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个人资料
正文

评《圣母颂》

(2008-01-23 15:12:37) 下一个

《圣母颂》—— 一首咏唱千年,依然百听不厌的歌

作者:采菊东篱/天是鹤家乡

说起《圣母颂》,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迷惑。上千年来,为什么这首歌在世界上那么家喻户晓?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歌唱家乐此不疲地演唱它?为什么它经过无数时代的变迁依然历久不衰?人们为什么要如此向玛丽亚敬献一片虔诚?她是谁?

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认为:除了包括耶稣在内的圣父、圣子、圣神,圣母玛丽亚也是信徒一个可信赖、可以转达他们的祈祷到神的台前的对象。因为在天主(神)遣派他的神子耶稣来到世界进行救世工程期间,圣母玛丽亚参与了整个过程。从耶稣的诞生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她为人类的救赎也分担了苦难。她离世升天后,依然承担着转达人们的祈求、以让世人获得永生恩惠的重任。敬礼圣母玛利亚是敬礼耶稣人性的自然结果。所以,天主教的祷告文中除了第一经文《天主经》,《圣母经》也是信徒重要的祈祷经文,著名的“玫瑰经”就是由很多《圣母经》串连而成的。

歌曲《圣母颂》就是根据向圣母祈祷的经文内容谱写而成的曲子。大家知道,西方是基督教的大本营(包括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中世纪宗教改革后涌现的各种派别的耶稣教)。公元313年,自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结束了历时三百年的“教难”之后,天主教在欧洲蓬勃发展,至今依然是美声歌唱艺术的发源地意大利的国教。在漫长的一千多年历史过程中,欧洲音乐家们创作了瀚如烟海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历史上,于“浪漫主义时期”之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写过《圣母颂》的曲子。有名的是法国的古诺,德国的舒伯特、巴赫,意大利的德普雷、卡契尼、维瓦尔第、马斯卡尼,奥地利的安东. 布鲁克纳、莫扎特等等。其中最著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是两首,一首是古诺的《圣母颂》。另一首是舒伯特的《圣母颂》。这两首都是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

“Ave”是赞美的意思,“Maria”就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名字。也有人中国化一些,翻译为“万福玛丽亚”。记得小时候就读神学院的叔叔经常教我唱的就是这个歌名。

《圣母颂》虽然由不同的作曲家用不同的乐思来表达对圣母的礼赞,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音乐非常庄重、肃穆、安详、缓慢,有一种圣洁和崇高感。

古诺生于十九世纪初叶,一生和天主教有极深的渊源,早年就生活在修道院,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这首《圣母颂》创作于1855年他三十七岁时,他采用了150年前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第一号前奏曲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创作出古朴、优雅的宗教旋律,表达了人类对圣母的赞美和祈求。这首赞歌的和声和主旋律创作时间相隔了一个多世纪,经过漫长的音乐风格变迁,在伟大的天才作曲家糅合下,使人听来天衣无缝、珠联璧合,没有任何痕迹。可见古诺对巴赫的音乐研究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邃!也只有对宗教有一份圣徒似的真挚和虔诚,才会创造出如此撼人的音乐奇迹:

http://blog.xuite.net/annice0819/music/15440471  古诺

这首歌,对演唱者的音域要求比较高。我喜欢它平缓、宁静的开头,更喜欢乐曲最后进入高潮“用你温柔的双手,擦干我们的眼泪,在我们苦难的时候”,这一种撕心裂肺的哀号和激动。乐曲的最后很美,在圣母灵光的抚慰下,祈祷者的心灵在尾句的 “阿们”(意指“但愿所求的能得到”)中趋向平静。
 
舒伯特的《圣母颂》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没有采用传统的经文,而是用苏格兰诗人、历史小说家瓦尔特·斯各特(Scott,Sir Walter 1771~1832 )的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歌词谱写。故事中的女主人翁是贵族达格拉斯的女儿爱伦公主,她跟随被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放逐的父亲来到异地他乡,承受着远离自己的爱人和父亲蒙难的双重痛苦。在大臣佩恩的竖琴伴奏下,她跪求圣母玛丽亚的像前,唱起这首祈祷曲,以倾诉她的心中的烦忧和期望。

http://blog.xuite.net/annice0819/music/15440372(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版本,录音也好。)

乐曲总共三段。前奏的和弦由竖琴轻柔、缓慢的伴奏开始,接着是一位纯洁的少女轻柔、虔诚的祈祷:

啊 圣玛利亚
温柔的母亲
请你听一位少女恳求
在这冷静的深夜里,
我的祷声飞向你的身旁
我睡到明天早晨醒来
而周围仍然是这样凄清
啊 圣母 要将女儿导引
啊 母亲 我是个可怜的人
啊 圣玛利亚

啊 圣玛利亚
圣洁的母亲
当我们在岩石上沉睡
有你来保护我们
硬的岩石也会变得柔软
在梦里我看见你微笑
我仿佛闻到玫瑰芳香
啊 圣母 我要向你倾诉
我一片赤诚少女的心
啊 圣玛利亚

啊 圣玛利亚
纯洁的母亲
世上的一切鬼怪妖魔
纷纷逃走无踪影
我们再也不会受到欺凌
因为你对我们最关心
我们都得到你的爱情
啊 圣母 我虔诚的恳请
啊 母亲 愿你永爱我们
啊 圣玛利亚

间奏曲中竖琴的拨弦发出的柔美之音,如少女晶莹的泪珠,在月光的映照下闪耀的纯洁光芒。

整首曲调深邃、温文,旋律流畅、感情浓郁。一个纯真的少女虔诚的祈祷形象很逼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听着让人动容—— 这样的祈祷怎能不感动圣母?(诗歌的最后结局是艾伦的父亲被国王赫免,她也和自己的情人马尔科姆重聚。很多年以前,我读过这个《湖上美人》诗篇的片断。)

这首歌,对音域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演唱技巧也不复杂,但是想唱得动人非常难。不仅要有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修养,还要有一份宗教的虔诚。我个人认为:应该用古典的演唱方法去演绎更能表达舒伯特音乐清纯的乐思和旋律的色彩,所有现代版的《圣母颂》唱法,都不过是“麦当劳”快餐的翻版。

这首《圣母颂》的版本太多了,无数歌唱家用不同的声部唱过这首歌,我听过几十个版本,自己最喜欢的版本之一是阿美琳演唱的。上面这个和她唱的很像。全曲散发着玫瑰花似的芳香,传达出一份圣神的情感与直达心灵的意境。

下面请点击下链,欣赏不同很多作曲家和不同版本的《圣母颂》( Ave Maria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