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朔和抑郁症

(2007-03-16 21:08:30) 下一个

近来网上有许多关于王朔骂人的报道。八十年代中期我上大学时读了不少王朔的小说,其中最喜欢的一篇叫《玩的就是心跳》,感觉像是王朔梦游时写的东西,看得我也好像迷迷糊糊地梦游了一场。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玩主》、《本命年》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大陆电影里算是上品了。当年的王朔之于中国当代都市文学,大概相当于当年的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虽说我不喜欢王朔的样子,当然这不怪王朔,我这人的一大毛病就是常以貌取人,比如只对长得帅的男人有兴趣,可能是从小受了那首印尼歌曲的影响,认定“甜蜜爱情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当然挑作家不同于挑爱人,不过话又说回来,容貌对谁又不重要呢?要不然英雄为什么都爱美人呢?话再说回来:虽然我不喜欢王朔的样子,但他的才智特别是他的另类、反叛和满不在乎颇让我心生敬意。在一个崇尚中庸和赖活着的文化环境中,特立独行是需要真诚和勇气的。说到真诚,在 20067月初的某一天、在北美某城市南岸郊区的某家妇产医院的门口,那个曾把我抱上他家的大床并说想和我有一个孩子的已婚男人忽然之间变道德了,我就对他说:“我是不道德,但我真诚……” 

   再回过来说王朔:我还发现他有些忧郁和孤独,你看他那些小说的题目:《无人喝彩》、《永失我爱》…… “永失我爱”那四个字总让我的心里隐隐作痛。

来北美之后离得远了也见得多了,对王朔遂失去了兴趣。后来有次无聊时看过他的杂文,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关于上帝、耶稣和犹大的,特别逗,也仅此而已。

这回重新复出的王朔又有冲击力了,他象一个武装到牙齿的人,逮谁骂谁,并随时准备反击。大家都被他骂傻了也骂恼了,王玩主成了众矢之的。我因为早已不再关注他的作品,虽看到网上众多关于他骂人事件的标题,却始终未点击进入内容细节。但前两天,无意中看到一个标题说王朔在《心理访谈》栏目录制现场谈到伤心事时不禁落泪。王朔骂人不奇怪,但当着外人面哭?这让我很好奇,于是点击进去看了看。据与王朔面对面探讨问题的李姓心理医生说,王朔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也非常有压力,他渴望被接纳,但又总是在拒绝。李医生说人的抑郁有时会通过骂人来体现,说其实王朔内心充满善意和爱心,但他采取了自虐和充满攻击性的方式来发泄痛苦。李医生表示,事实上王朔每每在批评别人攻击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很受伤,“其实我想他有时也很希望给被自己骂的人道歉,”李医生说。

我觉得王朔肯定得了抑郁症。一定有什么事(比如说感情上的创伤)让他非常委屈、痛苦甚至愤怒,从而导致抑郁,而人抑郁的时候情绪很容易失控。我这样说是因为在200510月的某一天,当那个曾经说有了我才活有所值的男人一个多月不给我打电话也不给我写email时,我也痛哭过,也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过。 

李安的《断背山》中有一场戏,那个瘦牛仔在家和妻、子及岳父母吃晚饭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接下来的另一场戏中,瘦牛仔和壮牛仔在河边打了起来。壮牛仔怪他的情人到墨西哥买春,瘦牛仔好像哭了,说那是因为他想他想得太苦了。他说的那句“ I wish I know how to quit you ”让我泪流满面。

当搜狐的记者问李医生像王朔这种人在社会上多不多时,李医生回答:“就是不多才珍贵。”

得了抑郁症的人会烦躁、易怒和激动。为了自救,他们需要发泄,而骂人是最不伤人伤己的宣泄方式了,总比窦维烧汽车张国荣自杀或者去杀人好。

我希望那个男人有一天能够理解我那时的“疯狂”。他曾说你应该找回过去的你,那个成熟、理智、宽容的你。其实,即使在我最痛苦和孤独的时候,我仍足够的理智和宽容:我只不过是骂他而始终没有去告诉他老婆。我希望他能明白我内心的善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