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从小被父母虐待过的人都有一番难言的心理历程,有的能超越,有的却不能。在此我想从受害者的角度,把受害者普遍具备的心态和如何超越的方法做个简单的分析。
1。怨天尤人
很多童年不幸的人都爱抱怨。给人一个自暴自弃的印象。我个人认为,这个“抱怨”其实就是伤口还摘流血,患者还在感觉疼痛,所以不得不呻吟。这个,并不是患者自愿的,甚至是不自觉的。旁观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叫患者闭嘴,我认为是“站着说话要不疼”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人缺乏同情心,或者是对儿童虐待缺乏认识所致。
2。“成年儿童”
儿童虐待受害者的普遍问题就是“成年儿童”- 在心理上完全不成熟,不独立,继续依赖父母。
首先由于这些人从小就被父母看待成“劣等”,所以他们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我认识 - 认为自己是因为不够“标准”才受到父母的虐待;其次由于这些人从小万事没有选择的权利,从来没有接受过人格独立的训练,所以他们在意识上很难真正“成年”。这两者加在一切,让他们不但不能真正长大,并在自己的成年生活中继续让父母垄断自己的意志,干扰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也不停地继续“努力”争取父母的人可,鼓励父母继续虐待他们的行为,成了自愿的“被虐待狂”。
这种人生活在对父母的感情幻觉中,总认为父母之所以这么“恨铁不成钢”,都是自己的不足。相信“父母其实是爱自己的”是他们的“宗教信仰”,是他们的生活的全部支柱。对这些人来说,“叛逆”是不可能,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因为没有父母,对这些“成年的儿童”就成了“孤儿”,这将是比父母的虐待自己大得多的惩罚。
3。“原谅”的误区
“原谅”似乎是在人类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中都被高高挂起的“美德”,是人人追求的人格境界。然而,人们似乎不懂得,原谅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一种选择。原谅是一种在自爱充分之后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没有充分的“自爱”的“原谅”,是脆弱的自我以及人性虚荣的装饰品。这样的“原谅”是对现实的回避,结果是对受害者自己更深的伤害。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儿童虐待受害者在成人之后一方面因为强迫自己原谅父母而继续认可父母对自己的各种蛮横要求,另一方面在其他人际关系中释放自己被压抑的自我,把“气”出到无辜的人的身上,比如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伴侣。
苏珊·弗尔沃特(susan forward)在“毒药般的父母”中提到受害者恢复自爱的第一步就是他们可以“不原谅”。她认为“原谅”是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 -改变自己对儿女的态度等- “挣”来的,而不是儿女“施舍”的。
我个人认为,要求受害者原谅,其实是站在施害者(父母)一边的对受害者更大的权利剥夺。在人类的相互伤害中,不管施害者和受害者是谁,从
公正的角度,受害者的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受害者的伤口没有痊愈,他们需要呻吟,他们无法原谅,这些,都是值得同情的,是旁观者不但不应该指责,更应该理解的行为。作为受害者,一定不要强求自己原谅,因为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强迫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我们只有首先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或者添加成其他我们想要的品质。
4。“超越”过去
我们能选择事业,朋友,爱人,但我们却不能选择父母。这,的确是比较非常而无奈的事。但事情已经发生,“认命”也许是最容易的选择,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然而,“认命”不同于“认可”。认命并不等于我们要让自私的父母继续虐待我们。我们不能改变昨天,我们也许不可能忘记苦难,但,我们却可能让它不再干扰我们的生活,从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这,就是“超越”。
超越的方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原谅”,我不以为然。超越可以是原谅(如果父母作出了努力的话,或者自己强大了的话),也可以是不原谅。这些,都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具体方法。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不能让父母继续虐待或者干扰自己的精神生活。没有这一点,“超越”是不可能的。做到这一点的方式,可能是和父母疏远甚至断绝关系,也可能是父母一如既往,但自身由于身心强大从而心灵不再感受到伤害。
总之,方法各异,但殊途同归 - 都是为了摆脱自私父母的控制从而发展出独立的健康人格。
Of course I wrote it myself. Thanks for compl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