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正文

苏州淑女学堂 打造国际化优雅女性图 (图)

(2007-11-17 12:44:48) 下一个

2007-07-04 09:18:52 来源:国际在线综合 编辑:王高山 
资料图:2006年4月15日,苏州一家“淑女学堂”的学生们在课外练习作画。苏州一家私塾开设“淑女学堂”。据悉,该学堂主要教授弹琴、吟诗、作画、茶道等,旨在弘扬国学,培养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典雅行为风范的淑女。 中新社发 王建康 摄

  苏州开"淑女学堂" 打造国际化优雅女性人才(图)

  正当高考状元、中考状元成为媒体采访的主角时,苏州外国语学校却在为培养“国际公民”而忙得不亦乐乎。该校更明确宣布,今年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办一个女子艺术班,目的是像培养出总统夫人、部长夫人的新加坡某女子学校一样,培养优雅的淑女型人才,招生计划一出,应者如潮。

  这不仅让人想起,苏州复兴私塾曾于去年开办了一个淑女班,目的是培养古典淑女型女子,该淑女班开办的科目也比较传统,包括礼仪、插花、茶道、女红。显然,苏州外国语学校的淑女班,则不是“复古”的跟班,而是有点西化的创新。

  苏州淑女教育方兴未艾,赞成的人居多。他们认为,虽然两个“淑女学堂”的教育模式和教授科目有所不同,但是都折射出一种文化熏陶的理念:不管是优雅的总统夫人,还是古典的大家闺秀,在她们身上,都能发现中西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有教养的女性的影子,是江南吴文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包容海纳的结果和升华。但也有观察人士对此持质疑态度。

  苏州再开“淑女学堂”

  苏州外国语学校开办淑女班的消息很让苏州人注目。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这个称之为“女子艺术班”在招生时有一套标准,其中包括外在形象、快速反应能力等,另外,由于报名者远远超出一个班的容量,所以许多小朋友未能如愿入学。

  一位家长李先生说,女儿今年幼儿园毕业,长得很讨人喜欢,口齿伶俐,反应很快,这些都符合苏州外国语学校女子艺术班的要求。当时为给孩子择校也费了很大周折,包括爷爷、奶奶在内意见也不一致。“我看,现在小一点的小孩还比较活泼可爱,到了五、六年级,再到初中、高中,孩子就被考试压得不可爱了。怎么培养她?确实很头痛。现在推出这个班,我觉得孩子未必就很轻松,但既然往高目标培养,既懂礼貌又有知识,我认为可以试一下。”当记者问到学费时,李先生笑了:学费很高,一年就得几万块!不过,大家还争着排队呢!

  关于该淑女班的办学初衷,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培养目标国际化和多元化的一个实践。曹伦华校长表示,他对新加坡的南洋女子中学印象很深,该校在介绍学生时强调,这所学校出了许多总统夫人和部长夫人。而该校的科目,在艺术、音乐、外语、形体、礼仪方面都有所侧重。曹伦华说,苏州也曾有过很好的女子中学,即原来的振华女中、现在的第十中学,办女子班的传统可以继承。得到这两个方面的激发,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女子艺术班也就应时而生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淑女型的学生。
国际化的“淑女教育”

  曹伦华认为,不仅仅是淑女的教育,我们整个的教育模式都应该向着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前进。今年的这个淑女班就是培养目标多元化的一次实践。教育的国际融合应该成为当代教育的常态。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际融合速度在加快。出国访问、互访交流、缔结友好学校、师生互相修学游、课程引进,这一系列动作使苏州教育的国际交流融合速度明显加快。苏州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表示,教育的国际融合是与经济的全球化相伴而生的。从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引发欧洲的商业革命、奏响经济全球化的序曲,到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将世界各国经济连成一体,现出经济全球化雏形,再到20世纪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网络经济的推波助澜,最终使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经济的全球化给教育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可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他认为,苏州外国语学校办淑女班以及其他特色比较明显的什么班,这都是教育走向国际融合的产物,不足为怪。这个学校办了许多特色班,如果真能实现目标,可以肯定是有益的,对苏州教育界来说是一件好事。苏州目前除了经济增长很快,而且城市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外国企业、外籍人士、国际交流都在增加,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急剧增长,教育必须应对这种变化。

  “古典淑女学堂”之辩

  苏州的学校里出现淑女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6年开年,苏州就出现了一家“淑女学堂”,这家淑女学堂,就设置在曾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复兴私塾中。

  2006年1月7日上午9点整,位于双塔公园一侧的复兴私塾里来了5个淑女。她们的学历都不低,有普通本科生,有MBA的研究生。她们的职业,除两人为在校大学生外,其余都是在苏州工作的白领。

  淑女学堂一位授课人说,苏州是中国“最后的闺秀”张允和的家乡,淑女文化有很好的基础。“最后的闺秀”张允和大名鼎鼎,她是作家沈从文妻子张兆和的姐姐,当年沈从文向张兆和求婚时,必须要过她这一关,当张允和写了一个“允”字交给沈从文后,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姻缘才被锁定。张氏三姐妹跟宋氏三姐妹一样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同时也成为新中国之前的淑女的典范。另外,江南女子的形象在中国女性形象中存有美好印记,因此在苏州推广淑女文化,可以说是适得其所。

  苏州淑女学堂的一位学员袁小姐说,她是朋友介绍过来听课的。袁小姐是MBA研究生学历,已经在一家外企工作了五年时间,并且结了婚。她认为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对自身形象的要求应该高一些。“谈吐、礼仪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从功利性来说,在学历形似的情况下,人的谈吐和外在形象将确定差异和优势。”这在竞争中是很实用的。袁小姐说,以前一直因学业紧张而缺乏这方面的教育,现在有机会弥补一下,当然是求之不得。在外国企业工作,中国礼仪尤其不可缺失。淑女学堂提出了新古典淑女的概念,强调了古典两个字,实际上是要求学习古典淑女,对这一概念她们表示接受。
男性心目中的淑女形象

  苏州外国语学校宣扬的淑女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而对于苏州淑女学堂,则有更多的许多男士表示了赞赏。亲自把妻子送到淑女学堂的李先生说,夫人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经常接触各类人士,交际频繁,但总感觉少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入淑女学堂学习,可以对中国传统的东西多一些了解。李先生的夫人说,她的先生其实更希望她在家庭生活中多表现一些传统才艺,尤其是实用性很强的茶道等。“这是男人的小小自私,但家庭生活、家庭对外交际等,的确需要。”

  另一位已经结婚生子的男青年刘先生表示,所谓淑女是一种不可量化的、虚拟的标准,作为男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夫人贤淑、有才艺、具有稳定的心理和情绪,但淑女只是一种虚拟的形象,可以想象,但不可量化。当记者问他对苏州淑女学堂的看法时他表示,他支持该学堂的观点和办学尝试,其实它和社会上其他种类的培训班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使女性在身心和知识方面有所提高。“善意的愿望总是好的”,而且以讲授礼仪、茶道等知识技能为主,具有实用性,比起其他的理论灌输要放心。他认为,女性学习技能,思维就不容易太复杂,心理方面不至于出偏。

  “淑女”说到底是种文化

  关于淑女,曹伦华认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但在科目设置上和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标准。这也与上述众男士的想法不谋而和。

  而在苏州缘缘健康形象咨询工作室的符瑛老师看来,笼统地讲,所谓淑女就是指有教养的女性,而这里所说的教养主要是指家庭教养,最主要的是礼仪、家政、插花、茶道、女红等。另外还有社会教养和文化修养等。

  据了解,现在上海兴起女子教育,如在高等学府设立女子学院等,提倡女子学习礼仪、家政之类的知识,实际上同苏州的淑女教育大同小异。改变和塑造自我形象,培养稳定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女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商业时代,拥有理想、鼓励身边的人拥有理想是女性和母亲的一种美德。因此淑女教育的话题不但是一个女性话题和教育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时代话题。

  一位学者认为,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是说以文化之,才是文化。一个人通过学习和提高教养、丰富内涵,于外在表现中体现出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淑女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礼仪、茶道、文学等知识和才艺的学习,达到一种状态,变成所谓的淑女。新古典淑女是古典淑女的继承,当然对传统文化要有所了解。

  据悉,苏州淑女学堂已经开办了几期,但人气并不是很旺。对此,一位在双塔游览的学者朱先生表示,现在的很多事都是如此,不足为怪。淑女的概念很好,但要有实质性内容,不要新瓶装旧酒。打着淑女教育的招牌争生源,搞出名,就不值得提倡。社会各界热评淑女教育

  说起“淑女学堂”,复兴私塾的负责人、“堂长”傅奇笑称这是“无心插柳”。

  “‘淑女学堂’是外界冠之的。”傅奇向记者介绍,复兴私塾从2005年11月中旬开班授课,当时主要是针对13岁以下的儿童开办。然而令傅奇没有想到的是,一些年轻女性在网上看到了他们的帖子后,主动跟帖要求前来听课,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和技艺。于是,傅奇尝试开了一个专门针对年轻女性的班,除了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还开设了古琴、古筝、书画等培训班。第一节试听,就吸引了5个女孩子,她们中有企业白领,有在校大学生,也有研究生。就这样,“淑女学堂”的名号不胫而走。一些前来咨询的女性表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弹琴作画是她们的一个梦,而复兴私塾给了她们圆梦的机会。

  傅奇这样来定义淑女:行为优雅、心地善良、多才多艺。“我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开班授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淑女。前些年不是在流行‘野蛮女友’吗?我想现在应该是淑女潮流回归的时候了。”“外界对我们的教学有一些误解。”傅奇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女性的个人修养能够提高,气质有所改变,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退休前在苏州某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的张金生老师,应傅奇之邀担任了复兴私塾的顾问以及传统文化主讲教师。他表示,支持“淑女学堂”的本意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道德观的继承。他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民族支撑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广泛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并且有继承关系,淑女最终还会成为一个母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她们还会将这些良好的品德传播给下一代。

  “这不一定是淑女潮流的回归,而是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的一种表现。”江苏省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沈美华表示,“对行为礼仪、女性技艺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女性形象、气质,抑或是培养生活情趣。只要这种学习是建立在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应当无可厚非。”

  “这只是一些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储兆瑞教授表示,当今社会太过浮躁,缺乏传统女性美,私塾教育本就是有教无类的,这样的课程,只要不是传授一些封建倒退的思想,对于女性修养、气质的培养应该会有所帮助。若再延伸下去,对家庭关系的和谐、下一代的培养也都是不无益处的。(来源:江南时报;中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