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游,环境
个人资料
GoBuck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广州民间小食杂锦(9)

(2020-06-26 13:31:47) 下一个
广州民间小食杂锦
 
陈邦 欧翠琼整理

 

   艇仔粥 源出于二三十年代广州西关荔枝湾河面,由小艇出售。艇仔粥制法:用阔口碗底放有切薄鱼片、海蜇、叉烧、浮皮、鱿鱼等,然后淋以滚烫的白粥,洒上虾子、薄脆、炸花生及姜、葱、芫荽、菜丝之类,加麻油少许即成,软、硬、脆、滑、厚、薄、淡、浓都配合得当,香鲜爽滑。由于佐料什锦齐全,又称“什锦粥”。每当夏日,许多人去荔枝湾游河,河上小贩就摇着桨沿河叫卖,游艇泊在售粥的艇边,即可享用粥味鲜美的艇仔粥。每当夕阳西下,清风徐来之时,食客尝着艇仔粥的好味道,多有添食(许多人每次一吃就是几碗,因为此粥愈吃愈觉得味鲜而甘),因而艇仔粥的生意颇为旺盛。抗战前烹制艇仔粥最著名的是“日生”艇,抗战后这只艇仍荡漾在荔枝湾头。据说,为了避免同业竞争,“日生”艇与湾上各艇,如“小神仙”、“大神仙”、“大乾坤”等协议合作,轮流卖,轮流烹。随着荔枝湾的繁华发展,粥艇日渐多起来,约数十艘,生意依然兴旺。后来,沙面的白鹅潭畔,亦有艇仔粥应时而兴,一入夜就有10多只灯饰明亮别致的小艇停泊,艇家叫 卖着热腾腾的艇仔粥,食客迎拂江风,在月色溶溶下,品尝着香喷喷的靓粥,倍感惬意。不久,艇仔粥又盛行于沙面尾河面与黄沙码头一带,并上岸设档售卖,亦有摇桨穿梭在船舶之间,以供船舶人员之需的。渐渐市内的粥店也有艇仔粥出售,有人名之为“鱼生粥”,但其风味与在艇上所制的相去甚远了。

   鱼粥 包括有:鱼球、鱼骨、鱼腩、鱼头、鱼片粥等。鱼粥要数珠玑路的吴连记粥店最为著名,该店专出售鱼粥,不但粥品质量好,而且经营得法。该店老板买进一条鱼,除鱼鳞可作肥料出售外,其他都可以作为粥品的原料,他所制作的鱼粥与众不同。例如鱼片粥,该店先把鲩鱼肉切片,加姜丝后铺匀在小瓷碟上,由食客自行放入滚粥内取食,味道相当鲜美,甚受食客欢迎。一般粥店将所剩下的鱼骨、鱼腩、鱼头给鱼摊的小贩摆卖,而吴连记却把这些骨腩和鱼头切件,用姜汁绍酒捞匀,待客叫用,随叫随滚。此味独特的骨腩粥竟然传开,引来不少食客。另外店主觉得整条鱼都可做鱼粥的料,唯有鱼肠要摆在门口卖,有时卖不去又觉可惜,于是尝试把洗净的鱼肠放入粥内滚滚试食,但鱼肠肥油多,亦带腥味。后来经反复试验,找出了办法,先将鱼肠用白醋漂洗,原副鱼肠隔水炖熟,加入麻油、胡椒粉,然后才放入粥内再滚,加些姜丝、芫荽、葱等佐味,始知鱼肠滚粥是别有风味。由于自古未有用鱼肠来滚粥之故,因此,鱼肠粥确属首创,导致每天食客盈门,竞相品尝,令该店一日要煲几塔粥。别家粥店要用腐竹、瑶柱做粥底,加重成本,而吴连记却从实践中找到窍门,认为煲粥讲究绵滑,鱼本身已有鲜甜味道,可以不用其他佐料做粥底。于是煲每塔粥只落一壳花生油同滚,煲够火候,粥身自然就异常香滑。抗战胜利后,吴连记粥店所获不菲,故在西濠二马路增开了一间支店,扩充营业;后又在长堤潮音街口再开二支店,更在门前养活鲜鱼以招徕顾客。在广州经营粥品中,吴连记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的鱼类粥品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