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雷锋同志每月6块津贴, 英纳格手表165元左右

(2008-02-21 19:45:08) 下一个
雷锋同志的英纳格手表165元左右

雷锋同志每月6块津贴,“雷锋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随便花一分钱。组织上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他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好扩充他的小图书馆,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不知这英纳格手表怎么买来的。雷锋同志还有皮夹克,还捐了200块钱(小面额的捐款就不算了)。我只能认为,雷锋同志用公车揽私活, 再贪污点汽油啥的, 或许能攒起这些钱。

别人的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只有雷锋同志的日记是给别人看的。我认为岳不群日记应该写得更好。



文革时期的上海商品供应 (回忆之一)
来源: 商老 于 06-08-13 11:33:21

日用品的品类纷繁,不胜枚举,就能够想到的言之,洗衣肥皂,是每人每月半块,洗衣粉好像是每户两袋;香皂凭证每户每月两块。另外,草纸,卫生纸、牙膏也是凭证限量供应。

沪产自行车的顶峰是永久13型,这是文革前就有的产品,用锰钢制造的车架(据说因此曾受到周总理严厉批评),车身轻而结实,踏起来明显的感到轻快不费劲。后来的凤凰14型、18型;永久17型,都是13型的滥觞,售价均在170ˉ180元左右。

其它还有普通“蝴蝶头”26寸男女跑车;双管加固“支农型”28寸重型自行车等,都在150ˉ160元左右。看似价格差别不大,但因为凭票,搞到票子就不容易,可不由你选择。

于是人们“自行组装”。一般都是到虹口四川北路口市场淘零部件,逐步收集。那里永远热闹非凡,许多人互通有无,交换部件。零件齐备,组装成功,需要携带主要部件的发票去“上牌”,然后才能上路。组装车比整车大概便宜20ˉ30元,但关键是不要“票”。也有组装好马上加价就地出售,或者卖到农村,然后再组装,甚至事先接受农村或者外地的“定单”而组装的。

缝纫机大约和自行车同价,每台约150元,凭票。

国产手表的价格,大概从80元到120元,按钻数(17钻;21钻)、半钢全钢、防水防震等不同功能配置不同。进口手表售价最低者为英纳格,165元左右。其它如梅花、奥米加等,再加上日历、“双历”等等,就是300元以上了。进口手表是部队官兵、野外工作者、海员等收入较高而平日消费不多者的爱宠。除了可以“摆阔”,还认为有“保值”功能。

国产照相机以120双镜头盒式的为主流,代表产品是上海牌120A/B/C,售价120ˉ180元。其中120C可以方便地作12张/ 16张 的转换,反而售价较低。都凭票。

收音机。当时,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早已经进入寻常人家。然而,作为家庭摆设和使用,还是以台式机为主。海燕牌全晶体管台式收音机是文革末年才出来的,当时一般还是以电子管的为主。售价从90多元(体积比较小的一种)到130多元。有红灯(上无二厂);春雷(上无三厂)等品牌,但总的说来,品类不多。

文革前夕,上海广播器材厂、南京无线电厂的电声产品,已经比较接近国际水平(当时荷兰菲利普是老大)。说来话长,这里仅举其中一例:上海广播器材厂的上海牌133四喇吧收音机,造型紧跟国际潮流,相当美观。
有三排分立的琴键功能按钮和两组隐藏式高低音音调控制拨动旋纽;有双电眼,有内藏磁性天线旋转调节旋纽,调谐指示的玻璃板宽阔大方,除了多波段接收外,还有独立的长波和超短波调谐接收,音色也美焕美伦,整机高贵雅致,蔚为大观。

然而可惜的是,这部机器还没有来得及真正走向市场,就迎来了文革。而到了文革,如此“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东东还怎么敢生产?于是低调地另外出了一种普通型的上海牌144型,其特点是面板上有三个琴键按钮,分别调控高、中、低音,售价145元。

文革期间,上海中国唱片厂的206电唱机几乎一统天下。它质量稳定,造型简朴甚至可以说不美观,售价60元。全国各地的广播站都可以申请购买一台,逛街购物,永远是上海生活的一个主题。当时上海有十大百货商店,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南京路上的“一百”和“十百”(原“永安公司”,现“华联商厦”)。此外,南京路上还有许多专门商店,如:第一食品商店;时装商店;老介福布店;恒源祥毛线商店;华侨商店;第一医药商店;蓝棠皮鞋店(南京西路);音乐书店(西藏路)。。。淮海路上有:妇女用品商店;“二百”;第二食品商店;南北土特产商店……;只怕你没有钱,没有票证。

每家“旧货商店”都挂有大量的旧衣裳。现在似乎很难想象,怎么敢买来穿?可是,当时却是购销两旺的。不少人会把稍许穿过的衣服卖掉,另买新的,“翻行头”。买入的人呢,也知道这情况,买来可以省钱省布票。

华侨商店在医药公司(新永安大搂)底层,凭“侨汇卡”才能进入。里面供应的许多紧俏商品,凭“侨汇票”购买。这些商品的售价,比市场的便宜。比如半钢上海牌手表,外面卖80元的,这里是60元。因此,“侨汇票”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



雷锋故事四: 可敬的傻子

天快暖了,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鞋。大家喜滋滋地向事务长领来了衣服。
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就够了!
事务长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只要一套?
他说,我身上穿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我觉得现在穿一套打补钉的衣服,比我小时穿的要好上千万倍呢!剩下的两套衣服交给国家吧!
雷锋对于物质,即使浪费了一丁点儿都觉得心疼。他钉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螺丝帽呀,铁丝条呀,牙膏皮呀,破手套呀,真是什么都有,他把这叫做聚宝箱。
要是车上缺了个螺丝,坏了个零件,他都先到“聚宝箱里找,能代用的就代用。要是擦车布实在烂得不能用了,他就从聚宝箱里找出破手套,洗干净了作擦车布。至于牙膏皮、铁丝条什么的,他积到一定数量就卖给收破烂的,得了钱全部交给公家。
雷锋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随便花一分钱。组织上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他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好扩充他的小图书馆,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他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完全改了样,还舍不得丢。他用的搪瓷脸盆,漱口杯,上面的搪瓷几乎掉光了,他也舍不得买新的。
有的同志实在不明白,就问他:
雷锋呀,你就一个人,没家没业的,干吗这样苦熬自己?
雷锋说:谁说我苦熬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起我过去受的苦,真是好上天了。
又说:谁说我就一个人,没家没业?我们祖国大家庭有六亿多人口呢。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党中央号召咱们发愤图强,艰苦奋斗,这样做不对吗?
有的同志就说:国家那么大,也不缺你那几块钱哪!
雷锋说:积少成多啊!每人一天节约一角钱,你算算,全国一天节约多少钱?当了国家的主人,不算这毛帐还行?
有人说:雷锋是傻子,是小气!
雷锋以自己的行动,回答了那些不理解他的人们。
那是一个美好的日子,驻地附近的人民,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庆祝城市人民公社的成立。
他心里也非常喜悦,他想,在这个时候,自己能为公社做点什么好事呢?想着想着,了跑到储蓄所,把自己两年来在工厂、部队积下的二百元钱,全部取了出来,一阵风似地,跑到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把钱往桌上一放,说:
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这是我对望花区人民公社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动,说:同志!我们收下你的这份心意,钱,我们不能收,你留着自己用,或寄到家里去。
雷锋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我的钱就是给家里用的。他又说:我在苦里生,甜里长,没有大我,就没有小我。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人民和党。这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现在就让它为人民事业发挥一点作用吧”。
雷锋苦苦要求,公社仍然不肯收下,直到他说得哭了起来,公社的同志才答应收下一半。这件事大大地鼓舞了全体公社社员。他们说:我们一定办好人民公社,答谢解放军……
1960年夏末,报纸上发表了一条消息:辽阳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小灾。
对辽阳,雷锋有说不尽的深情厚谊啊!他在那儿参军,在那儿住过,劳动过。他马上怀念起那里的伙伴们,那里的乡亲们……。看了报,他急得直叹气。
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党中央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粮又送衣的时候,心里想:党中央这样关心灾区人民,我这个人民战士,此刻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他想到自己还有公社退回来的那一百元钱,便连忙写了封慰问信,顶着大雨,立刻跑到邮局,把一百元钱和信一起寄到辽阳去了。
他在日记上写道:
有些人说是我\'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