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千里马常有,天才不常有

(2024-06-18 13:15:58) 下一个

 

 

如果不是自己办过几天课外数学班,我也没机会见到天才。

 

那时候跟一个热爱推数学的中国家长在网上认识了,他把自己上二年级的儿子教到了AMC8/10成绩不错的程度。听说我跟一位法国来的老师合办一个数学班,就积极向我们靠拢,希望儿子能学到一些法国数学。谁让人家祖上有光呢?

 

来考察那天他还带来另一家人,那家的孩子跟中国爸爸的孩子年龄相仿,据说在刚过去的暑假,那孩子参加了美国很有名的一个中学数学夏令营,并且是唯一一个课后跟教授相谈甚欢的学生。

 

我们的老师让那个孩子在白板上讲述孩子自己喜欢的一个数学问题,孩子有点儿多动症似的上去写了讲了。聊了一会儿老师要求下课。

 

课间,老师神色有点儿僵硬,他跟我说,完蛋了,we are in trouble 

 

学生们走了之后,老师说那孩子深不可测,他喜欢的问题起码是研究生的水平了。

 

之后中国爸爸给我打电话说,他要求自己的儿子不要跟那个孩子一起上课,自己的孩子是被他教出来的,不是天才,那个孩子是天才,年龄小还不知道谦虚和照顾别的小朋友的感受,他怕自己的儿子自信心被打击。

 

数学老师被打击后,只好想出一招,出了个题目,让我发给那孩子的妈妈,并要求孩子用LaTex书写答案,还语重心长地说,当数学家这是必要的工具。

 

当晚,孩子妈回了邮件,孩子已经用LaTex把题目解答了,晚上十点多啊,妈妈狠心让孩子解完题才去睡觉。妈妈说孩子已经使用LaTex一段时间了。

 

好吧,老师走投无路,这孩子谁教得了,我们是想带着孩子享受数学的,没打算修改数学史啊。

 

细节我都不记得了,只记住了老师目瞪口呆的表情,和妈妈养着个天才娃的愁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