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汉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美國大學中的多元共融

(2024-02-17 09:11:54) 下一个

 

多元共融的要求越來越成為美國大學裡面被強調的屬性。

記得最早的時候我來這所教會大學應聘,就很擔心自己的文化背景可能跟大學的宗教屬性不一致,記得院長在面談的時候說:我們沒有任何宗教方面的要求或限制,這所大學是開放的。果然,入職以來,通過各種考評,都非但沒有因為非天主教身份有任何阻礙,反而是我的中國文化背景時不時成為亮點,雖然我的教學工作基本上還是在歐美主流的藝術軌道上實踐的,只要我以東方藝術的角度或者方式切入這條主線的探索都會被大力支持。我出版了兩本教材,與其說是教材,不如說是實踐論述。一本書講的是作為東方的藝術家,在傳統中國藝術學習的軌道變軌到西方藝術帶來的特殊優勢和發揮,另一本書是以中國書法和山水的審美角度對西方人體素描的感悟和切入實踐方式。當然,這種書實際上對於普通學生的學習實踐會有一種另類啟發,但是並不實用,因為不要說西方學生,連中國學生也鮮有類似我自己的傳統學習背景。

我一開始寫書就知道這些局限性,因為這些選題都只是一種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思考,可是大學給了我好多次獎金鼓勵兩本書的寫作、編輯過程,並最終都完成了。院長把它們陳列在院長辦公室的櫥窗裡,至少也是一種可以直觀的成績了。

除了出版,我還設置了關於東方藝術的實踐課程,很快被列為大學公共課中的一門,除了藝術系列為滿足專業學分的要求,整個大學把它列為跨學科必修課程之一。這個課程把中文書寫和繪畫結合在一起,雖然目的不是培養中國或亞洲藝術家,卻是讓西方人了解和體會東方文化的理想窗口。

當然,我主要教授的課程是關於人體繪畫的,相對來說,比較傳統「保守」的專業訓練和專業要求,也包括所有動畫專業學生的人體素描,只有我一個教授在教,也算比較忙,所以在東方藝術教學方面,我只能蜻蜓點水了。

說到多元融合,最近幾年學校越來越重視了,不僅僅是軟性的。所以我們系最近幾年招聘新的教授,把這一條放進了招聘的要求。我自己負責招聘的過程中也比較重視教師結構的多元性,可能多數華人會認為這種做法就是一種「白左」的做法,可是我不得不說,在美國還是有必要重視種族文化多元的,任何種族一旦一族獨大,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豪和排他,這種情緒和人性傾向是非常自然強烈的。我自己在工作過程中也偶爾會看到這種傾向的抬頭,要知道我自己做領導的專業裡面幾乎所有教師都是白人,我自己因為鶴立雞群的專業能力不會被忽視,但是我不得不這樣想,假如我兒子將來水平跟他們差不多,難道就不可以擔任跟他們差不多的位置了嗎?學生選課的時候還是容易選擇他們的課,哪怕沒有看到他們任何的作品,那麼如果出現亞洲人的名字呢?

實際上我們亞洲人自己往往也是這樣「勢利」的,同樣的專業水平,比較多地選擇白人老師。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樣直觀的不公平,我當然重視專業能力,但是我不會接受那種表現得理所當然的優越。所以至少對我來說,多元包容是大學裡面很重要的政策方向,美國之所以能夠在世界科技和研究上獨領風騷,也主要得益於來自各國各民族最優秀的人才支持,甚至也來自本土不斷被優化和提升的人才素質,這種成就是綜合性的,也是廣泛而耐心的貯備過程,就好像我的兩本書,哪怕沒有直接的用處,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發現價值,即使只是一磚一瓦,都會被保存起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汉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hhh' 的评论 : 對,要防止走向極端和反面,雖然不預設邊界,但是也有每年的評估和終身評估來最終去偽存真,留下有真正成績和貢獻的教授
ahhhh 回复 悄悄话 多元,包容应该是结果,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包容,就把魍魉魑魅都招进来;为了多元,对于反常识的人和事也不敢表态。
汉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圣塔露西亚' 的评论 : 對。肯定有不同價值,但是需要客觀包容,好比外國人看國畫,真正懂得的極少,但是如果因為不懂就先去否定,就變成無知了,我們對於其他的文化也是一樣的,不要以自己以為的當作標準
圣塔露西亚 回复 悄悄话 文化是多元的,但是他们是参差不齐的,而要发现对人类进步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容易,有不少思想,学说,---听听很好,但实在是行不通,像: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美丽新世界。
而要想去验证某个“学说”,有时候代价实在太高,太高,过了几年,某人又想再试一次,再试一次,---有没有完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