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文本的解读

(2007-09-09 06:37:10) 下一个
这里所谓的文本(文章,理论等等)是指文字的有序的集合,文字集合中的这种有序性记载了一些信息,这种信息的记载帮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意思或传递了各种讯息。需要指出的是当一个文本形成之后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虽然作者原本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但是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载体存在之后,它所记载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与作者的原意完全一致,它记载的信息有可能没能完全把作者的原意表达出来(言不达意),也可能不但表达了作者的原意而且比作者想到的意思还要多。 所谓文本的解读就是读者从一个文本提取各种信息。由于人们通常是通过文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在很多情况下(如战争情报)了解作者的原意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很多人(可能是大多数人)把文本解读误解为仅仅是从文本中了解作者的原意。其实,从文本中了解作者的原意只是文本解读的一个功效,虽然在有些情况下这可能应该是主要的或唯一的功效,但是一般而论文本的解读是通过对文本所记载的信息的理解和体会得出自己的认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对一个文本的解读是有意义的呢?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有两种判断标准。第一种是如果一个人的解读在语言逻辑上与原文不矛盾,而且解读出的意思正确地反映或表达了某种客观存在,那么那种解读就是正确而且有意义的。比如我在前面的《细解失道而后德》一文中对老子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进行了解释,在解释中我运用了无穷多维动力系统的概念。有的读者可能就会对我的解释进行质疑,会问你怎么知道老子当初是怎么想的。其实我完全可以不去猜老子当初是不是这么想的,他把这句话写出来了,他就完成了他的任务,而他写的那句话就成为了独立的信息载体。我看了他的这句话之后,从这句话所记载的信息受到启发,由此看到了自然与社会一些内在的特征和规律,我把我所认识到的内容写了出来,而我的表达与老子的原文在语言逻辑上不产生矛盾,那么我的解读就是正确且有意义的。尽管几千年前老子可能并没有用到无穷多维动力系统的概念,只要几千年前的自然仍然是我们今天的自然,几千年前的社会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有共性,我们今天的文化仍然有着从几千年前的文化而来的传承,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背景来认识到同样的自然存在,而不必在乎老子当时的思路是否与我今天的思路完全一样。再退一大步说,哪怕他当时所表达的自然的内容与我今天说的完全不是一码事,只要按照今天的语言逻辑我所解读出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今天的自然与社会的存在,那么虽然从考古的意义上有所欠缺,从实践的意义上来说我的解读就仍然是正确而且有意义的。第二种标准是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解读出的意思是否正确,或甚至事后或别人可以判定解读出的意思是错误的,但是解读出的意思却对读者本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效果,那么那种解读也是实际有意义的。这种解读的意义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对一些让人看不明白的所谓的后现代的艺术,读者的解读不但可能会与作者的原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如果真要细究起来可能有些幼稚,但是只要读者按照自己的解读欣赏了那件艺术作品,那么他就受到了相应的效果。如果说一个解读只要对读者自己有好处就是有意义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有了对于解释理论的客观标准了呢?客观标准还是有的,不过客观标准是用来衡量解读的水平而不是解读的意义。如果一个解读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原意,那么那个解读在理解原意(善解人意)方面便比完全不理解原意的解读的水平要高;如果一个解读既符合语言逻辑又反映或符合客观的存在,那么这个解读的水平就比逻辑上不通且没有客观基础的解读水平高;象科学家霍金得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但适用于一般系统也适用于宇宙中的黑洞那样的解读其水平就超过了前人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解读。一般来说,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操作说明或技术理论所记载的信息与作者的原意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在写作这一类的文本时会尽量地排除产生误解的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原文存在含糊不清之处,人们在实践中也会将之指出来。因此,对于这一类文本的解读的结果的正确性或水平的高低往往有比较明确的可观标准。而文学作品的解读结果就可能会比较离散。我们很多人从小就听过安徒生的“丑小鸭” 童话故事或看过“丑小鸭”的电影。记得有一次和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讨论安徒生的这个童话所寓含的意义。有的人说,“丑小鸭”告诉我们做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自强不息,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有的人则认为安徒生通过 “丑小鸭”所受到的群小鸭的对待反映出了人生的世态炎凉;还有的人说,“丑小鸭”要告诉这个世界上不幸落到“群小鸭”之中而遭冷落戏弄的“小天鹅”们,不要自暴自弃,要知道他们之所以不被同伴们接受并不是因为他们丑,而是因为他们不在自己的同类之中,他们其实属于比那些嘲笑他们的无知同伴们更为美丽的一族之中,而他们也只有通过自己的顽强努力,才能最终走到自己真正的同类之中;对另一些人来说,安徒生只是通过这个童话描绘了一个可怜的“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而已…。可见哪怕在知识人当中对于这么一个家喻户晓的大家都听滥了的小孩子的故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