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上海/艺术---- 2008在中国

(2008-11-13 21:43:55) 下一个

去年这个时候,为参加一位长辈好友的葬礼,匆匆去了上海。

过世的长辈朋友,是在温哥华认识的Y女士,我们认识她和她的先生,快有二十年了。1989年,我们一家刚刚移民加拿大不久,大学时代的好友来电话说,她母亲年轻时的闺房密友,也就是这位Y女士,要移民温哥华,问我们能不能帮助照看一下;特别强调了Y女士的丈夫,汪先生,刚患脑中风不久,行动不便。他们在温哥华没有任何亲人,希望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好像我和太座与他们夫妇之间有特别的缘分,相处得十分融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他们,他们待我们像亲生的儿女。特别是对我们的两个儿子,无微不至,竭尽呵护慈爱之情。每次一起外出吃饭,服务员总是把我们六人当成和睦的祖孙三代。到2006年,Y女士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为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顾,他们老两口回归上海。在上海治病养病期间, 我和太座又几次去看望她,为的是那不能割舍的感情。

葬礼后的一年中,和汪先生经常通话,他讲很想念我们,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再去看他。正值Y女士周年祭,我们另一家好友要在大连喜结良缘,我们是一定要出席的。于是,和太座又一次踏上了出远门的旅途。一算,已经是今年的第五次了:目的地,上海,大连;先飞上海。

再次见到汪先生时,我们都很高兴,他老的神色比去年看来好得多。客厅里堆着上百个纸箱子,我问他箱子里是什么,他说是书,是画册,是他这一年心血的结晶。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是为他的父亲,中国著名的国画、油画艺术家汪亚尘老先生编纂的画册。

因为从1948年起,汪亚尘先生去国多年,中国的宣传机构几乎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抹去了他的名字。其实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艺术界,他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植根于西洋油画,曾临摹巴黎卢浮宫名画三十余幅,全部捐赠给上海美术馆与中国美术馆。他倡导“用西画技巧上的素养融于中国画之中”,自1931年接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校长,培养了许多现代的艺术人才。他的艺术创作最辉煌于中国工笔,擅长红鳞碧藻,墨彩金鱼。他的“金鱼”,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当时被并称为艺坛“三绝”。他和齐白石,徐悲鸿友情极深:徐悲鸿来上海期间,常住他家“云隐楼”;齐白石老人曾亲书<西江月>横幅相赠:

云隐楼头高士,身离虎尾纯冰。卷廉不飞到红尘,只有雁声能听。
看惯从前朱紫,不知将老丹青。可容风月许平分,我欲与君邻近。

就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却没有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得到应有的地位,连一本像样的画册都未见出版,年轻一代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Y女士去世后,汪先生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以82岁的高龄,不顾半身不遂带来的种种不便,终日辛勤工作,整理父亲的旧作,查询历史资料,监督拍照制版,编辑校对样本。最终协同嘉德公司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汪亚尘国画作品集>>。

这是一部装帧精美的画册。16开硬皮,全部套色,165页。共收128幅作品,分鱼类和飞禽两卷。这部画册具有极高的欣赏水平和收藏价值,也是对汪亚尘国画艺术的总结。汪先生从书房的书桌上,拿起一本,对我们说,你们千里迢迢来看我,无以感谢,就送你们这本画册吧。

手捧着首页有汪先生题款“XX,XX夫妇留念”的画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此之前,从未想过此行会收到如此珍贵的礼品。把它放到网上,和大家分享。

谈到汪亚尘的旧事和旧居,汪先生说,在故居不远的泰康路,近几年兴建了“田子坊”,与汪亚尘有些渊源。现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于1998年,率先将画室工作室迁入该区,带动了整条街向艺术走廊发展的潮流。1999年,黄永玉为该地区题名,为“田子坊”,取中国古时画家“田子方”的谐音。据说中国一些现代的艺术家,有意向把“田子坊”打造成纽约 SOHO 那样以自由派艺术为中心的艺术社区。

我们按汪先生的指引,冒雨去了田子坊。可能是天气,也可能是过了旅游季节,街道上显得很冷清。陈逸飞的工作室开着大门,里面陈列着他的遗物和作品。其它几个画家的画室,基本上是无人问津。他们的作品,多是些无主题的油画、素描、摄影。没有艺术细胞的我们,也看不懂他们要表达什么,只好草草走马观花了事。我想,尽管田子坊还不见得能被大众接受,但创建一个植根在草根中,自由自在的艺术社区,应该是很有创造性的举动。

今天先到此。




<汪亚尘国画作品集>封面照




<金鱼四屏条>,1948年作品




鱼乐图,来自网上






田子坊进口,在泰康路上




陈逸飞画室内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hite_horse 回复 悄悄话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good articl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