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书斋

成功之门原来虚掩着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人在阴间 - 为鬼节而发

(2010-08-24 19:30:20) 下一个


《中国人在阴间》


按:今天是中国农历七月十五,也是中元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月半。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祭奠的方式与时俱进。但也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我曾就中国的另一个与祭奠亡人相关的清明节发表过一篇《中国人在阴间》的文章,借鬼节之际重新发表于此,与大家分享解闷。



中国人在阴间

宋德利


今年中国清明节这一天,美国的天气格外晴朗,真不愧为清清之季,明明之节。可惜美国人没有清明之说,所以各处的墓地一年到头总是冷冷清清。和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相比,似乎太不尽人情鬼理。要是在我老家的公墓,早已是死鬼不见动静,活人早已忙得不亦乐乎。

往地上看,人山人海,往天上看,浓烟滚滚。不知情的还以为发生了火灾。而且远远就能听见那些感情丰富的女眷呼爹喊娘,肝肠寸断。那种丧考妣而后悲的伤心惨目的情景,那种我呼我爹,你唤你娘,如在无人之境的胆略,使我想起当年台湾歌星任贤齐唱的那首《心太软》,一夜之红遍大江南北,紫透长城内外的情形。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龙的传人心太软,听了歌声引起共鸣所致。别说你心太软,即便不是太软,仅仅是一般的软,只要不是铁石心肠,到了我家乡的墓地,你八九不离十地也会陪着“泪飞顿作倾盆雨”。

呼天抢地,悲痛欲绝,这只是传统的感人之处,现代的感人之处并不在此。只要你在清明前到我家乡的街市走一遭,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如今对外开放了,活人获得不少实惠。感恩戴德,知恩知报的孝子贤孙也决心让死去的爹娘大沾改革开放之光。有些人甚至是爹娘活着不孝,死了孝,以此来慰藉自己的“良心”。

如今的年代,生者只是在墓地干干地哭上几嗓子,简单地烧上几张纸就显得落伍了。于是乎就在祭奠上动脑筋,大出血,而且相互攀比,比风日盛。鬼礼档次之进化,花样之繁杂,代价之高昂,令人惊叹不已。尽管买卖鬼礼的芸芸众生各有所思,但时下社会风气似乎不可逆转,只好趋之若骛。由此才演绎出一幕幕畸形祭奠的荒诞滑稽戏,令人啼笑皆非,额首忧思。

前几年中国拍电视剧皆尽中国人在国外之能事,《北京人在纽约》、《中国人在俄罗斯》、《中国人在澳大利亚》、《上海人在日本〉,不一而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拍一部《中国人在阴间》,致使不少人对于现代中国人在阴间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情形,竟然一无所知。笔者今天就来担当这一历史重任,以这篇《中国人在阴间》填补这一空白,把那年清明节回家乡逛冥物市场所见到的繁荣景象写出来以飨读者。


街头买“灵屋”

在一个露天市场里有一条致富街。每逢清明来临之际,满街充斥着“灵屋”。这些给鬼提供阴间住房的卖主,多是城郊的业余纸扎高手。以往的纸扎灵屋,沿袭着农村的土坯平房模样。由于受城市人商品房的启迪,业余扎手们也来了个改革开放。巧夺天工地把土坯平方改造为楼房或别墅。

幢幢花园式的灵屋,小巧玲珑,造型别致,金碧辉煌。客厅居室,餐厅酒吧,配套成
龙。兼以电灯、电话、自来水、煤气灶等一应俱全。每幢新式灵屋,卖价由最初的十来元,涨到后来的数十元,百余元,甚至更多。

记得有一位先生神情虔诚地徜徉在各色灵屋之间。据说此人自幼父母早丧,是白发苍苍的老祖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老奶奶八十大寿还没来得及过,就突然撒手人寰,溘然长逝。这位先生只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他清楚地记得,祖母在弥留之际把他叫到床前,指着刚乔迁进来的新房说:“我死后什么都不要,只盼你在清明节送我一幢像样的灵屋。”先生识文断字,虽然不相信死去的人能变成鬼,更不相信纸扎的玩意能给死人派上什麽用场,但觉得老人辛苦一辈子,遗愿难违。

他徘徊良久,终于选中了一幢宽敞精致的灵屋。他想,但愿老人在天有灵,她的鬼魂能住进豪华的别墅。倘能如此,老人真算是死可瞑目,入土为安,而他也总算可以投桃报李,尽表孝心。

摊前购“美金”

露天市场还有一条小街,是个“冥都银行” 纸币发行的聚集地。清明前的十几天,这
里就排开二三十个摊点,摆满了印制精美的纸钱。有位妇女在摊前随手拿起一张面额为10万元的纸币仔细观看,票面上虽说印有“冥都银行”字样和玉皇大帝的半身像,以及丹顶鹤图案,但这些都没有使她动心。她说:“如今阴间也时兴花美金,又值钱,又耐用。” 还没等她开口说买,一位操着郊区口音的农妇,也急急忙忙地挤向摊主大声问道:“还有美金吗?” 摊主忙说:“有,10元人民币买10万元美金。”

这名农妇顺手掏出60元人民币,买下了60万元“美金” 。当有人问她为何买这么多的
时候,她兴高采烈地说;“我死去的老娘在穷山沟里窝了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这些年我家承包苹果园赚了钱。现在社会上时兴出国旅游,我想给老娘破费点,让她老人家在阴曹地府出出国,看看大世面。不知道这60万美金够不够她花。” 摊主闻听此言心花怒放,禁不住察言观色,顺水推舟:“难得你有这份孝心,老太太也没白养你这个好德行的闺女。没准儿你老娘出国旅游玩得高兴,一定会加倍地保佑你。你如果想要她在国外多玩几天,开销不够,那就再买20万美金好啦!”

不知是摊主口角春风的一番夸奖,抑或是农妇真担心死去的老娘“罗锅上山,(钱)
紧”,结果又从这里买了20万“美金”。这名女摊主可真是能说会道。她可以把活人说死,死了就永远别再想活,因为死了能在阴间轻而易举地实现人间无法实现的出国旅游美梦,谁死了还会再想着还阳呢?蒲松龄老先生如果还活着,恐怕应该重新改写《聊斋志异》,因为那里面有太多的死后还阳的故事。

铺里订“家电”

市场里还有一家手艺超凡的纸扎店铺,过去一直经营花圈之类的祭奠品。清明一到,纸扎匠花样也就多了起来,吸引一些孝子贤孙早早订购冥品。记得一对工人模样的青年夫妇走进这家店铺,东瞧瞧,西望望。

孝子用手比划着说:“师傅,有没有现成的纸扎高档家电?比如冰箱、彩电、洗衣机之类。我们想买一整套。”匠人答道:“清明就要到了,我早扎了些,彩电已经脱销,还有不少人订货,我们全家一齐动手都忙不过来呢!”

贤媳焦急地说;“我们两个跑了许多地方也没有买到。婆婆辛苦一辈子省吃俭用,供我先生读书。现在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不能忘记九泉之下老人的养育之恩,想给她送去一套家电,让老人家在阴曹地府好好享受享受,以尽我们做儿女的一片孝心。”

匠人见这对小夫妻情真意切,孝心可嘉,不禁为之心动,于是满口答应加班制作。但提出制作一套家电连加班费,要300元。两口子乐得嘴角咧到后脑勺,别说300元,就是3000元,30000元,恐怕也舍得掏。

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要匠人一定把电路开关做上记号,因为老太太文盲一个,大字不识,看不懂使用说明书,也不认识家电上标出的英文字母,万一出了差错,打不开电门,岂不是白送去了吗?白送不说,把本来已经死了的人再急死一回,那罪过可就大了。


说起来实在难得,尤其是送洗衣机,更显出这位孝顺媳妇想得周全。记得小时后看到村上为死人送礼,如果死者是男人,就送一头纸马,如果死者是女人,就送一头纸牛。我曾不解地问母亲。得到的答复是,男人要出外作官,不骑马不成。而女人活着天天洗衣服,死后到阴间还得去洗,送头牛给她喝洗衣服的脏水。

不过依我看,如今送的礼物的确先进了,但是如果再为死者想得更多一点,还应该送上一位小保姆,眼下不是流行顾保姆吗?而如果这样,大概又会使殉葬风回潮,也是万万使不得的。

不过话往回处说,即便真的送上一位保姆,恐怕纸牛还得送,因为洗衣机效率提高了,脏水势必增多,不送一头牛去喝,脏水该如何处理呢?如果任由四处泛滥,万一流进奈何桥下的阴阳界河,造成污染,阎罗王怪罪下来,老太太小媳妇们的鬼魂喝不了也得兜着走。所以只送洗衣机不送纸牛纯属害鬼不浅。

写到此处本该搁笔,但现在还想加上几句。刚才随手翻看一下今天的报纸,惊喜地发现中国的冥品市场又有最新进展。根据人间最新形势,终于有二奶、二爷可卖,也就是说,活人可以包二奶,二爷。如今死活平等,活着时候在阳间没得机会,或碍着面子没好意思包二奶二爷的,到阴间尽管敞开去包。

据说这些用纸剪成的二奶、二爷还挺受青睐。真不知道孝子贤孙们是怎么想的。也许他们的亲人死得太年轻,到了阴间不知道要苦熬多少岁月,才能把现今仍健在的丈夫或妻子盼到阴间去团圆。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在阴间就会因色欲太盛而备受煎熬。而活着的人又居心不忍,所以才有如此“孝顺”之举。只是不知道这些二奶二爷该以何等身份到阎王爷那里去签证。

是探亲,是旅游,是移民,是工作,是三陪,只有鬼才知道。照此办理,现时阳间的一切先进科技也应该统统推广到阴间,诸如克隆、基因、纳米等等。到时候来一个阴阳科技合作大开发,没准儿各式各样的合作开发公司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万一人间那些夫妻店、夫妻公司的组织模式推广到阴间,光有老板怎么可以?那时将会需要大批的二奶、二爷充当老板娘老板爷。

每逢清明,人们或设案供奉,或上坟烧纸,用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凭吊先人,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实乃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但应当一切从简,文明祭奠。如果任由上述畸形祭奠泛滥,不仅会助长封建迷信,没落思想泛起,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无谓的浪费,使社会风气严重污染。这难道是死者生前所真心期盼的吗?

2001年清明于纽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