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年图文

谢谢大家与我的文字互动
正文

聆捕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2011-12-24 16:28:40) 下一个

聆捕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陈楚年

灵魂,它从它所被放置的环境中误认了自己的身份,一直到由神圣的教师向它启示了真相,於是他知道了它是「梵」.
                   ------(印度古老哲谚)

写[异乡人]的卡缪曾说:「伟大的小说家是哲学性的小说家.」带有哲思的作品,不仅会给人带来欢愉,更重要的是它亦给人带来深刻的生命启示.如果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上去找一本於情节主题上迄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的话,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可能是其中耀眼的一部。

伦敦一八六七年出生於旧金山,少年时代充满坎坷,曾在工厂、店铺及各种手边可抓到的场合里寻找活路.随著一八九七年美国西部掀起的淘金热,他毅然摒弃一切,远涉酷寒的阿拉斯加.那段不寻常而濒临丧生的经历,对他後来的写作影响很大.亘古冰封的高山,荒凉的大地,以及充溢著骇人神秘的原始森林等,似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烙印.从[野性的呼唤]里,我们仍可朦胧的窥出这段不寻常的生命倒影.

一如许多跃身文坛的挑战者,杰克伦敦的写作生涯亦充满无比艰辛.早期退稿之多,令人咋舌.这些有趣的素材,至今都成为研究杰克伦敦重要的参考资料.自传色彩颇浓的[马丁伊登]一里,对他早期从事写作的奋斗,有令人惊 而传神的描述.读书出版後引起文坛不少争议,某些当代名家对书中少年主人翁在短短的两三年的冲刺中即掌握了写作玄机不以为然,认为近於夸张.但杰克伦敦却辩称,书中的马丁就是他自己.

杰克伦敦於一九一六年逝世,年仅四十岁,堪称英年早逝.短短的ニ十馀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约五十部作品.但早年为他带来擧世声誉的,却是以北国风光为背景的[野性的呼唤].然数十年来,纷纭的文坛见仁见智,不少人认为[马丁伊 ]是他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而别具慧眼的却对[野性的呼唤]情有独锺.认为该书不论在情节,笔法,尤其是主题上,皆具有无与伦比的力度及啓示性.一个世纪来,时间是个最好的说明,坊间对该书探索的作品,总是不断的出现.而美国许多大学的文学科系,不论是谈到杰克伦敦或是美国ニ十世纪的文学史,皆将[野性的呼唤]看作一个代表性的里程碑.

*

[野性的呼唤]叙述的是一苹流落在北地阿拉斯加名叫巴克(Buck) 的狗,苦难寂寞中屡屡孤独的仰对星光,在听到狼嚎的呼唤下,潜意识中远祖故乡的回忆为之复活,最後随著狼群一去不返的故事.但作者将它人格化了,以全知的视野将其饱受折磨下的离奇经历.用拟人的笔法予以淋漓尽致的描绘.尽管是一苹狗的种种,但由於笔法的奇妙和传神,读者走进的却是一个感同身受,并能引起共鸣的世界.

该书情节的梗概是∶加州富人家一苹名叫巴克的狗,有天被贪财的园丁瞒著主人牵出去卖给阿拉斯加的送邮人手中拉雪橇.这卑劣的擧止之所以发生,卽是该书啓始的一段所提示的:「......主要的原因是在北极暗区探险的人发现了黄金,由於船运公司和通运公司的人的大肆吹擂,使得成千成万的人不断的向北方涌去.这些人都需要狗,需要筋骨结实,可以做苦工,毛厚耐寒的大狗.......」(引文摘自锺文译本,下同)

这个事件彻底改变了巴克的整个命运.在茫然不知中离开了舒适家园的巴克,再度面临的却是一个骇人的冷酷世界.野蛮的驯狗人为了制服它,喉咙曾被绳子勒的舌头吐在外头;被猛击的鼻子和耳朵流血,倒在地上.这些都是巴克向对手不服的反扑下换来的.在多次的毒打下,巴克终於了悟到;这是自己无法战胜,同时也是无法逃脱的命运,潜在的本能驱使他不得不俯首听命.接著,巴克被贩狗人很快的转卖到需求者的手中,去到冰封酷寒的北地.

巴克被卖到的是加拿大政府两个在北地往返的传送邮件人的手中.巴克,连同其他几条被买进的狗一起,开始拖拉雪橇.这项エ作整个改变了巴克的生命内涵,也是他以往从未做过的.但基於认命的啓悟,以及萌自内心的英雄式的尊严感的驱使,巴克豪迈的发挥潜能,坚忍的随著他的两个新的主人,冒著风雪向北地进发.由於表现出色,巴克深获送邮人的另眼看待,成为拉橇群犬的领班而位在最前头.

巴克拉著雪橇横过?封的育空河,走了两千多哩到了加拿大西边的道森市.这段漫长且艰困的旅程中,巴克不仅慧黠的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口乾的时侯,会用脚将冰打破;晚上嗅一嗅空气,可以预知第二天的风雨.但最重要且神奇的是;经历了无数野地酷寒下的露宿的煎熬及种种苦难的坚忍下,
对巴克的生命及心灵,可说是个新的试炼和重塑.一些源自远祖的本性,亦在冥然不觉中复活.

巴克和两个送邮人共患难的岁月不久告一段落,加拿大官方来了新的命令;一批新的狗将来接替,原先被认为已无使用价值的旧犬,将以发卖的方式予以淘汰.巴克和他的夥伴们,在便宜的价钱下卖给了三个淘金人.这个转变,对巴克来说是真正灾难的开始.以前,由於送邮人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知道如何使用狗,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狗,知道如何去爱护它们.巴克从未面临饥饿或疲累到难以支撑的地步.送邮人对待巴克,从未越过巴克体力所能负荷的底线.所以,在两千多哩的?天雪地的艰苦跋涉中,巴克和他们可说是患难与共.但这缺乏经验的三个新主人,却荒唐的打破了这个守则.

这三个带著淘金梦的人是丈夫、妻子及妻弟的家族成员组合.不必要物品的过量携带,以及拆帐篷捆雪撬等基本工作的迟缓和松散,在在呈露出对北地冰原冒险犯难缺乏常识的破绽.这种种缺失,给巴克添增了无法摊销的灾难.由於经验的缺乏及心性的窄狭,有的狗在食物不足,过度疲劳及强行赶路的鞭虐下,相继在纤索间仆倒死亡.巴克和残存的几苹夥伴拖著雪橇,带著仅有的馀力颠簸的走到了白河河口.他们进到了一个叫约翰•桑顿的营地.巴克和那些狗,正如书中描绘 ∶当他们一停下来的时候,那些狗统统跌倒了,就像他们全被打死了似的.

这些惨状,都被正在削一把桦木斧柄的桑顿看到了.透过简短的谈话,三个家族成员对北地旅行常识的匮乏,让桑顿一目了然.而桑顿给予的意见亦不受重视.那时,春天快到了,桑顿对他们说,前面的人告诉我们,説河底已经融化,雪道不能走,最好不要前进.这个攸关生命的建议竟被漠视,他们执要通过冰面赶路.但狗已实在不行了,都体力耗尽似的趴在地上.但他们毫不体恤,仍蛮横的鞭打.狗被打得惨叫,站起来又倒下.巴克这时却静静的躺在地上,鞭子一下又一下的打在他身上,他既不哀号也不挣扎.巴克无力的反抗,使横心的主人更加激怒,他放下鞭子,换了一根棍子,对趴在地上的巴克继续作更重的殴打.

目睹这一切暴虐,桑顿有几次站起来好像要说话,又改变了主意.但哈尔(施暴人名)对巴克的抽打终於让他无法忍受.他奋不顾身的冲过去说:要是你再打那条狗,我就打死你.接著,一场冲突也随著展开;哈尔对站在他和巴克中间的桑顿拔出刀子,桑顿用木柄击中他的指节,刀子被打落在地.当哈尔再去拾刀时,桑顿又打中他的指节.接著,桑顿拾起地上的刀,剁断了巴克的纤索,哈尔此时也被他的姐姐抱止住了.遂放开了已濒临死境的巴克,带著残剩的狗继续上路.被救下的巴克,不仅逃过了这场死刼,在桑顿悉心照料下,累积的残伤也逐渐复元.

桑顿也是当时在阿拉斯加淘金人之一,由於冻伤了脚留下养伤,他的同伴们继续沿河而上,锯木做筏,准备再回来接他去道森.这段期间,巴克从新主人桑顿对自己的关怀中,深深体会到一份纯真的爱.不久,桑顿的朋友回来了,他们带著巴克一起乘筏回到道生.途中,在经过一个急流险滩时,桑顿不慎失足落水,全赖巴克游过去奋力救起.还有一次为了桑顿和人打赌,巴克当著一群看热闹的人面前,使尽全力的拖著一辆一千磅的雪橇走了一百码.这个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壮擧,为他心爱的主人赢了一千六百块钱.使得桑顿能够偿还一些债务外,还可和同伴们继续前往探索一个传闻中的金矿.於是,他们带著巴克和半打的狗再度上路.巴克的故事走到这里已进入全书最後的第七章了.他们通过了育空河,历经了无数荒山野岭,神秘的木屋并没有找到,却在一个广阔的山谷里,发现一条有金子的河床.他们不再迁移,就此住下.

在这段幸福的时光里,巴克的心灵开始出现奇妙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份埋藏已久的本能开始涌现.一个夜晚,他突然从梦中惊醒,听到远处森林里一苹狼在吠叫.他直觉的感到,那是他曾经听过而又熟悉的声音.接著,他离开了营地,穿过森林,循著叫声朝丛林走去.在林间的广场上,看到一苹挺腰直坐,鼻子向著天空的长瘦山狼.巴克和山狼,前後出现了逃跑,追逐及咆哮等过程後,终於相互嗅了嗅鼻子,他们在特有的语言交换下解除了疑惧,变成了朋友.之後,山狼迅速的跳走了,并回顾巴克,向他透出希望他也能同行的神色.心领神会的巴克跟著山狼并排跑去.他们一起穿过夜晚凄寂的微光,直上河床,进了峡谷,迈过荒凉的分水岭.书中对巴克心中当时涌现出的神奇快意的描绘是:

「......一小时又一小时,太阳逐渐升高,天气也逐渐变暖了.巴克感到如狂的喜悦.他知道他终於在回答著那呼唤,跟著他的狼兄弟,跑回那呼唤声传来的地方.从前的记忆急速地浮上心头,像他对於从前的现实感到过心惊肉跳一样,他现在对那阴影的记忆也感到心惊肉跳了.这样的事情从前在他依稀可记的世界里他是曾经做过的,而现在他又在做著;在广大的原野里自由奔跑著,踏著脚底下柔软的大地,头上顶著无涯的天空......」

巴克正浸淫在这种神奇的际遇中时,一个未料到的悲剧突然发生了;他心爱的主人桑顿以及同伴和两苹狗等,在一群印弟安的哈兹土人的袭击下全部丧生.桑顿的营地遭袭时,巴克正在外漫游未归.但一种神秘的直感,让巴克隐隐觉察到,他主人的营地发生了一些可怕的事.当做他跑回来时,发现主人同伴之一的尼格已死在营地上,身上还穿著一苹箭,狗死在路当中,另一个同伴汉斯仆伏在地上,身上插著箭毛.且在地上发现桑顿挣扎的痕迹.他嗅著桑顿的足迹追寻,最後在一个池塘边停住,再也找不出更进一步的痕迹了,巴克意识到他的主人最後葬身池中.

一夜之间,巴克失去了心爱的主人及苦难中重获的家园.这个突变让他顿时陷进无法弥补的空虚和痛苦中.日以继夜,他不是在池边沉思,就是无休止的在营地打转.但,也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悲剧,给巴克的生命带来石破天惊的转折.就在当天的夜晚,巴克又听到森林远处传来他熟悉而又带有召唤的叫声.他意识到那是留存在他记忆里,在另一个世界里曾听到过的声音.书中描述是:「......就是那种呼唤,那种调子的呼唤,比从前更加诱惑更有强制力的响著.从前绝不曾这样想过的,他如今准备服从了.约翰桑顿死了,那最後的牵系断了.人和人的要求再也束缚不住他了.......」

想到心爱的主人已死,人间再也没有牵挂,巴克循著他熟悉的狼嚎穿过森林到达广场,看到的是屹立在月光下的狼群.他们疑惧的相视片刻後,其中凶猛的一苹竟向巴克冲扑过来.而昂然无惧的巴克随即展开了酷烈的厮斗.......不是个别进攻而是蜂涌而上,都被强悍的巴克一一咬破,喉咙和肩膀都咬破而流血.退缩的狼群,最後是站在远处,向巴克凝视.不久,其中一匹瘦长的灰狼用友谊的态度向他走来.巴克忆起了那是数日前曾和他邂逅,并和他同跑过一天一夜的狼兄弟.靠近时,灰狼对巴克轻轻的哀诉,巴克也哀诉著,於是他们互碰了碰鼻子.接著,其中一匹年老的狼也缓缓的走向巴克,和他嗅了嗅鼻子.之後,两匹狼坐下对著月亮,擧起鼻子,开始发出悠长的狼嚎.其馀的狼也跟著坐下来嗥叫.群狼的嚎叫,让此刻的巴克终於了解到那声调清晰的呼唤了.接著,他也坐下来随著嚎叫.此时,群狼开始友谊的向他围拢嗅著鼻子.为首的带起了狼群的吠歌,飞跳到森林里去.巴克也随蓄这群狼兄弟肩并著肩,边跑边叫的遁进了森林.
......

进到狼群再也未回头的巴克,在每年的夏季,他会独自越过森林,来到荒草蔓生的旧时营地沉思片刻,似在悼念逝去的主人,然後愁惨而悠长的嚎叫一声离去.
......

*

以上粗略勾勒的梗概,除了巴克的坎坷及颠沛外,亦反映了阿拉斯加十九世纪末的淘金潮,及美国拓荒精神及功利主义下的贪婪人心的入微刻画,同时对冰封千里的北国风光也有传神的描绘。但这些素材不是杰克伦敦著墨的重点所在.他以神来之笔镶嵌了一个极富哲思的啓示;没有料及的苦难,往往会给生命带来意外的转折,它不仅会提升人对困境应对的潜能,更会使心灵中长久掩藏的世界在玄秘的启示下於焉复苏.亦可思辨性的解读为;离开你习以为常的世界未必就是失落,而在漫长苦难尽头等著你的,往往正是你应归属的。

[野性的呼唤]中对巴克起了接引作用的「呼唤」,多半都在夜间出现.它们像一个隐匿的幽灵似的,在寂寒的星光下从冥处侧身而来.书中对此有颇为诡异的描述∶

「......死去很久的种种本能现在又复活了.一代一代地被驯服下来的性质慢慢地从他身上消失.他瞑瞑中回忆起了他的种族的原始时代.回溯起野狗结群地穿过原始的山林,捕杀他们猎获的那种时代.......」

「......夜来了.......他站起来,听著,嗅著.从远远的地方浮起了一种幽微的,尖锐的嚎叫,跟著有一种同样尖锐的嚎叫的合奏.几次以後,巴克又晓得那是在他记忆里长存,在另一个世界里所听到过的东西.他走到广场中央,静听著.就是那种呼唤,那多种调子的呼唤,比从前更加诱惑更有强制力地响著.从前绝不曾这样想过的,他如今准备服从了........」

这种经由外在世界触感到另一内在世界召唤的奥秘境界,已超越了理性所能诠释的范畴.人类思维制约下的语言文字可能已失去对它诠释 能力.我们很难以我们旣有的概念去界定并裁衡它的价值.但它却是存在的.它的来临以及对心灵激发的改变,犹如亘古静寂的井底寒泉激起涟漪,应是一种带有先验性的心灵潜意识的复冶.它不是循著你原先的生活轨迹作出调整,而是在生命中陡然出现的一种断流改道式的蜕变的一股神奇的力量.彷佛如现代社会学及心理学家所谓的大转换讯息(Transformational  Information).

这种自我生命「转变」的意象,在印度的哲学中可找到类似的诠释.近代的印度学大师翟默教授(Heinuch  Zimer)  在其所著的[印度哲学]一书里即指出∶古印度哲学所强调的不是资讯(Information)  而是转换(Transformation)  ,是人本质上根本的改变,也是人对外在世界及自身存在的了解下一个根本的塑造;一种尽其可能的全然转变,形如心志所期的一种彻底的换位及再生.他并以奥义书藴涵的思想作进一步阐释;灵魂最後追求的,是一种俨然如炼金术似的质变.整个过程的意义,不仅仅在於知识的了解,而是转换触及存在核心下的心灵的改变,求法的弟子跳出了链锁,迈越了人间无明局限,从当下的存在中超越.

翟默还举了一则由羊群养大的幼虎,後来发觉自己原本是虎,复又回到虎群的寓言故事来诠释这种返回「本我」的过程.这个故事不仅在印度古老经典谈到,并在民间传流已久.大致的情节是;一苹幼虎在他母亲生下他後就死了.无依无靠,饥饿难耐的幼虎,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竟被一群羊发现而抚飬活下去.从此,幼虎在慈心的羊群的悉心照料下,努力的全盘同化了羊的语言及生活方式;幼虎不仅学会了羊的叫声,也跟著羊吃草活命.一天,羊群遇到了一苹猛虎的攻击,所有的羊群都逃走了,但幼虎却无所惧的留在原地未动,并面对面的朝著巨虎惊奇的对看.不但在老虎的注视下发出一声柔顺的羊鸣,还低下头吃草.......最後终被老虎提醒而发现虎身的自我.......

除了印度学大师翟默的诠释和例解外,在时间上应是伦敦前辈的梭罗在[湖滨散记]里亦有类似且予以哲学提升的描述.他说∶「人如果谛听他灵性模糊但不断的呼声;这呼声当然是对的;他将不知它会带引他到何等的极端,或甚至到疯狂的阶段;然而,当他变得更果决,更真诚时,他会发现那正是他的路.」他同时在该书的另一个段落里,擧了一个和翟默模式颇为类似的例子,诠注「呼唤」对灵魂所起的神袐的作用,他说∶「在一本印度的书上我读到这样一段∶『曾经有一个国王的儿子,在幼时被逐出本城,被一个森林中的人飬大,自以为是和他一同生活的人一样的蛮族.他父亲的一个大臣发现了他,向他揭示了他的身份,於是他对自己身份的误会观念移除了,他知道了自己是王子.灵魂,』那印度哲学家继续说,『也是一样,它从它所被放置的环境中误认了自己的身份,一直到由神圣的教师向它启示了真相,於是他知道了它是「梵」』.」

巴克经由荒原上的星光,以及听到从遥远的山谷丛林传来的狼的召唤下回到狼群,这种心灵在电光石火间所起的变化,颇似道家返朴归真,及佛家禅宗在瞬间顿悟下照见本性的境地.俨然如[红楼梦]里贫病交迫,失去爱女的甄士隐,在街上随著道士「好了歌」的召唤从 而去;亦是失去至爱,看尽人间繁华的贾宝玉,在一僧一道的点引下「归彼大荒」的情境.那不是「忽听春雨忆江南」,忆起你今生曾经的流连和迷恋,而是让你蓦然看到了久远的「前生」。

[野性的呼唤]说的,也是我们伟大的[易经]在「序卦」里那句「伤於外者必返其家」所提示的;是个疗伤的故事.这里强调的疗伤,当然不仅止於肢体伤创的复元,而兼有心灵痛楚被抚平的意涵.藉著书中巴克的失落、受难、直到回归远祖原乡的历程,说明了人类或许只有找到真正属於你的灵魂原乡净土,始能涤除疗治你身心积累的创伤.这正是古老易经里「伤於外者必返其家」这句话更延扩的意涵.所谓的「伤」,亦不仅止於肉体的残伤,应涵盖当今社会指涉的诸如挫败、绝望、孤独、穷困、漂泊及恐惧等等挫创.「家」,自然也不局限於一般概念下的,由灯火及家人环绕的居室和生於斯长於斯的家园.它应是一个你心灵真正认知和投契的地方或精神领域.

已故的德国文豪哥德曾说:「世上万事万象都是隐喻.」该书原名[The Call Of The Wild]的「Wild」一词的含义,除了如书名译作「野性」外,如依循书中的情节过程所延扩的意象去解读,它应涵盖有「荒野」、「蛮荒」、「原始」,以及不具有任何人文世界的制约,甚而,是一个超越我们经验世界,及智力所能了解的境地和神秘的次元.它来自和我们世界相比邻的暗在系」;来自印度圣典[薄伽梵歌]里的目如莲花,肤色如云的克里辛娜驾著战车的库鲁之野;来自庄子的「莫知其始,莫知其终」的「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来自「万物互摄互入,互依互存.一卽一切,一切即一」的华严世界;来自於在维摩诘经里散花的天女所来自的世界;来自伟大佛陀「一心一处坐,八万四千劫.」的入定世界;来禅天禅地的「第四境」;来目阿凡达里可让纳美人听到祖先声音的神树触需;来自[星际大战]里「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银河系.」;来自三百万年前外星生灵放在月球上的黑色石板;来自[海边的卡夫卡]里美丽的佐伯小姐找到那组神奇和弦的好远好远的古老的房间;来自「四维时空闭连集的星之门」.......而它传递给我们的方式,自然也不仅止於藉著北地荒野的狼嚎,它会以神秘的曼陀罗形式向我们暗示.......

*

[野性的呼唤]除了蕴含深邃的东方的哲思外,书中巴克所遭遇的种种,恰恰也象徵了西方希腊悲剧的神髓.一般经常将生命的「悲剧」和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和痛苦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容或包含後者;而後者绝不代表前者.日本近代名作家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藉著人物的对话,对希腊悲剧的意象有如下简明扼要的诠释∶

「......并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这是希腊悲剧根本的世界观.而这悲剧性,这是亚里斯多德定义的,与其説是由啼笑皆非的事情或当事人的缺点所造成,不如说是依据优点为杠杆所带来的.人不是因为缺点,而是因为美德而被拖进更大的悲剧里去.......不是因为怠惰和愚钝,而是因为勇敢和正直为他带来悲剧.其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Irony,命运的嘲弄.......有时候,是没有救的.不过Irony使人变深,使人变大.那成为迈入更高次元得救的入口.在那里也可以找到普遍的希望.所以现在希腊悲剧还有很多人在读,成为一种艺术的原型.......」(引自台湾赖明珠译本)

顺便强调的的是,村上春树所指出的希腊悲剧已「成为一种艺术的原型」,数百年来也确实的在许多文学作品采用下,已成为伟大作品构成的要素之一.它不仅成为许多西方传统文学的作品的思想主题,在不断的延扩下,亦被ニ十世纪兴起的科幻文学、动漫画及电影等领域广泛的采用.署名Quiff的影评家在其「[钢铁人]金属心脏的滚烫觉醒」一文中,以九十年代相继出现且红遍国际影坛的数部科幻电影为例,精要的点出该类悲剧对生命改变的因果关联:

「......除了一出生就天赋异禀外,许多美漫英雄都拥有一个觉醒的理由;那或许是一场永难磨灭的心底创伤,或突如其来降临的家庭悲剧,驱使这些原本甘於平凡生活的正常百姓套上面罩,遮掩自己的面容,撼起披风笼罩自己的躯壳,化身为全新身份走入罪恶的黑暗中,在警车疾走奔驰的街道上愤怒的挥勋起染血的拳头.......蝙蝠侠是因为幼时双亲在眼前惨死,才近乎徧执地憎恨起罪恶的存在,始终孤独翱翔於高谭市的夜空;即便是把一身飞檐走壁异能拿来打エ送披萨、闲时照几张自拍赚赚外快、原本胸无大志的蜘蛛人,也是在拉拔他长大成人的叔父不幸过世後,痛心疾首的他才真正领悟肩头上所应撼负的责任重担.......」

此处之所以额外的擧出些近年来家喻户晓且享誉国际的科幻作品例子,除了强化希腊悲剧的精神外,且由於科幻作品的手法有异,场景跳脱现实世界种种框架,作品或许更能有效的凸显悲剧张力.读之并非无益.

村上春树及影评人Quiff的论点在用词上虽略有不同,但都在在强调;人的另一个(真正的)自我,往往会在突如其来的悲剧及创伤的撞击下复活或觉醒.这种情境,亦是已故的心理学大师荣格所谓的「第ニ自我」的显现.这种过程及结果不仅被多数哲学认同,且亦成为多数宗教家修为的目标.此殊途同归的境界,亦彷佛如村上春树析论中所指的「更高次元的得救入口」.而[野性的唤]整个情节却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原本在阳光之州的富人家过著安适生活的巴克,突如其来的被拐卖到北地的苦难过程酷似希腊悲剧的模式;而终了却是在东方古老的哲学里找到「更高次元的得救入口」.

巴克被骗离了阳光满地的加州到了蛮荒的阿拉斯加,并反而在那里奇妙的找到他远祖的原乡.这个历程令我们想到密尔顿[失乐园]和[得乐园]史诗的意象.而通过诸多险象环生的苦难而始抵达终极的境地,亦是毛姆笔下[剃刀边缘]的情境.而巴克从原来存活的温煦阳光之地,来到真正属於他原乡的蛮荒北地的前後存活空间的换位,也俨然是艾略特[荒原]的主题.自然,一代大师诗人笔下的[荒原]非指实际的一片荒野,所指涉的是人对本身存在的真正价值的定位.所谓的[荒原],其蕴涵的核心意象乃是一个人过著不真实的生活;做著社会认为应该做的,而非依循自己本心而行的事情.从这个哲思的定点返观[野性的呼唤]里的巴克,他原先悠游无所作为,生命潜能深遭埋葬的生活,对他来说形同活在「荒原」;最後生命本能获得淋漓挖掘,并发现灵魂原乡的的阿拉斯加,反而是他「荒原」的解困.

*

[野性的呼唤]的舞台背景是堪与这部悲壮诗剧神髓匹配的,由加拿大洛机山脉往北延伸,直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的这片由雄山莽林组成的广袤大地.这片由.约四十座绵延逾千哩的雄伟岭贯穿全境.交错的大山中,数十万条的冰川阿蜿延其间的大地,堪称鬼斧神工之极致.景观让人动心夺目.有首尾渺然的绵长雪岭,有深不可测的崭崖峭壁.有的岭身浑然粗大,有的险如刀锋.无垠洪荒.会让人幻想到宇宙的鸿蒙身影,以及大地曾有过的寒武纪和洪积纪.粗犷险岩的鬼魅,致令长久以来赢得神奇或「伟大的土地」(Great Land)的称誉. 雄阔而壮观的迪那利(Denali)  荒原,曾在电影「现实生活中的伊甸园」(Living Edens)一片中展露岀它令人惊诧的瑰丽和神奇。名剧作家布鲁斯•雷瑟曼曾说∶「这是一个非常原始,非常富於生机,因而可以用人的灵魂触摸到的地方。」

夏日,白天出奇的长,黎明在清晨四点就造访了,晚上十一点,落日犹在天边流连.漫长的白天,太阳似乎停止了移动.但冬天却带著迷人的惊骇;上午几乎十点过後始见朦胧曙光,午後四点不到即已夜幕低垂.飘雪的日子在十月中就开始了.一阵阵没完没了的雪片,沉稳执著的往下覆盖,地上积雪盈尺.透过密集的雪花,仰望昏黒而略带鱼肚白的穹苍,心中泛起的是神话里才有的鸿蒙未判,混沌初开的感觉.那个情境,不像是置身实际的人间,像似已到大地的尽头,接近了天门.神奇的魅力,会让你不设防的心灵産生强制的蜕变.不仅会想到还会再来,甚至泛生终老斯土之念.

悲壮的情节,深邃诡异的哲思泛射出的神秘意象,加上具有独特魅力的北地阿拉斯加雄奇的蛮荒场景等等;这些不同凡响的元素,犹如数根厚重且坚实无比的钢筋梁柱,以酷炫的形式和力度,强势的支撑著这部作品.使得这部仅七万馀字营构出的文学殿堂.呈现出坚实有力的永恒性.而悲壮史诗的气势,亦颇吻合印度十五世纪伟大诗人卡比尔(kabir)作品中所蕴含的幻境、精神境、智境与吠陀经的显教教义的神韵.由於具有这些伟大作品必备的崇高性,至今仍为文坛乐道,且不断从不同角度切入作深邃的探讨.

物换星移.今天的阿拉斯加已大异於伦敦当年所涉足的了.然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尽管大地已缀添新貌,雄山依然屹立,壮伟的育空河仍在奔流,而杰克伦敦当年心醉神迷的星光,仍在永恒的等待一代一代新的知音.但自从有了杰克伦敦的造访和慑神的诗化後,这片大地和人间开始有了更多的交集;去过的人,展读他的作品之馀,或许会掩卷神驰,如读了[野性的呼唤]後再临斯土,心头的灵思或许也会被它掀动出新的契悟.可惜伦敦过世的太早,如天假以年,他会有更多的作品留下,但他能透过不到八万字的[野性呼唤],为後世提供了如此有力和意味深长的啓示亦属不朽了.

*

作品往往会融入作者的情思以及对某种生命现象的观照.杰克伦敦留下约五十部的作品中,有十多部皆以冰封酷寒的阿拉斯加为素材.可看出该地对他的创作有不可忽视的魅力.似乎有一个视而不见的东西,在魂牵梦的对他不停的召唤,令他在执笔之际,难脱梦魇.杰克伦敦当年随著淘金潮涉足这块土地的.根据有关留传下来的资料,杰克伦敦当年在北地的那段岁月里似乎并无刻意的淘金之举.而离开家园,不远千里之遥的来到块荒凉的北地,仅为寻获物欲象徵的金沙,亦应非杰克伦敦孤高的心魂之所系.然,问君何事到天涯?他内心深处蕴藏著的,毕竟又是什麽?

对杰克伦敦作品素有研究的书评家沃尔克(Franklin  Walker)  曾指出∶「杰克伦敦是位永远把个人经验织成小说资料的作家,甚至於在他的[野性呼唤]之中的狗巴克也是伦敦自己的暧昧画像,它与文明冲突後,跑到寒冷北方度更快乐的生活,而那寒冷地方正是他自己在克朗代克区的生活经验.最後巴克自己发现孤独地在星光之下,那也是伦敦一向所向往的.」

如果如传记作家沃尔克所说的:巴克是伦敦自己的暧昧画像;孤独的在星光之下,那也是伦敦所向往的,那麽书中的巴克於寒夜北极光下对著星光的诸种擧止,应是杰克伦敦自己内心的投射.为了满足内心某些潜在的渴望,他在有意无意间,已不自觉的将自己和巴克重叠在一起了.而「最後巴克自己发现孤独地在星光之下,那也是伦敦一向所向往的。」这句蕴含著玄秘意向的洞察,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百年来牵动著无数对他迷恋的读者,想从[野性的呼唤]的一瓢饮中,去探索弱水三千的神秘脉动。

「......在寂静的寒夜里,当他向著星儿伸举著鼻子,作狼一样的长嗥的时候,那就是他那些成尘土的祖先们,通过无数的世纪,通过他,在向星儿伸著鼻子,长嗥著了.他的音律就是他们的音律,那音律,叫出了他们的苦恼,而在他们,苦恼就是寂静,寒冷,和黑暗的意思......」

「......北极光冷冷的在空中闪耀,星星在严寒的夜空摇曳,大地在冰雪覆盖下冻结......它那低沉的韵调伴著鸣咽和嗓泣,倾吐著生命无尽的苦难和忧伤.这是一支古老的歌.这支原始的歌,含蕴了许多世代的悲情,深深的撼动著巴克的心弦.他的歌声,倾吐著他的痛苦,也是他原始祖先痛苦的回声.他对寒冷和黑暗的恐惧,也正是他原始祖先的恐惧.......」

这两个段落是狼在夜空下对著星光嚎鸣时的情境.而在这些仅ニ百多字的叙文里,却镶嵌著一些如;苦恼、寂静、寒冷、黑暗、呜咽、啜泣、苦难、忧伤、悲情、痛苦、恐惧等折射著生命苍凉悲情的灰调意象词汇.是否;少年时代即在文明制约下饱尝世态炎凉的伦敦,感到唯有带著亘古力度的雄山和荒原,才能和他神秘的心灵交流?才是愿接纳他生命「暗恋」的「许地」?抑或;在生存的焦虑和逼迫,以及生活空间不断受到侵犯下,遥远而神秘的星光,让他对宏魁苍茫的宇宙萌生神往?他已暗暗地将自己的心念和宇宙大心念作某种神秘的连线!?

我们皆来自星辰.从杳不可知的古早前飘落於斯.当我们在古早古早的从前,从原乡的星宿出离的那一刻,我们卽住定了带著「未来的乡愁」作无止境的飘泊.在这个短暂停留的星球上,我们不仅是过客,且在自我迷失中接受一番又一番的轮迥之苦.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宇宙里,那份能使我们心灵获得平静,能使我们发现真正的自我以及终极原乡的神秘呼唤,早已以不同的形式对我们传来了,只是大多数的我们没有觉察到.只缘於我们在物欲的滚滚洪流里不愿抽身.感触那份呼唤的感官也早已窒息.在高科技文明的冲击下,社会的结构亦呈现了严重的脱序.加上在战争的阴影及暴力,毒品,疏离及压抑等後遗症的围困下,人类开始有了新的迷失.如何寻找我们心灵远祖的故乡?何处又是最适合我们的天国?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里,或许可聆捕到一些为我们解困的啓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