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广告(旧金山男生儿童合唱团下周末招生)

(2010-06-12 21:56:21) 下一个
儿子去旧金山少年合唱团(SFBC)已经将近5个月。感觉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的唱歌活动给我带来很多安宁,主要是不用担心他放学回家迅速成长。是个好的课后被看管的去处。

昨天我首次自愿报名,当跟班家长,协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好在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比较懂事,老师的话大体上是听的。结果我和另外两个家长,旁听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课,感觉真好。

另外两个家长也挺传奇。一个是孩子的奶奶,住在中半岛的一个富裕城,是来给儿媳妇顶班的。儿媳妇比她住得更远,每周两次上课,都要长途开车送孩子过来练习。奶奶说,自己的儿子当初也是来合唱团唱歌儿,孙子也就顺着这条路走。成了家庭传统。另一个家长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这里学了三年,五岁到八岁,非常不情愿,整天闹着要离队,大概表现也不好,每年都没机会升班,最后只好退了。大儿子很喜欢来唱歌,至今还在坚持。然而家长说老师不让他家老二升班,把孩子最后的积极性也给打击掉了。哎,家长的一厢情愿死不瞑目。

上课开始是热身活动。孩子们站成一排,双手搭在前面孩子的肩膀上,老师钢琴伴奏,跟着琴声,孩子们给前面的同学做肩部按摩,还有捶背,也是带音乐的。感觉非常好听,也很好玩儿。

然后开始练习。平时我没在意或者说完全不懂得细节被老师挑出来一一纠正。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唱歌的时候,演唱者要根据所在的场所,音乐厅、教堂或者教室的音响效果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形成合适的演唱效果。这个估计不是一般的功夫,那么多孩子还要配合起来共同调整,练成的时候得是大师的功夫了吧。

中间还有一个练习,是一遍一遍越来越快地练习唱一首简单的歌,嘴皮子要很快,大概类似绕口令。还要两组人面对面地快速唱,好像是要努力比过对方的速度,看上去很像西藏的喇嘛在寺庙里“斗经”。

唱完一段,孩子们坐下来总结刚才学习的内容。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大概要确认学生当中隔三差五的得有几个人掌握了要领,临战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老师水平高,体力也好,两个小时的课,一直热情地走动跳跃,用身体带动音乐引导孩子们练习。难怪儿子刚考上这个班的时候,同学跟他说,这个班的老师非常非常好。
上课的过程中,我一直为自己当初猛力一推把儿子推进了这个合唱团感到后喜。这或许是我给他安排的各种活动中对他来说最有意思、最有质量的一个。

每周四个小时,在学校大概也只有主课能占到这个比例,通常上课的效率大概不会这么高,强度也不会这么大。平时学校里老师的质量多半要靠碰运气,好坏都有。这里的老师,相对都是经过激烈竞争进来,一来就是很多年,经验都相当丰富。孩子们也是有一定的选择才能进来,多少都有点儿唱歌的小天赋和爱好。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认真做一件比较擅长的事儿,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

今天是这个年度最后一场正规演出。我本来没打算去看,虽然上次(儿子的第一次)演出我因故错过,心里也没有太把唱歌演出当回事,打算以后再看。昨天看了老师上课的情况,对演出略有了一些希冀。后来有两位接孩子的家长跟我说,今天的演出在一年中最重要,还是应该看的。我便去看了。

结果很高兴。孩子们唱得好,老师指挥得也好。最有意思的是看今年毕业的孩子写的毕业感言。好几个孩子都说,要不是我妈妈当初逼我来,鬼才知道为什么要来唱歌。天下推妈一般黑。但是,每个孩子都“但是”了一下,说,谁曾想,这一步改变了我的生活。可不是,好几个孩子在旧金山歌剧院参加过正规歌剧演出,也有参加过旧金山交响乐团演出的孩子,更多的回忆是到处旅行演出,遭遇各种惊喜、困惑。难忘的2009年总统就职典礼演唱会,脚丫子都冻成了冰疙瘩,旧金山的孩子感受了一次比这里的夏天还冷的冬天。

还有一个孩子,被老师评价说总是很有想法,很有想法。哈哈,我知道那个孩子,有两次,拐了两道弯儿,我被托付送那个孩子回家,孩子有点儿人来疯,知道我不认识他,就在车上跟另一个孩子闹,打赌,说他可以假扮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给某某某打电话。然后就大摇大摆地在我的车上演出了一场闹剧。看着他站在台上参加毕业典礼,竟觉得有些亲近。

因此,真诚地再作一次广告,下个星期六,又一次招生考试即将举行。有兴趣的家长请参看:

旧金山儿童合唱团招生广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