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57)
2013 (97)
2014 (84)
2016 (43)
2022 (1)
2024 (93)
2025 (3)
果然說到上海,有一些抱怨,就會有人不滿,感覺我在酸溜溜了。這很正常,如果為此分辨,主題就成了這些職位值不值得我在意了,同樣,一旦說到值不值得,就又跟每個人的自我評價有關,所以就複雜了,因為即使說清楚了自己的觀念,也會變成矯情做作。
才寫完第一篇上海的文字的時候,就有朋友說:支持你!我當年也是如何宣布了自己辭去國內工作的。我有些感激,也有一點奇怪,因為好像我的文字沒有說到辭職的故事。也許文字的解讀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故事,讓大家的腦海裡構成不同的故事。其實我離開中國美院,並不是上海回來以後的事情,何況辭職也錯過了轟轟烈烈的境界。對我來說,辭職只是去人事處把個人檔案要出來,人事處長追出來,說:這麼傻?人家都留著檔案,也算停薪留職,想用了可以回來呀!
所以我錯過了轟轟烈烈的機會了。我認識一個詩人,要出國了,轟轟烈烈寫一個「去國聲明」,網絡上傳唱很久,轉貼無數,過了半年回去了,又在北京混了,也沒有辜負轟轟烈烈的人氣。
還是說上海,之所以在我年輕時代留下最多杭州之外地的印記,也許也是因為上海是個大都市,這句話好像非常俗套,其實是有我的意思的。北京的大是有中央的,有體制影響的;而上海的大是沒有中心的,你可以在體制內覺得自己在上海是一個人物,也可以在不同的圈子形成自己以為的舞台中心,唯一錯位的時候,就是我上次說的帶著老外去學校的時候,那就是一種嚴重的「交通事故」了。但是在上海這種事故的機率不大,哪怕有時候看到某某著名藝術家其實在廣告公司做freelance ,只要看見了不提就沒有事。
昨天群裡的著名藝術批評家在帖子裡披露藝術圈名人的事情,我說我都不知道,很多名字對不上臉,他說:你竟然也是浙江美院出身的?!意思是說我怎麼會這麼不通曉內幕。其實我物理性地的確在人們說到那些事情的時候在場,也物理性地聽到那些事情和名字,可是也物理性地從另一隻耳朵流走了,只留下本應該知道的印象,而印象時間久了也模糊了,再回憶起來就會搞錯了,不如當作不知道,免得也發生「交通事故」。
上海跟中國其他大部分地區相比,也許就是這種不管閒事的人更多一些,只專注個人自己的生活,也給了他人更多自在。我不說自由,只說自在,因為自在的確是可能在那樣的環境裡可以自己營造的空間。
可惜!我講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上海。那個時候,很多外資企業雖然不能獨立經營,通過合作的方式在上海淘金,但是各行各業還是有自我發展的動力和機遇的。而據說如今國進民退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高科技產業都被捆綁到了國家戰略的戰車上。我不曉得到底現在的上海是怎麼樣光景的了,除了外國人跑光了,大概中國的產業也類似曹操的鐵鎖連江了吧?
只等一把火,再燒出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