说法。而这种退化又是与后现代时期的高度专业化的各安其份各司其职的现实是一致的,所以很难说到底是后现代的哲学影响了后现代的现实还是后现代的现实造就了后现代的哲学,只能说两者之间的历史性的巧合使得它们彼此相得益彰。

另外,尽管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哲学家们试图声称世界上的一切意义都是相对于具体的表达形式的,根本不存在任何独立于具体表达形式的真实意义,而且后现代的艺术家们也主张通过整体环境来表现艺术的内涵,主张艺术要反映生的活现实,但在实际创作中,很多后现代的艺术家们却越来越热衷于表现脱离了具体真实实体的内在含义和深层感受,其实这是由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决定的:美具有超越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抽象意义。而对抽象的美的追求一定是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殊途同归的,这种对于形而上学哲学的艺术上的回归可以说是对后现代文化自身的一种讽刺。

这次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后现代哲学家对后现代的哲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省,而反省的一个结果可能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得到重新的认可(值得庆幸的是,过去几年里我本人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这一点将在本文后面进行介绍)。这种新的发展将会使人类的文化和哲学进入到不同于现有的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考虑到语言表达的限制,人们恐怕不会再用一个类似于“后后现代”的词汇来表示新的文化时期,人们将会继续沿用“后现代”一词来表达新的文化时期。

 

三.后现代文化对人类未来教育体制的影响

后现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仍未引起人们普遍注意但是注定了会对世界各国今后的教育及考核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的成果是,与人类历史上在后现代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不同,后现代时期人们的智慧成分中,与学习和分析的能力所占的分量相比,知识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小。这是高科技带来的知识分享的高度便利的一个直接结果。在人类历史上,知识曾经几乎是智慧的同义词,而知识共享的理念及网上搜索器的发展所提供的知识共享手段的发展,使人类心目中的智慧的概念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就我所知,美国的基本教育体制已经逐渐开始向着与之相适应的方向转变,而中国仍然热衷于带有很强的八股考试特色的教育方式。但是就整个社会的教育和考核理念来说,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要想真正适应人类智慧成分的这一转变,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前面提到的造成这次金融融化的后现代的虚幻本身与现有的社会教育和考核体制未能适应这种转变也是有关的。

 

四.我的哲学与后现代相对主义的相同与区别

我的哲学的基本特点应该说是非常相对主义的,但是我的相对主义与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又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作为一个基督徒,我相信上帝的意志是绝对的。其实,这使得我的相对主义比后现代的相对主义更具相对的特色,因为真正的相对主义不应该像后现代相对主义者们那样声称“一切”都是相对的。但是,我的绝对的观念又不同于后现代以前的传统的或现代的(经典的)绝对论观念,因为我只相信上帝的意志是绝对的,但是我不承认人类对于上帝的话的解释是绝对的,我的这一观点不但在我的《后现代时期基督徒信仰的突破》一文中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是该文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第二,就我们所生活的四维时空世界来说,我不同意后现代相对主义者认为的一切意义都是相对于具体的表达形式而言的。这一点我在《后现代时期基督徒信仰的突破》一文的第五节的第一小节中有明确而详细的讨论。而在之前的《细解失道而后德》,《漫谈道与理》中也都对存在于认识之外的意义进行过讨论。

但是,我同意后现代相对主义对认为的对真理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只是由于我承认人类世界的真理可以独立于认识而存在,所以在我来说真理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

我在《后现代时期基督徒信仰的突破》一文的第五节的第一小节中也指出了结构的形式本身可以产生意义,这一点与后现代的相对主义是一致的。其实,在《文字里的声音》一文中,我还指出了文字的结构之外的心理效应所产生的意义,这可以说是对后现代的语言的结构意义的一种补充。我也认为系统的局限或边界是认识系统的很好的突破口,而且认为这一点其实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出来,我在《还原道德经之自然》提到了这一点。

在超短文《》中我表达了人类对真理标准的主观不确定性,这一点与后现代的相对主义是一致的。

在《文本的解读》一文中,我提出了判断文本解读的意义的两种标准:第一种是如果一个人的解读在语言逻辑上与原文不矛盾,而且解读出的意思正确地反映或表达了某种客观存在,那么那种解读就是正确而且有意义的;第二种标准是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解读出的意思是否正确,或甚至事后或别人可以判定解读出的意思是错误的,但是解读出的意思却对读者本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效果,那么那种解读也是实际有意义的。我这里的观点其实与后现代相对主义对读者对文本的解释权的强调是一致的。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这两种标准其实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本解读的一个基本功能仍然是对作者原意的理解。所以在《后现代时期基督徒信仰的突破》一文的第五节的第一小节中,我提到“有关人类语言沟通的一个完整的图景应该是:1)说话的人或作者心中产生了一些想法;2)他们用语言把这些想法表达了出来,一旦他们表达了之后,他们本来的意思就和语言自身所能产生的意思一起存在于用来表达的语言单元集合中了;3)然后听众或读者便可以从用来表达的语言中通过分辨(理解)来提取说话的人或作者原来的意思,或者同时欣赏语言结构自身所产生的意思,或者干脆就被自己的错误理解或原话中的错误所误导。

我对后现代相对主义的最大认可是认为它向人们揭示了人类理智能力的局限性。而对这方面的分析研究和探讨也是我本人的哲学文章的重要部分。这在《功利思维》,《思维的极端》,《心理学---人类智慧的又一极限》,《科学极限》,《后现代时期基督徒信仰的突破》等文,以及《公平人生》一书中都有讨论。

另外,我对人类文化中真理的相对性还进行了后现代相对主义者没有涉及到的一些更为深入的分析探讨。通过一些逻辑的分析和形而上学的思考,我在《谎言的解析》,《正义的边界》,《老百姓的保守与反动》,《邪恶来自平凡》,《朦胧》,《学问与学院》,《自私与无私》,《管人与用人》,《谦虚与吹嘘》等文则对人类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思维的相对性及其可能产生的误区进行了分析。

我除了在信仰上与后现代相对主义哲学理念大相径庭之外,我的哲学思维充满了形而上学的思辨,这也是我和后现代哲学的一大区别,而且我相信,重新引入形而上学是后现代文化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意味着西方主流社会里metaphysics一词将会从今天的算命看相的玄秘主义的词库中拿回到其原有的正宗的哲学词库中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