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5)
2010 (261)
2011 (200)
2012 (61)
2017 (5)
(1)
这早就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Pepsi公司可乐部门主席Sculley被Jobs三顾茅庐,仍然不能下定决心放弃垂手可得的Pepsi公司最高领导职位,跟着他去苹果卖电脑。在最后决定的时刻,Jobs煽情道:你是打算卖糖水打法余生,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Sculley服了。放弃了自己在Pepsi的玫瑰前景,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硅谷。
而后来,他们反目,Jobs被迫离开自己创建的苹果电脑公司。苹果电脑也一蹶不振十多年。
(2)
这个简写本故事的背后,是一个缠绵的亲情故事,是一个晚辈在长辈的宠爱下成长叛逆的故事,是一个长辈在晚辈的诡计中迷失的故事。
(3)
他们起初谈艺术。象一对文学恋人的开始。Sculley说自己从公司休假的时候,会徜徉在巴黎街头写生;Jobs说,自己如果不是误入歧途做起了计算机生意,会成为浪迹巴黎的一个诗人。面对巴黎,都不拿自己当外人。
在他们敲定最后的协约之前,Sculley带Jobs去大都会博物馆看艺术品,讲解之中,看看这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自己讲解的领悟能力。他们惊喜地认定,彼此是心灵之友。
有段时间,他们彼此能够接着说完对方说出的半句话。虽然跟对诗、对歌、对饮这些较为复杂的形式相比,接半句话并不那么浪漫,但在他们心里,那是一段温情时光。
他们关系的定位有点儿象父子。晚辈渴望一个高大的长辈,指点他哺育自己的公司。Jobs对自己选定的长辈十分尊重。那时候冯小刚还没有拍《编辑部的故事》,Sculley不知道拉着他袖子叫老师的葛玲,或许转过脸去就会把对他的夸奖忘了,他也还沉浸在被尊重被赞许的喜悦里。
(4)
迈入苹果电脑公司的Sculley,看到的场景,用别人调侃的话说:那地方跟童子军有何不同?童子军有大人监控。
(5)
Sculley希望引入正规的管理,用他的经验和能力。但是他也不忍心对Jobs这孩子太指手画脚。Jobs这孩子,野心勃勃,从未打算生活在过去的成功里。他不停地往前走,象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家里横冲直撞。但是这个家,比较难以运作的地方是,这个刚会走路的孩子是一家之长。其他的大人,要看他的脸色。眼看着他往桌子椅子上撞,只能挪桌子搬椅子,却无法伸手拉他一把,或者把他抱起来给块儿糖。
之前,他们曾经雇来一个人,专职限制那孩子的举止,不让他作出危险的举动。他们未能成功。Sculley是Jobs自己找来接替这个职位的,看起来也力不从心。
经过一段时间,董事会也着急了。说Sculley你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啊,你不能老看他的脸色啊,他是个孩子,你得管着他啊。你看他把Machintosh给闹成啥了,公司都乱成一锅粥了。
(6)
其实,我看,真的出问题的地方,是公司的产品。假如当时Machitosh卖得如火如荼,财源滚滚而来,Jobs也好,Sculley也好,董事会也好,都会你好我好大家好地把日子过下去,就像后来的苹果那样。这个社会的实质,还是生存。当生存遇到了挑战,人们就得拿秩序说事儿。董事会急,Sculley急,Jobs也急。
Machintosh说到底,是早产的婴儿。当时的技术,特别是硬件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支撑这么复杂的系统的程度。在设计、性能、价钱几个参数的平衡过程中,它注定了只能是一个concept产品,无法大面积推广。
(7)
热锅上的苹果电脑公司,无法安静下来分析那么多,他们心烦。
就像我们小时候,很多家长心烦了就打孩子一顿一样,他们认为Jobs该打。所以就选择最象父亲角色的Sculley来完成这个任务。
但是Sculley毕竟不是父亲。他来改变世界是个广告用语,他更是来谋生的。他本能地要使用谋生的本领,尽管,他内心深处确实把这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8)
那年的五月底,一场轰轰烈烈的家务事,在苹果电脑公司上演了。争吵,眼泪,颤抖,沮丧,诅咒,阴谋,叛变,情报失控,摊牌,决裂,各种戏码都演过之后,Jobs离开了苹果电脑。
对Jobs而言,虽然所有投票反对他的董事会成员都是当时的敌人,但是Sculley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无法相信那个巴黎街头的画家,会如此对待巴黎里弄里的诗人。本是同根生。
(9)
虽然Jobs原本就是一个小肚鸡肠会记仇的人,但是路人的仇,容易记,也容易忘。亲人的仇,却是无法遗忘的。这个决裂,如同一场热恋的终结,留下了永恒的灼伤,在Jobs心中。虽然后来回忆的时候,可以说,当时的董事会给了他严厉的父爱,给了他游荡在苹果公司之外的10年成长的机会,他却从没有原谅Sculley的背叛。
一个画家对一个诗人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