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成长与愛德加•凱西

介绍愛德加•凯西的解读及其它灵性资料在正在到来的水瓶世代里,对我们每个灵魂发展的影响。凯西资料和一的法则均授权刊登!
个人资料
正文

《奇迹课程》序言

(2006-08-21 21:33:56) 下一个

《奇迹课程》序言(缘起、性质及内容)

 

  

 

 

 

此序写于公元一九七七年,应多方人士要求简介《奇迹课程》而作。最前面有关本书缘起及性质的两部分,乃是出自海伦.舒曼手;至于内容的部分,则系经由秘传(inner dictation) 而笔录下来的,其过程会在此序言中略作交代。

 

 

 

本书之缘起

 

 

 

《奇迹课程》是海伦.舒曼与威廉.赛佛两位教授基于同一共识,猝然决定联袂合作而成。他们都任职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医疗心理学系。其实他们是何许人物,并无关紧要,整个事件的原委,适足以显示出在上主内没有不可能的事。他们原本是灵修的门外汉,彼此间也常生龃龉,关系相当紧张,只挂虑事业上的成就及地位。大致来讲,他们算是俗世中人,他们的生活与本课程所倡导的境界简直是南辕北辙。领受此课程内容的海伦曾对自己作过这番描述:

 

身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我,在理论上相当保守,在信仰上属于无神论,任职于颇具学术名望的环境中,却因一个事件,引发出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系的主管有一天出人意表地公开表示,他再也受不了我们充满怨忿及挑衅的心态,在结论中,他断言:「这一定另有出路才对!」此时,我彷佛冥冥中受到某种提示,决定帮他探索这个出路。这个课程显然就是那个出路。

 

虽然他们的动机相当严肃,在联手探索初,仍然经历了极大的困难。可是他们一旦向圣灵献出「一点点的愿心」,这便如本课程一再反复强调的,足以让圣灵发挥大能,完成其旨意,不论何时何地。

 

海伦在其自述中继续说:

 

在动手笔录前那奇妙的三个月中,比尔建议我把当时正经验到的充满象征意味的梦境以及各种奇怪的异象记录下来。虽然那时我对突如其来的经验逐渐习以为常了,但见到自己写下「这是阐释奇迹的课程」这一句话,仍然惊讶万分。这是我初识那神秘声音的肇始。它无声无息,却好似在我心内神速地传述一些东西,我一一把它们记录在速记本上。笔录时并非身不由己,它可以随时打断,稍后再接续下去。我对此虽感到很不自在,却从无罢手不干的念头,它好似我曾几何时答应过要完成的一项特殊任务。它代表了比尔及我间真正的联袂探索,我确信它的主要意义也不外乎此。我会记下那神秘声音所「说」的,次日念给他听,由他把我的笔录打字成稿。我认为他也负有特殊的任务,若非他的鼓励支持,我是绝对完成不了我的任务的。笔录的过程历经了七年的光景,最先是正文,然后是学员练习手册,最后才是教师指南。我们只在几个小地方做了一些修正,并在正文中插入章节名称,删去早期个人加进去的脚注。除此外,本课程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本书封面并未列出参与笔录本课程的人名,因为课程本身足以也应该自成一家言。本书并无意据此而自立门派,它唯一的目的就是为某些人指出一条路来,使他们能够从中寻得自己的内在导师。

 

 

 

本书的性质

 

 

 

顾名思义,《奇迹课程》的整个格局设计为一种教学指南。它包括了三部分:长达626页的正文,483页的学员练习手册,以及87页的教师指南。至于阅览的次序及研读方法,全凭学员的特殊需要及个别喜好而定。

 

本课程的设计是经过缜密思考的,在理论及实践两方面都按部就班加以诠释。它注重实践甚于理论,强调体验甚于神学。它甚至明言:「人间不可能有普世性的神学,然而,普世性的经验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教师指南73页)虽然本课程采用基督宗教的术语,所瞩目的却是普遍的灵修课题,它声明自己不过是普世课程中的一种版本而已。世上的版本多得不胜枚举,形式虽有不同,终将抵达上主那儿的。

 

「正文」相当理论化,开宗明义地提出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基本概念,为「手册」中的练习奠定基础。若缺了「手册」中的具体*练,「正文」最多只能算是一堆抽象理论,难以达到本课程所预期的扭转思想效。

 

「学员练习手册」共有三百六十五课,以一年为期,一天一课。但也无需拘泥于这一进度,有些人也许会在他特别有兴趣的一课多逗留一些时日。这种设定只不过是提醒读者,一天不要超过一课。练习前的导言提纲挈领地指出「练习手册」的实用性,它所强调的是实践中的体验,并不要求个人对这灵修目标预作任何承诺。

 

「学员练习手册」所提到的某些观念,也许会使你感到难以置信,有些甚至令你咋舌不已。这都不要紧。你只须按照书中的指示发挥这些观念,用不着你来评判,你只须加以运用即可。唯有在具体运用中,你才能看出它们的意义,也才能体会出它们的真实不虚。

 

只须谨记这一点,你不必相信这些观念,你也无需接受它们,甚至无需表示好感,其中某些观念,甚至可能激起你强烈的反感,这丝毫不会影响或减低它们的功效。但是在运用时,千万不要随便剔除「学员练习手册」中的任何观念,不论你对那些观念有何反应,只是试着加以运用。此外,则别无所求了(学员练习手册1-2页)。

 

最后,教师指南是以问答方式写成,答复学员们可能提出的问题。它同时也澄清了本课程中的一些术语,根据「正文」的理论架构予以诠释。

 

本课程从未自许为人类的终极课程,「手册」中的练习也无意让学员觉得自己已经学完了。本书在结束时,将读者交托给个人的内在导师,祂自会权宜施教,继续指导。本课程所涉猎的范围虽说包罗万象,然而,真理是不受任何形式所限的。「学员练习手册」在结尾中很清楚地阐明这一事实:

 

这个课程只是一个起步,而非结束……此后不再安排特定的功课了,因为无此必要。此后……你只须聆听圣灵……祂会指点你努力的方向,明确地告诉你该怎样去做,如何训练你的心智,以及何时该静静地来到祂前,求祂那万无一失的指引及千古不易的圣言(学员练习手册482页)。

 

 

 

本书的内容

 

 

 

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

 

凡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存在,

 

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这是《奇迹课程》开宗明义言。它把真实与虚妄,真知与知见作了根本的区分。真知即真理,隶属于圣爱律或是上主的天律下。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毫不隐晦的。人们可以不承认它的存在,却无法改变它的真相。它适用于上主的一切造化,唯有祂所创造出来的才是真实不虚。真理超越了时间及过程,无法由学习而得。它没有对立,无始无终,只是如此。

 

,知见的世界属于时间、变化、有始有终的世界。它根据的是诠释解说,而非事实。它属于生死无常的世界,因着人们相信匮乏、失落、分裂及死亡等种种理念,它才得以存在。它是由学习而来的,并非天赐;是凭着个人的知见偏好而做的选择。它的作用变化无常,它的诠释偏曲不实。

 

于是,在真知与知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出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在真知的领域内,所有的思想均存在于上主内,因为上主和祂的造化共享同一旨意。至于知见的世界,则是由相信对立的理念以及分歧的个别意愿而形成的,不但永远相互倾轧,与上主间亦是冲突迭起。由知见而得的见闻状似真实,因为它只会让知者所愿看见的东西进入他的意识中,于是幻觉世界便如焉形成了。正因它的虚幻不实,它随时需要加以自卫。

 

当你陷入了知见的世界,你便坠入了梦境。若无外援,是难以脱身的,因为所感知的一切都向你证明梦境的真实性。上主早已赐下了最后的答案、唯一的出路、真正的救助。祂的声音,即圣灵,肩负了沟通这两个世界的使命。祂一方面彻底了解真理,一方面也深谙人的幻觉而不受其蔽,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圣灵的目的乃是教导我们如何扭转自己的想法,清除自己的错误,帮助我们由梦境脱身。为了扭转我们的思想,圣灵最得力的教材便是宽恕。然而,本课程既然对世界有它自己的一套界定,它对宽恕的真谛也有自己的界定。

 

我们眼前的世界,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思想架构而已,也就是那些根深柢固的观念、期待和感受。「投射形成知见」(正文414页),我们是先往内看,决定自己想要见到甚么样的世界,然后再把那世界投射在外面,形成我们眼中的事实。是我们自己对眼前事物的诠释,才使得它俨然如真的。如果我们想藉知见来为自己的错误(如忿怒、挑衅的心态,以及缺乏爱心的表现)辩解,我们便会看到一个充满邪恶、毁灭、敌意、嫉妒及绝望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习宽恕这一切,这不是因为我们的「善良」或「爱心」,而是因为我们所见非真。是我们扭曲的自卫系统曲解了世界,才会看到根本不存在的现象。我们一旦学会认清自己认知上的错误,也就学会超越它们或「宽恕」它们;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宽恕了自己,我们的眼光才能够越过扭曲了的自我概念,直视上主在我们内如是所造的真我,亦即自性
( Self )

 

所谓罪,即是「缺乏爱心」(正文11页)。既然爱才是一切,罪在圣灵的眼中,只是有待修正的一个错误而已,并非必遭天谴的邪恶。我们内在种种不对劲、欲振乏力及有所缺憾感,乃是基于我们坚信那*纵整个幻觉世界的「匮乏原则」。准此观,我们会设法在他人身上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爱」他人;而那正是梦幻世界所谓的爱,没有任何错误比这个更严重了,因为爱是不能要求任何代价的。

 

只有心与心间才有真正的结合,上主所结合的,没有人能够拆散(正文332页)。然而,只有在基督心的层次上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一,而这种合一,实际上从未失落过。「小我」有意借着外在的肯定、外在的资产及外在的「爱」来自抬身价;上主所创造的自性 ( Self ) 则一无所求。它永远圆满、安全、充满爱心,亦受人所爱。它深愿分享,而非攫取;只知推恩,而非投射。它一无所求,只愿与那已意识到彼此富裕的人结合在一起。

 

世俗中的特殊关系常是自私、幼稚、自我中心,而且颇具破坏性的。尽管如此,只要交托给圣灵,这些关系便能转变为世上最神圣的东西,也就是为人指出回归天国路的奇迹。俗世常利用这些特殊关系作为排除异己及自立门户的最后绝招,圣灵却能将它们转化为学习宽恕及由梦境觉醒的最佳教材。每一个关系都成了救治知见和修正错误的机会,每一个关系也都是透过宽恕别人而宽恕自己的另一个机会,每一个关系同时也都成了接受圣灵邀请以及忆起上主的一大良机。

 

知见是属于身体的机能,因此它的觉察能力有限。知见必须透过身体的眼睛来看,透过身体的耳朵来听,它只能激发出身体内有限的反应。乍看下,身体好象是自发且自主的,其实它只能按照心灵的意向而反应。如果心灵想借用身体发出任何攻击性的行动,它便沦为疾病、衰老及腐化的牺牲品;如果心灵转而以圣灵的目标为目标,身体便成了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管道。只要有它存在的必要,它便百害不侵;当它不再为人所需时,它便安然长眠。身体本身是中性的,犹如知见世界中的一切。它究竟是为小我或圣灵效命,全凭心灵的意愿。

 

与肉眼见相对的,便是基督的慧见。它所代表的是力量,而非软弱,是合一而非分裂,是爱而非恐惧。与身耳闻相对的,则是为上主发言的神圣音,即居住在我们每一个人内的圣灵。只因代表那渺小且分裂的那部分自我的小我哓哓不已,才使得圣灵的声音显得如此遥不可闻。实际的情况应该倒过来讲才对:圣灵发言时一向是明确无误,且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凡是不与身体认同的人,一定听得见祂那充满解脱及希望的佳音。他必会欣然接受基督的慧见,以取代自己的卑微形象。

 

基督的慧见是圣灵的恩赐,是上主为了取代分裂的幻觉以及相信罪、罪恶感和死亡的理念所赐下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一个慧见足以修正所有知见上的错误,使外表看来相对立的世界重归于好。它的慈光由另一角度彰显了万物的真相,反映出真知的思想体系,使得回归上主不只可能,而且是必然的。过去我们视为此人所加于彼人的不义举,如今已懂得,那只是对方求助及合一的呼吁。罪、疾病和攻击也被视为妄见呼求温柔及爱心的药方。如此一来,防护措施自然撤除了,因为既无攻击,便无防护的必要。弟兄的需求成了我们的需求,因为他们既与我们一起共赴上主道,没有我们,他们也许会迷途;没有他们,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路。

 

在天国中,没有宽恕这一回事,因为那儿根本无此需要。但在这世界中,宽恕是修正我们一切错误的必要过程。唯有先施予宽恕,我们才可能拥有宽恕,因为它反映出「施予与接受不二」的天国律。天国是上主为其神圣儿女所创造的本来境界,那是他们的永恒实相,纵使遭人遗忘,亦不曾改变分毫。

 

我们必须谨记宽恕道,唯有宽恕能扭转俗世的观点。受到宽恕的世界成了上天门,因为借着它的怜悯,我们终于能够宽恕自己。不定任何人的罪,自己也由此而得到了解脱。在弟兄身上承认基督的临在,我们也会在自己身上体认出祂的临在。忘却所有的妄见,不再受过去所羁绊,如此,我们必会忆起上主来。超乎此,便非学习可达境,但只要我们准备妥当,上主自会踏出最后的一步,引领我们回归于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