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说说中文教育的困难

(2009-11-23 10:22:14) 下一个

上次说了双语学校对解决传播中文很重要,但是办中英双语学校难度还是非常大。我个人的看法是中文世界里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教育系统。就说我们自己吧,我们对自己曾经上过的中小学教育系统是否认可,是否会把孩子送去上一个类似质量的学校,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自己的孩子准备上小学的时候曾经有机会去上美国的中英双语学校,了解过学校的情况。他们的中文教材都是本校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师自己编写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教材都不适合这里的情况。他们的中文儿童读物都是去香港买的,因为当时大陆出版的中文儿童读物,印刷质量很差,这里的孩子拿在手上觉得不是书,不待见。而香港买来的书,是繁体字,还不要紧,但大多数的书籍都是翻译西方文字的儿童读物。这就有点儿舍近求远了,好好的英文原文书,翻译成中文给孩子看,就为了学中文,感觉很不好。

那时候送孩子去这种学校学中文的家长,或者根本不懂中文,感觉中文是大趋势,希望孩子学,或者是领养了中国孩子,也是不会中文,希望给领养来的孩子一个中文基础。双方父母都说中文,希望孩子受正规中文教育的家长所占比例非常小。就象这里的一个妈妈说的,父母都是中国人的反而对这样的学校比较挑剔,感觉送孩子去有些冒险。仔细想,我们自己不曾有过让自己很满意的学习经历,怕冒险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马立平中文学校算是比较正规的,他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孩子们一旦受了西方教育,胃口就很难满足。马老师的教材也经常被孩子们质疑。西方教育的确有很成功的方面,孩子们从小读很多书,接触各种道理,思路也很开阔。不象我们小时候,老师告诉你掩耳盗铃是成语,我们大部分人是不会跟老师较真,说不可能有这么傻的人而跟老师争论,大部分的孩子大概就会遵从死板的教育方法乖乖地抄写成语20遍。

我给儿子退掉中文学校的时候,他在中文学校不是个straight A的学生,而是个straight A+的学生。他厌烦中文学校是真的,但也没有跟不上或者提出退学。我给他退学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的英文写作比较差,每次写作课只能写几行字,我觉得与其多发展一门中文,不如把时间用来学习英文写作。另一个原因,是中文教材的课文确实很粗糙,如果说没能搅乱孩子的思维的话,对培养孩子的思维也没什么帮助。

那时候教材里强调传播中国文化,课文里就难免看到努力传播的痕迹。有时候讲一个小故事,讲完了就完了,孩子知道有这么个故事,自己去体会,或者老师顺便引申一下都可以。但是课文里的故事讲完之后,还很不甘心,最后得加上一句比较遥远的总结。儿子看了之后就说:这个故事跟这句话没有直接的联系啊。

还有一个例子是毕晟造纸那篇课文,行文很不讲究。说世上原本没有纸,很不方便,毕晟就努力去做试验,终于造出了纸,他高兴地告诉朋友们“我造出了纸”。孩子说,既然世界上没有纸,他怎么一造出来就高呼自己造出了纸,好像他的朋友也都知道有个东西叫纸?课文里没有任何交代,孩子不满意。

编写教材的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孩子的这些意见很有道理,大人能从这些西方受教育的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有段时间,给儿子看了过耳风大侠给孩子编写的故事,过过的水平是网上比较少见的高,她本身学外语专业,接触西方文化比较深,身居国外,伴随着国外成长的孩子体会过很多东西,写得机警而贴切。儿子说要是都是这样的中文故事,他们当然就爱学了。

说来说去,中文教育系统与世界教育水平接轨还需要很多努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