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左的特点之一就是用不通过实际努力和成绩就就能获得公众注意。
图片中这些人中好多并非同性恋,但为了吸引眼球,不惜代价。而且代价一点不高,什么装怪,暴露,性泛滥,什么行为艺术,这些都不需要实际付出的。一旦要实际付出,比如去支援乌克兰打仗,去加沙做点什么,他们是绝对不去的。
记得川普刚上任时候去一个教会参加什么仪式,布道者是一个女同性[
阅读全文]
2016年大选前的10月20日,希拉里·克林顿与特朗普的竞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当晚,在纽约著名的AlSmith晚宴上,两位候选人都到场发表讲话。这个晚宴是由纽约的红衣主教主持的政治传统活动,历来邀请政界与新闻界的重要人物参加,尤其是两党总统候选人。晚宴最大的特点就是——抛开政治对立,所有发言都必须带点幽默。在发言中,特朗普讲了这样一段话:“甚[
阅读全文]
艺术中的个性于思想上的求同艺术必须有个性。没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几乎没有任何被认可机会。但艺术上的个性是几乎没有任何代价的,不但不受任何社会规范的约束,还被人欣赏被人仰视。由此出现了太多的标新立异实则一文不值的现代艺术。思想其实和艺术一样,没有任何创新的观念很容易被人忘记。但是,思想上的创新往往是危险的,因为一个新的与众不同的观念往往[
阅读全文]
人在认知上障碍重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这两个:一,在观察上看表面;二,用绝对的标准去判断是非。
第一点不用多说,就是“以貌取人”,看了表象就得出结论。第二点指用一种简化了的标准去评价客观现实,用“只要怎样,就一定是怎样“的公式去“套”现实中的人和事,比如只要杀人就是邪恶,只要偷盗就是犯罪,等等。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
阅读全文]
10月7日巴勒斯坦的哈巴斯恐怖组织对以色列的袭击震惊了世界。袭击是针对无辜贫民,手段之残忍(挖眼火烧这种事都发生了!)令人发指。事发之后以色列立即表态反攻,首先开始空投炸弹,然后准备地面进攻,彻底清除这个恐怖组织。
从来偏向以色列的西方世界这次在支持以色列的同时,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以色列的游行抗议,给以色列的反攻制造了很多&l[
阅读全文]

被评为20世纪最博学的历史学家(之一)WillDurant说过:“历史的大部分都是猜测,剩下的则是偏见。”(Historyismostlyguessing,therestisprejudice.)。这句话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的确给我们一个忠告,即: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方式(注1),不能轻易相信史书上的记载,因为史书都是人写的,而人不但是容易犯错的,还更是有偏见的。
既然历史尚且[
阅读全文]

AlisonBotha
昨天才在一个英文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件真实的奇迹:1994年12月8日,南非亚瑟港(FortArthur,SouthAfrica),一个叫艾莉森博塔(AlisonBotha)的27岁的女子在和朋友外出聚会后深夜独自开车回家,刚下车就被一个持枪歹徒胁持,开车到某处后接了另一个歹徒,之后二人开车到一荒僻之处轮奸了艾莉森。其间艾莉森多次昏迷,轮奸之后二人杀人灭口,先刺杀了艾莉森腹部[
阅读全文]
人的认知最脆弱的环节大概就在于认识不到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个问题具体体现大概是这样:只要是自己理解不到的,就不接受。其实基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是不可能理解一切的。所以凡有理解不到一些客观事实的时候,人应该反省自己,不应该认为是客观事实有问题。
人类中大约只有极少数能真正认识这一点,所以人类的大多数往往把传统的,或者大多数[
阅读全文]
毛泽东说红楼梦没读过三遍没有发言权,我只读过1.5遍,其实没啥发言权。还有很多红学研究的文章我读得非常少。不过今天和一个朋友谈到红楼梦,突然想写几句。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的红楼梦,不外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我个人觉得是“没有之一”)。出于这一点,很多人把红楼梦看成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的象征。不过我想说的是,我认为红楼梦这部作品之所[
阅读全文]

据说看过希区柯克的经典恐怖片《惊魂记》(Psycho,1960)后好多人很久都不敢一个人进浴室。我是在出国前就看过了(当时翻译片名为《精神病患者》)。看后的恐惧感大概至少半年以后才消失(鉴于当时中国的落后生活境况-没有私人浴室可进,长达半年不敢晚上一个进的是比私人浴室恐怖得多的公共厕所!)。此片虽然是早期黑白片,情节发展相对简单,更没有现代影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