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关于《蜗居》
早就看过六六的小说《王贵与安娜》还有《双面胶》,写地很不错。她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极端的还是大众普通型的,总能成为大伙品头论足的焦点。她成为一个 8 点档热剧的特邀写手,一点也不奇怪。
前些日子熬夜看了电视剧《蜗居》,后来才又看了小说。感觉还是更喜欢小说,因为从故事情节上讲,小说比电视剧更连贯。当然电视剧能给人感官上直接的影响,可能使人物的塑造更加清晰,如果演员选得好,会使主人公的形象栩栩如生。
很佩服六六在创作小说时候的面面俱到。《蜗居》的确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看《蜗居》的过程中,我和LG就成了两个派别的观众,LG是冒牌“桐城派”,寻求“义理,考据“;我是山寨”婉约派“,侧重儿女情长,悲欢离愁。他说《蜗居》揭露了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贪污腐败问题;而我说《蜗居》是一部很现实的都市题材的情感小说。《蜗居》能成为关注的焦点,想必和它反映问题的多面性有关。
六六对人物的塑造比较客观,人无完人,凡事没有绝对。比如说海萍,在她身上能看到许多人的影子。我看到了我自己,我姐姐,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所以当我面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我能忍心对她的缺点或者错误批判地体无完肤么?反过来说,我能对她的优点,闪光点而无动于衷么?所以我理解海萍,如果把我换成她,我不见得会比她处理得更好。
海藻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能创造出引起争议的人物,也是一种人物塑造的成功(还是挺佩服六六的)。作为我,我觉得她挺可怜的。她的结局很悲惨。她思想简单,自我把握能力差,一错再错,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和有些国内“二奶”是有些不同的,虽然本质是相同的。我很多年前就在国内见过那种处心积虑,思维敏捷,才貌双全的“二奶”,呵呵。比起那样的人来,海藻算得上单纯了。有些人给予《蜗居》和作者六六极端的批判,说什么现在女作家堕落,下践等等,试图给二奶正名了什么的。我觉得这么说太过头了,六六只是讲了真话,把现实生活的一个角落展现给大家,并且因为她的真实取得了许多人的共鸣而已。杀人犯里还有大孝子呢,要是有人报道杀人犯是如何孝顺父母的,难道就此下结论说作者是要给罪犯洗清罪名不成?
还有一个女性人物就是宋思明的太太。她是高干子弟,宋娶她主要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发达,她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个悲剧。她心存幻想,觉得只要她爸爸给宋思明铺好了官路,她自己把生活都安排的体体面面,宋也许会念她的好,念她家人的好,安心和她厮守一辈子。她内心的优越感根深蒂固。她说:“我种了20年的西瓜,到了收获的季节,硬生生的被别人收割了,凭什么呀!” 这样的想法难道不也是对宋的能力的一种否定么?宋思明这样聪明的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对老婆的态度一定是感触颇深。这样的婚姻早晚会出问题,所以直到海藻的出现让宋太太完全崩溃的时候,我没有感到惊奇。婚姻瓦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问题。如果早点面对也许事情不会弄到这么糟。婚姻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应该令外单独讨论。
关于宋思明,我是报着一种试图去了解他的想法,去观察他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对男性心理非常不了解,特别是象宋这样的人,离我的生活圈太远。六六在她的小说中把宋的心理剖析地很细,让我大开眼界。当一个人拥有了众所求之的物质和权利,并且可以呼之既来,挥之既去以后,真正的爱情成为了唯一不能强求和操纵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男女之间单纯的爱情的确比金钱和权利更加可欲而不可求。
苏淳这个人物比较大众化,让人觉得很亲切。靠技术吃饭,踏实稳重,性格温顺。在家里虽然有时会受些委屈,但他很宽容大度。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个讲情份的地方。如果海萍不是念他对自己的情份,关键时刻还能对他那么信任从而不离不弃么?当海萍和丈夫吵架要闹离婚的时候和海藻说的那些话是理智战胜了情感,但是当情感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一切都不如丈夫的安危重要。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错综复杂。
最后说到的人物就是小贝了。先说一句特主观的话,他这样的男人不是我的茶。但是客观地讲,他挺倒霉的,和海藻分手对他最好不过,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不然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伤害。我想,现在的年轻人里,象小贝这样的大男孩挺多的,生活和阅历会让他们成熟起来的。
有人拿《蜗居》里的麻辣对白做文章。现实生活中荤段子比这更厉害的有的是。越是紧张地去捂人家的嘴,越是让人觉得你好这口儿,只要不过分,听完就忘才坦坦荡荡。那些假正经的在背后暗地儿还不定怎么着呢。要是担心孩子们看了不该看的,可以给电视剧来个观众年龄限制,十八加什么的。禁演能挡得住大伙的眼睛么?该看的还是看了,该读的也都读了,让那些假卫道士们自己折腾去。
好了,说地太多都找不着北了。等回头写个长篇小说把自己缕顺缕顺。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