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总结一下昨天读Paul Graham的文章体会

(2010-04-02 09:58:39) 下一个

之所以觉得这篇文章特别好,大概是很多他说的东西,我也有类似的想法。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整理和验证。

昨天已经有人提到,作者把学校的环境跟监狱和富人太太的圈子类比,这几个圈子里的人都是不用做实际的谋生的事儿,这是问题的关键。在一种不用具体谋生的状态下,人群要形成一个虚拟的组织,要形成一种等级结构,就只能在这个圈子的内部制造假想的敌人,假想的问题,来形成某种张力和凝聚力,形成一个小社会。

这种比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形成。跟具体细节上如何破解、适应这种结构,所走的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道路。我更趋向于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而不是迎合这个现实。

传统上,人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就要面对真实的世界,要参与谋生和为谋生做准备。现在的孩子也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但是大环境不提供这种帮助。各种条条框框使得现代人把孩子当宠物养。我们小时候可以骑车出去野,现在的孩子只能在父母和保姆的监督下骑车。老大了,不喜欢跟父母出去了,也不允许单独呆在家里。郊区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更没有自由,不单是“是个暗处就藏着坏人”,明处也一样,诺大的天地里,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城里的孩子反而略早就有自己乘公共汽车出门的机会。那种一个人行走的机会,其实给孩子提供了很多空间,可以自由地判断应付社会上的事儿,对自我有更深的体会。

但是仅仅自己出门,离参与真实谋生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所以说,中学是否需要上那么年就成了一个突破口。大学里,孩子们还是会忙专业,忙前途,忙找工作的。这种忙碌,比较真实。中学里,尽管有AP课程,说是相当于大学课程,但是跟大学还是不一样的,是一种彻底不同的压力。

文章中还举例说,作者高中时法语课被要求读《悲惨世界》,以学生的能力,没有人能够读这种大部头,根本读不下来。学生干脆不看书,只找参考书看解释。考试的时候,题目里有很多老师自己都不用的生涩词汇。过后发现,那些题目来自同一套参考书。敢情老师、学生都用同一套参考书蒙混过关。整个一门课就是虚拟的,等于老师没教,学生没学。

我自己的孩子还没走到这一步,但是非常值得警惕。当听说一个孩子修了十多门AP课程的时候,非常值得推敲,孩子从每一堂课里到底学到了什么。无论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如何处理这些成绩的,家长对孩子成绩和实际收获之间的对应关系应该投入更多的心思。

如果中学的教育系统不能真实地教授有用的知识,每一门课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尽早离开中学环境应该是上策。有些好高中,孩子上很多高段位课程,有很大的压力,竞争很激烈。我就不大明白,学习跟长个子一样,是很私人的事儿,怎么就有竞争很激烈的问题。当学习变成了竞争的时候,最有收获的是观众,孩子自己未必得到了最好的成长机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