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梦>>再伟大也不过是一本小说

(2008-03-13 09:59:55) 下一个
<<红楼梦>>再伟大也不过是一本小说。

庄冬

那些数曹雪芹头发甚至汗毛的人们或是不懂逻辑或是不讲逻辑。我本来不想给没有桅杆的船添麻烦,因为这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们不喜欢我。可惜他们的本事抓不住我什么把柄。

前几天那个叫顾剑的“经济系学生”自以为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跟我闹了一场。知道“资本主义”定义的还可以继续提出来,特别是那些巨爱资本主义的人们。

没有桅杆的船一不小心用了一个大词儿“社会意义”,史迷就以为抓住什么把柄了。看没有桅杆的船没反应,我就帮了没有桅杆的船一忙。

殊不知“完整”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从哲学还是从逻辑上说“完整”这个概念其实比“社会意义”更大也更基本,因此更不能随便用。就更不
用说讨论文学艺术作品的“完整”与否了,或迂腐成有没有“结局”和说成是“一
百二十回”就比“八十回”完整。

史迷:“对曹学, 您说“而对于广大的读者没有任何的导读价值,和社会意义”,
什么是“社会意义”呢?每个人理解的社会意义难道都相同?尺度在哪?难道只能研究有“社会意义”的话题?”

史迷怎么不想一想:“对<<石头记>>, 您说“程甲本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就是将有头无尾的<<石头记>>完结。正是由于故事的完整结局,才使得<<红楼梦>>得以更广泛的流传”,什么是“故事的完整结局”呢?每个人理解的故事的完整结局难道都相同?尺度在哪?难道只有“完整结局”的故事才得以更广泛的流传?”

我到要看看史迷的“等以后有时间再回复”能回复出什么。希望史迷能意识到“社
会意义”不是什么把柄不再用了。史迷也应该感谢我这个非好好人,不然他的回复用了“社会意义”这个“把柄”就不好看了。

狗尾续了貂,狗尾也不是貂。没有高续的那四十回,曹雪芹还是曹雪芹,曹雪芹的<<石头记>>还是曹雪芹的<<石头记>>。没有曹雪芹的<<石头记>>,这走廊这里就没人讨论高。高的文学生命是以曹雪芹的<<石头记>>而有生命,有就是个寄生虫。高级寄生虫也是寄生虫。

曹雪芹的<<石头记>>明珠暗投被发现是迟早的事情。程是个出版商,他肯投资制版印刷曹雪芹的<<石头记>>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曹雪芹的<<石头记>>已经在手抄流传了。手抄流传虽然没有资本的佐证,却反而证明了它在除了还没有人投资制版印刷的其他任何一种意义上的生命力的强大。

程的贡献是出版商的眼光,那大小要看当时印<<红楼梦>>亏钱的风险大小,这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知道那些数头发甚至汗毛的人们知道不知道。反正程也不必给曹雪芹或曹雪芹的后人付任何稿费,因此我以为程的这个投资还是相对比较稳妥的。所以,我也不认为程是一个什么独具慧眼的出版商。

算算术“八十回”不如“一百二十回”完整。如果我们有曹雪芹的“一百二十回”,那曹雪芹的“一百二十回”当然比曹雪芹的“八十回”完整。

曹雪芹的“八十回”加上高续的那四十回就一定比曹雪芹的“八十回”完整?“一百二十回”就未必一定比“八十回”完整。

时代、命运和历史都在作者及其作品上留下痕迹而成为最后这个结果,是“八十回”而不是“一百二十回”则是那众多“痕迹”中的最明显的连小学一年级学生都看得出来的一个。就像维纳斯的胳膊一样,大家都看得见。

给维纳斯加上胳膊就画蛇添足了。

<<红楼梦>>再伟大也不过是一本小说。

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已经成了那些数头发甚至汗毛的人们事业和生命了。这个“学”字一用好像就成了数学、化学或物理学了。

我以为<<红楼梦>>是普天下古今中外空前绝后最最伟大的小说。

数曹雪芹头发甚至汗毛的曹学家们、版本学家们、探佚学家们和脂学家们对我应该满意了,因为他们自己都不一定敢这么说。

毛主席说<<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的评价则是曹学家们、版本学家们、探佚学家们和脂学家们数曹雪芹头发甚至汗毛也说不出的。

<<红楼梦>>再伟大也不过是一本小说,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小说的目的还是以娱乐为主。

<<红楼梦>>的伟大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无非是养活了一群数曹雪芹头发甚至汗毛的曹学家们、版本学家们、探佚学家们和脂学家们。因此,也难怪数曹雪芹头发甚至汗毛的曹学家们、版本学家们、探佚学家们和脂学家们非要吹捧程和高了。微生物寄生虫自然要崇拜昆虫寄生虫了昆虫寄生虫自然比微生物寄生虫伟大了。

如果硬要扯<<红楼梦>>的对中国文明或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也比不了<<论持久战>>的一跟汗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