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8)
2021 (119)
2022 (123)
2024 (74)
美国是经济大国,有过多年的经验,规章制度比较完善。相比之下,中国的房地产是一片混乱,海外华人不注意就容易落入陷阱。
在美国买卖房子基本不需要担心太多,一切都是按章办事,最终是经济,利率,地点,房价说的算,房地产似乎变得简单方便。美国的中介都是需要考核的,而中国是这几年搞起来的,考核什么不大清楚,从感觉来看,两国中介的素质差别极大。中国的中介基本上是走马灯似的,是个极不稳定的工作,可想他们的基本素质。我去过几次中介,其中还有链家,几个中介不是看手机就打瞌睡。美国的中介在每个社区基本就是那么几个,也不需要坐班,有事情打电话,短信即可,很多年都不变,基本没有怀疑的可能,最多办事不力而已,你可以随时换人。
美国的几大房地产网站(Zillow,Redfin)基本都是真实的房源信息,而且每个步骤都有信息,非常透明。国内就不一样了,根本搞不清房源是否真实,到底有多少个代理,这给房地产交易带来很多麻烦。有意思的是,国内引进了香港的房地产业服务,但似乎还是跟美国差别很大,感觉极不规范,让人摸不着北。
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我陪父亲去买新房,当时也有过一段房产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去了中铁建的楼盘,位置还不错,有江景,两梯三户,非常安静。只不过楼盘办公地点像个农贸市场,很乱,似乎什么人都有。在美国,一般新楼盘都有很漂亮的打印介绍,而中国基本没有这些材料。不少楼盘没有自己的网站,跟美国大不一样。他们依靠房地产网站提供自己的信息,但非常不全面,也很难体现自己楼盘的风格,真是不可思议。可见国内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服务空间。我真诚希望中国能彻底打开国门,让国外的先进技术,客服能够进入中国。有趣的是那么多海归,甚至包括碧桂园的校友总裁,连这点最基本的服务质量都不清楚?
帮父亲买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民币保值。整个过程让人感觉完全不靠谱,大概我已经习惯了美国的做法。美国在房产交接过程只有律师在场。在中国没看到任何律师。很多工作都是人工手写的。幸好老爸整个买房过程还算顺利。
现在国内的房地产不景气,很多人想卖房,但又找不到买主。部分新房还是有买主的,可见贫富差别还是很大的。 一些人出来了,弄出救命稻草的视频,先强调中介的无能,说能够全款收房,当天就可以进行,只是要联系本人,没有细节,后面的跟帖都是在问收不收我们这里的房子,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似乎不符合常识。真是这样,中介不都破产了吗?全款收房当然是好事,但条件是什么?类似的政府也搞过,棚改项目就是按五折收购的,而且地点要好才行,只不过老百姓不上钩,五折我自己就能搞掂,要你干什么?这个手法美国也有,全款买房的确很吸引人,尤其是房子上市很久,没有买家出现。
这些年还出现了网上拍卖房子,阿里就有。我看了一下,很多房子都是流拍,成交量不高,房价都需要非常低才行,如果急需用钱,这也许是条路子。 经济不好是主要原因。现在国内贷款利息不断降低,银行存款利息也在下降,人民币保值是个挑战,估计老百姓最终还是要考虑房产保值这条路。中国的股市远比不了成熟的美国股市。我只要投资标普,未来这几十年肯定是稳赚不亏的,中国的A股能做到吗?当然。如果继续让唐老鸭这样弄下去,标普的未来让人极其担心。现在看了,另外的两权也搞不掂他,民主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