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芒果

(2006-07-02 16:12:38) 下一个
芒果 1968年,我11岁。7月底的一天,我家胡同旁边的感化胡同里死了一个人。文革时,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死去的大都是五类分子。但是这次死的人却跟他们不同,他是一个工人,他是为了执行毛主席的命令而光荣牺牲的,他就是7月27日进驻清华大学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的成员之一。 胡同里的孩子们都去感化胡同的他家去围观。不是围观他,因为他已经光荣牺牲了,遗体也没有摆在家里。而是围观一个神圣的东西,那就是毛主席送给他家的礼物,一颗大芒果。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孩子,大家轮流挤到死者家的门口。他家的门开着,桌子上摆着一个玻璃盒子,盒子里面铺着红色的绸子,红绸上面就是那颗金光闪闪的芒果。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芒果。当时看到芒果的心情,跟其他孩子们一样,都认为那是一个神圣的东西,根本不敢想这个东西是用来吃的。大约过了10多年,好像是1983年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吃到芒果。那次吃芒果,自然想到了小时候初次看到芒果的激动情景。 这位普通的工人是被清华大学的红卫兵用他们自制的手榴弹给炸死的。那一天,一共有五名工人死在他们手下,三人被手榴弹炸死,一人被枪打死,还有一人被原始武器红缨枪刺死。这些杀人的凶手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无一不认为他们代表正义,他们打出的标语是“生做毛主席的红小兵,死做毛主席的红小鬼”。他们认为他们誓死捍卫的是最纯真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工宣队进驻清华大学之前,他们已经分成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两派人马,真刀真枪玩了命了。据说因为在清华大学红卫兵武斗中有人死亡,所以毛泽东主席才决定向清华大学派驻工宣队制止武斗。 从大字报大辩论,上升到武装斗争,不仅仅是清华大学一个单位的现象,而是文革期间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武斗的双方都声称自己代表无产阶级,都声称毛主席是自己的最高统帅,但是由于其他一些见解不同,分成势不两立的派别,走上你死我活的武装冲突。面对中国全面内战的危险,毛泽东主席不得不对社会进行全面管制,有的派工宣队,有的派军宣队,从此文革从自下而上的运动方式,变成自上而下的运动方式。 这场开始于1966年的文革运动,至今已经40周年了。我总是认为仍然有许许多多惨痛的历史教训不应该忘记。文革武斗暴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阶级斗争理论的反人类邪恶性质,另外一个是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缺少容纳不同见解的胸怀。两者加到一起,就变成了穷凶极恶,造成了无数无辜的人惨死在那个荒唐的年代。 庆幸的是中国现在进步了。“三个代表”的理论替代了阶级斗争理论。但是中国人灵魂深处不容纳不同见解的狭隘性,还没有彻底根除。在朝的一方,不容纳,不承认,不允许持不同政见的派别。在野的一方同样也是不论好坏,什么都反,不依不扰,没完没了。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跨入政治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国民心理障碍。我是一个普通百姓,管不了别人,只能管自己,我要让自己以理服人,以理服己,现在说不服对方,就容纳对方,学会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共存。[2006-4-27][2006-7-3修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HCC 回复 悄悄话 Hao!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