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男人

实实在在,无虚都实,文笔羞涩,马马虎虎。
个人资料
正文

生于六十年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图)

(2010-02-11 15:12:47) 下一个

论语上讲: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欲。

老一辈人总要念叨自己的沧桑史,让下一代人知道,千万不要忘本。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今年最大的五十,最小的四十,如何向下一代陈述自己的沧桑史呢?如果写生于五十年代的人,那将是一本催人泪下的小说。但是本人生于六十年代,对前面的事情缺乏了解,江郎才尽,无处下笔。但是,写六零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立刻灵气恒发,痛苦和快乐瞬间顿时浸满了脑海。写了一半我才发现,生于六十年代,原来是最幸福的一代。

首先来说,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基本上躲过了五十年代末的困难时期,生下来享受国家定量的牛奶票。总的来说,与上一代相比,身体的成长发育属于正常的范围内.


几岁时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看着那些曾经是那么慈祥的老奶奶和老爷爷被批斗,每天早晨跟着家人和邻居们一起,举着毛主席语录对着毛主席像宣誓。对我们这些半懂不懂事的小孩子,这是一段可贵的经历,也是我们童年中的一段色彩斑斓的片断。当然,这是所有的后辈,永远无法涉足的历史。


我们那时没有电视,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了室外;用木头块加上个滚珠,再做个鞭子,在胡同里抽汉奸。在大街上到处捡废烟盒,折成三角形,小朋友们一起拍三角。用铁丝做个大圆圈,用家里的火筷子,推着上大街赛跑。三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吃完了把叉冰棍的木头钎子留起来,一起手心手背的耍冰棍棍。


我们那时没有污染,冬天的时候,一下大雪,我们一边吃冰凉的白雪,一边堆起雪人,用煤块做雪人的眼睛。夏天的时候,我们带着自制的小笊篱,蹲在护城河边,可以捞回许多的小鱼。

电影票只有五分钱一张,可以看两个多小时,“地道战”“地雷战”“奇袭”还有“南征北战”,另外就是革命样板戏。当八十年代“戏说乾隆”红遍中国大地的时候,看到许多人模仿乾隆的就坐的姿态,我马上想到我们当年学习李玉和竖起衣领,健步走入刑场雄姿。我们唱着闪闪的红星,到处寻找做地雷的材料(一硝,二磺,三木炭),梦想着成为革命英雄的那一天。



 我们每人的家里,都有半导体。每天中午下学回家吃饭的时候,还可以听半个小时善前方讲得“李自成”,然后美美的睡个午觉,下午再去上学。

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学校主要抓治安,不太抓教学,我们这些童心灿灿的孩子,逍遥了近十年。我们可不像今天的小学生,做个功课到深夜。

没有电视和电脑,我们基本按时睡觉。学校那么轻松,我们还是不情愿去上课。后来,我们就赶上了唐山大地震,学校关门几个月,张铁生交白卷,黄帅反老师,我们成了学校的主人。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是童年,我们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那确实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我们盼着过春节,因为我们可以吃到饺子,还有花生和瓜子。我们不羡慕山珍海味,因为我们没见过,我们比任何一代都明白什么是幸福。不过这一点,现在的孩子们很难理解。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家家的日常中的晚餐,比我们小时候过春节的年饭都丰盛,过节日时的伙食和平时也没有区别。如果,什么都一样,孩子们如何能理解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喜悦感?

下一代人说,你们真可怜,小时候连飞机都没坐过。我说,如果你不知道一个珍宝的存在,你不会后悔你没有拥有它。什么是可怜?别人有,你自己没有,但你却想要它,那才是可怜。别人开汽车上学,你坐公车上学,你也想开车但就是买不起,每天为此事发愁,你才可怜。我们那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无处比较,每人都差不多。我们那时胖子少,想吃什么都是家里最好的,也不知道什么是胆固醇高。哪像现在的孩子,放在桌上的美食不敢动,怕影响了健康,咬着牙吃不喜欢吃的素食。

我们上中学甚至高中,很少有对异性的冲动。我们没有一种审美意识,服装也很单调,男女生唯一的区别是头发的长短,只要带上帽子,前后看看,很难发现是男还是女。我们也搞不清什么是情,色,顶多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看那本生理卫生的书。我们那时不懂名牌,的确良衬衫,裤子没有补丁,已经很时髦了。

我们是第一批赶上了中国大学的正式招考,稍加努力就上了大学。那时的大学,是保险箱,谁都能毕业,而且保证有工作。虽然大学的宿舍是上下铺,八个人一间屋,没有空调和电扇,但是离开了父母管教环境,对我们是种新奇而憧憬的日子。踢足球,看电影,听邓丽君的歌,唱着“外婆的澎湖湾”度过我们自由的时光。

上大学后,学校明文规定不许谈恋爱。十八岁的我们,眼光开始了对异性的探索。我们一旦找到了目目相对,闪闪触电的感觉,就会不顾一切的进攻。一对对的情侣,成为了四散的地下工作者。我们明白早恋是带有害羞还有低级的意味,但是,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无法抗拒。花要开的时候,是挡不住的。我们不是追求对方的富有,我们寻找着纯朴的爱情,酣畅淋漓的情书是我们唯一抒发情怀的产品。双方都是一无所有,这种苦涩,含蓄,真诚的恋爱阶段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把情书保存在抽屉里,把黑白照片藏在教科书里,把对方的身影记住在脑海里。

大学毕业了,国家保证分配,我们走到了工作岗位。我们是受人羡慕的一代。那些生于五十年代,插队下乡后,刚回城做工人的师傅们用惭愧的目光看着我们。我那时二十多岁,他们也只是三十多岁,但他们已经有十几年的插队经验,他们才是耽误的一代,也是值得同情的一代。我经常听到有人在背后说:“那就是新分来的大学生。”我那时好得意,那时是什么比例?工人两千多人,大学生才不到十个。

     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羽翼已经丰满,自己砸掉铁饭碗,有的在商海中奔波,有的跨过大洋开始了留学生涯。

     九十年代,我们幸运的赶上了电子时代,我们虽然不年轻,但也一点不老,所以很快的跟上了时代。我们正在这个转型的时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人生辉煌三十始,人生四十正当年。”我们生命的每一步,基本都步步追上了改革的节拍。

二十一世纪,国富民强的盛世,我们又在其中。比起我们的前辈和我们的后代,我们不觉得我们才真正的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不觉得我们比他们多活了一辈子?我们比任何一代人,都了解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我们赶上一次次变迁,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坦率的说,看着现在的孩子们,童年这么辛苦的熬夜做功课,小学生就那么多的近视眼。有电视不能看,有电脑不让上。到考大学时,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担心落榜。就是上了大学,还要担心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比我们那时候优越,物质比过去也丰富,但他们缺少的是我们那时的幸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9)
评论
zz02 回复 悄悄话 70 中期出生,发现同龄的朋友也一样,没吃过苦,钱看的不太重,开心就好。父母现在多不太老,不爱带孩子,爱在退休后投资经商,存钱。(又爱又气)
我觉得一代比一代好,
天涯无芳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口清派海的评论:
佩服,早年就有这眼光和勇气。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只不过这庆父不是个体,是世界上最大的邪教组织。
天涯无芳草 回复 悄悄话 我来说两句。不管文章如何,一些细节值得商榷,影响文章的整体感。
首先、,“还可以听半个小时善前方讲得“李自成”,然后美美的睡个午觉,下午再去上学。”记忆大概有误,因为当年李自成不是善前方,善前方出名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晚于刘兰芳袁阔成。李自成是曹灿讲的。
其次,从表述来看,您是78级。我不知道您在大学混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哪所大学这么开放,邓丽君直到严打时还属于黄歌,当年我都是通过短波收听的。
至于说上高中都没有性冲动,我想那是极个别的个例,似乎不应当拿来说事。
照您的这说法,非洲人似乎更幸福,是吧。
0xffff 回复 悄悄话 I like this article and have the same feeling because I am one of them, too.
口清派海 回复 悄悄话 想起了那年九月九
那年头,总觉得中国像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要改换一下天地了,和几位死党密议,都觉得他老人家是万恶之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那时生活在一个山区,妻子来探亲。下午四点许,广播传来哀乐,播音员用“如丧考妣”(文革那时常用的热门用语)的语调宣布到“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时,我压抑不住内心的巨大喜悦,回到房间,关上门,蒙上被子,哈哈大笑,妻子被我的状态吓住了,问我什么事,我告诉了她,她听了以后更吓了,说你反革命啊。我说中国从此也许会好起来了。那时她的12天探亲假快到了,该回去了。我说你暂且不要走,先观察一个月,看会不会打乱,如果那样,你回去,我们可能从此天各一方,如果出现军阀混战,南北割据局面的话。后来,到了大约10月9日早晨,躺在床上,听到6点的广播,从头到晚都没有本来天天,每篇文章都会有的“按既定方针办”,觉得事有蹊跷,李季起来查阅前几天的人民日报,发现10月6日起,这句话已经不见了,知道上面有事发生,于是打开美国之音,听到江张王姚已被抓,就告诉妻子说,大地震已经发生,能量已经释放,会稳定很长一段时间,你可以回去了。于是中国真的发生巨变。后来,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的来客》《加利森敢死队》日本电影《追捕》《望乡》等进来了,邓丽君也挤进来了。我们开始“幸福”了。
秋阳照落叶 回复 悄悄话 顶一下六十年代的同龄人,深有同感
cxgcxg 回复 悄悄话 湖南南部农村。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桌是几块破砖上架一块木板。四五年级时有小孩因在厕所板上写"毛主席万岁"而令全校学生对笔迹。红薯能吃饱,米饭很少吃饱过。下课后放牛打猪草。暑假干一天活得工分4点5分(价值人民币4分)。安全。可以打着火把去几里外的邻村看电影。八一年高考时,全校考上两个本科,我是第二。考TOEFL时,要单位人事证明才能报名。
cxgcxg 回复 悄悄话 湖南南部农村。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桌是几块破砖上架一块木板。四五年级时有小孩因在厕所板上写"毛主席万岁"而令全校学生对笔迹。红薯能吃饱,米饭很少吃饱过。下课后放牛打猪草。暑假干一天活得工分4点5分(价值人民币4分)。安全。可以打着火把去几里外的邻村看电影。八一年高考时,全校考上两个本科,我是第二。考TOEFL时,要单位人事证明才能报名。
JulyLake 回复 悄悄话 我和博主的生活细节不同,但是总体感受相似。要补充的一点是:每一个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幸福的一代。Happiness is a state of mind. 幸福不幸福,完全看个人,和出生年代,地点等等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常对90末海外出生的孩子说他们很幸福。功课轻松,课外活动种类繁多(乐器,美术,运动),可以凭个人爱好挑。周末海滩,打球,滑雪,或者和朋友玩电子游戏。很多他们有的我们那时候想都想不出。但是如果我能重新选择出生年代和地点,我还是选原来的。我出生的年代,环境,家人,朋友,老师,同学,同事,我的生活经历和对前程的展望等等构成了我的独特的人生。我不仅不会和另外一个年代的人换,而且也不会和任何一个同年代的人交换。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唯独属于他/她的幸福生活。
口清派海 回复 悄悄话 从60年开始(在初二)决定不看中国电影,直到1963年,从上海长兴岛劳动回来,听同学着《冰山上的来客》很好看,才去看了,觉得真的,还描写了一些真实的人性(阿米尔和阿依古丽少年时期朦胧的爱),64年去外地上大学之前,在上海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在大光明电影院看的是梅里美的《塔曼戈》,非常的震撼,无论情节,镜头以及音乐。后来就只有那些什么“战”之类的电影和后来的“样板戏”。那时小资一点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对阿尔巴尼亚电影趋之若鹜,其实也是除了“战”之外,就是阿尔巴尼亚版的《青年一代》(脚印)或《海港》(广阔的地平线)或《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他们也在战斗),水平与文革之前还进过的一些《百万英镑》《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不啻天壤之别,所以我也以为这些电影与当时进口的阿尔巴尼亚香烟一样都属于伪劣产品, 大抵都是不屑一顾的。
experienc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镜中花的评论:
回几位生在农村的同学的留言:
农村出生的人,确实没有牛奶票和粮票,但是农村有粮食和鸡和牛。六零后因饥饿而死的人很少。我的大学同班中,几个农村来的同学,身体比城里的同学要好,他们喝母亲的奶长大,因为农村的母亲不用上班。我们这些生在城里的,家里都是双职工,哪里有这个条件?
口清派海 回复 悄悄话 我出生四十年代中。我的儿子出生在七十年代中,儿子(独子)生下来后,并没有牛奶票,因为在寄养的地方他没有户口,而我和我的妻子分居两地(相隔1765KM),所以没有牛奶票,就像每天牵着一头羊来搞资本主义的农民打一杯羊奶,结果儿子每次拉大便,都哭得很可怜。儿媳妇也出生在那个年代,稍大一点,她随做民工的父母在上海某大学的工棚里住,一天她说想吃桃子,爸爸说没钱买,于是在纸上画了一个桃子,她用舌头舔着舔着,把纸都舔破了。
他们真的没有“生在六十年代”的幸福。
不过他们三个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都很幸福!
镜中花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作者是从福窝里出来的。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娘肚子里就开始挨饿,出生后是靠米汤,米糊和吮吸母亲那干瘪的乳头活下来的,有几个人听说过牛奶!上起学来就停课闹革命,混到中学毕业也只学会了老三篇,还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几年下来按政策回城工作,一晃又是几年,就到了谈婚论及嫁的年龄,那时找对象是那个难!有了对象也没房结婚,好不容易有了个安生之处,孩子又出世了,到孩子要花钱的时候,下岗狂潮席卷而来...还说是“幸福的一代”,我看是最倒霉的一代!
沧海桑田平常心 回复 悄悄话 顶, 好文章
really??? 回复 悄悄话 When you buuulllshiiitttt (sorry), look the whole picture, not just me, me.....

More than 70% farmers had no such things as 牛奶票. More than 40% new born babies died from 1960, 1961, 1962.

"基本上躲过了五十年代末的困难时期,生下来享受国家定量的牛奶票""
梦中的夏天 回复 悄悄话 还原了那时的幸福生活,真好!
baixianwan 回复 悄悄话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因此记忆力很差,选择性失忆!
酒歌话廊 回复 悄悄话 那玩意儿我们叫转木头儿,LG现在还喜欢玩。有一次回国他姐特意买了转木头儿送他
当礼物。我们小时候将冰棍棍编成小凉席,用来过家家。男孩儿将旧课本用来折三
角摔,看那个上瘾劲儿,女孩儿有时也参加。你们谁摔过泥锅巴?将土用雨水和成
泥,做成锅的形状,然后翻过来向地上摔,谁的锅底洞摔得大,谁就赢了。这也需
要动脑筋和水平噢。好文章!
rosejyy2000 回复 悄悄话 偶也是那个年代的人,记得我妈的夹子里可多票证了,煤票、布票、粮票(分国粮、省粮、市粮)、油票等,出街吃一碗面除付钱外也要付粮票,吃几両你就付几両。忠字舞没少跳,大海航行靠舵手没少唱,咱从书本上学的第一句英语是毛主席万岁。
Wella 回复 悄悄话 深有同感!最重要的是那时的社会纯洁安定少诱惑。男孩基本不怕人贩子拐,女孩鲜遇不良人害,在外玩到月上树梢父母也不用担心;小时候(对女孩来说)一把小铲、几张玻璃糖纸、一串汽水瓶盖(跳房子用)就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快乐;长大了顺风顺水升学立业成家。不像现在的孩子在家玩具成堆却仍喊寂寞,出门求学求职求偶没哪样可以省心。

真是越想越觉得我们很幸运……

loonlinda 回复 悄悄话 我刚刚过了五十岁生日,六零年一月生人。写得太好了,再加上某网友的补充,很全面。从乐观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我们没挨过饿(我其实挨过,但不记得了。)我们小时候没为功课熬过夜,我们享受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上大学虽努力过,(4%的录取率),但考题比现在容易N倍。我们上大学没花过钱,一毕业就进不错的单位,无需父母操心。我们一进单位就受到重用,因为我们是“正牌军”,比工农兵学员受领导重视,我们一结婚就分到房子。我们都有医疗保险。那时出国签证比现在容易,还都申请得到美国的奖学金,甚至还能省出钱来帮助国内的父母。电脑我们学得会,高科技我们也赶上了,我们,真的很幸福。
reedsky 回复 悄悄话 我成长在一个很小的工业小城市里,我的成长经历跟版主的也很相象。我也觉得跟我父母一辈比较,我是幸福的。
kevsun88 回复 悄悄话 作者是出生在大城市吧。 看完全篇,好像胡扯。

不可能人人有奶票。上高中的时候,主要吃粗粮,一年吃不了几次肉。
全村都没有一个半导体。
稍加努力就考上大学,更是胡扯,全国的录取率仅仅百分之几,还要先预选。大部分没有机会上大学。
红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o_u_read?的评论:

严重同意你的补充和博主的总结。单是上大学免费、大学毕业包分配、单位分房子这三样,就已经是共产主义了。

跟80后、90后比,我真觉得很心疼他们:上大学要交一大笔学费、大学毕业就是失业、买不起房子,只能做蚁族。真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lgn_hli 回复 悄悄话 说的不错,我是一只喝的羊奶,因为我爷爷养了一只羊!可是国家没有管我的分配,当时甚至现在还觉得不爽。
剑吼西风 回复 悄悄话 还就是。60年代的真是挺有福的。没有吃过50年代的苦,没有受过70年代的罪。又让你给想头里了。
Ilovescience 回复 悄悄话 good article. We are also the generation who spent lots of time with grandparents, played ping pong, singed "ge ming ge qu" before class, read comic book along the street. Most importantly, we had after school activities--"Xue Lei Feng, Zhu Hao Shi".
Even my daughter thought I had lots of fun for my childhood.
Do_u_read? 回复 悄悄话 给你补充几点:
1、上大学时不用交学费,生活困难还补助生活费,不像大学生要为学费发愁;
2、工作之后,赶上最后的分房,很容易成为有房族;
3、赶上了出国潮,很多人公费留学;
4、现在60年代的人,是40多岁正当年,成为技术骨干或业务骨干。
super-7 回复 悄悄话 讲得太好了,感同身受.
还有,我们身在海外的,还依然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重任呢! 哈..
enviair 回复 悄悄话 一看你就是生在大城市的那一小部分,至少是TOP 5%吧。我是晚生了一点,70年代初,天府之国的农村。没有牛奶,在79年前没有吃饱过。看哥哥姐姐拿着红缨枪押着地主斗过。我们公社几个大队的我都没见过有收音机的,连公社所在地都没有电。放电影,抽水都是靠柴油发电机。学龄前我们就开始挣工分,早上去山里拾一背篼柴禾回家吃饭后去上学,中午回家吃饭后背上背篼去上课,下课后打一背篼猪草回家。
耄责洞 回复 悄悄话 应把题目改成“生于六十年代的我是幸福的”

享受国家定量牛奶说明 1、牛奶奇缺点 2、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 3、这少数人的享受特权是建立在多数人的凭困和缺乏

在六十年代,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请问农村人口有定量牛奶吗?

在想一想,中国目前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六十年代更不用说了。你读了大学不等于这一代人有大学的机会和可能!

不过北美男人是共产党教育下的典型--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时而狂热时而麻木、看问题以偏概全、奴性十足、缺乏同情心

从其文章里也可以看到,此北美男人的低下的人格,低贱的口味 -- 一点牛奶和几出样板戏就让他对六十年代这样眷恋得如此,不知到失去的是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来自西方的神奇童话、以及他们带来的童年天真的的想像、、、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牛奶票不是人人有的。那年代长得漂亮是一种过错,被孤立或被认为思想道德品质
不好。
julienmum 回复 悄悄话 单田芳吧,不是善前方。
六零后啊,那可是自由化的主力军。
活在异乡 回复 悄悄话 痛感同感
ph2008 回复 悄悄话 好文,但没考上大学的现在都下岗或早退了,还要供孩子上学,生活不易啊
北极人 回复 悄悄话 听俺娘说,俺的牛奶票被护士咪了。所以出生后的第一周俺吃的是米汤。后来一位好心的阿姨因为自己有奶水,就把她的牛奶票给了俺娘,俺因此活了下来。不过身体不好,估计是后天不足所致。
異鄉儷人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现在看来,我们那时的经历真是我们这一代的才富!
anahiyiyi 回复 悄悄话 牛奶票是没有的。除非你有病有医院证明。
不经常上课,但是看电影就是上课,呵呵!!不可思议是吗?
Quar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三叶虫枫叶树的评论:

" 九十年代,...我们正在这个转型的时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 the born in 60's many of them do bad things in those 转型的时期,not like them!
Green_sky 回复 悄悄话 You were lucky compared with those died of hungry in early 1960's.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只看了前面一点,实在觉得你胡扯。人人都有牛奶票吗?你家人没有挨斗,我的家人可是挨了。我的心灵受的创伤你是没有。你没有挨饿,我饿到上大学。
大家都笑了 回复 悄悄话 这个贴要使劲顶一下,太有同感了,呵呵呵。

我们60年代出生的经历了非常有意思的变化,值。
fargo_me 回复 悄悄话 那时的大学不全是保险箱,不是谁都能毕业。我们班就被挂几个
一片远帆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写出了同龄人的情感。
小猪胖乎乎 回复 悄悄话 是呀,当时我总是想: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解放,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是幸运的三分之一,又生在城市里,就更幸运了。真是有很强烈的幸福感。
bumiao 回复 悄悄话 同感,小时候好像也有很多烦恼,可现在想起来都很美好。
阿竿 回复 悄悄话 作者忘了提6.4天安门了,60后可是主力呀。
三叶虫枫叶树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小学读书很松,童年很美好,上大学后被称天之娇子,大学毕业时路费还是学校支的,上大学时一切几乎免费,所以现在对母校还有感情!那时社会也公平!差1分你就是有多少钱也上不了大学!!
现在不行了,大学打一瓶开水都要钱,大学象公司,老师如商人,老师不好好教学生也不好好学,文凭满天飞,现在硕士生也就以前本科生水平!!温总前几天还说:大学什么都往钱看是个要命的事.?
陈水阿扁 回复 悄悄话 当上红小兵和红卫兵心理感到无限的自豪。中学学农劳动大家不睡觉讲故事,骑着羊放羊,快把羊给压死了!
正真中 回复 悄悄话 同感!
三叶虫枫叶树 回复 悄悄话 是的,同感
tfawqa 回复 悄悄话 看把你幸福D,其他 那些%80-90 的60代出生的人呢? 你只不过是被那阳光晃了一下, 多念了几页书, 就觉得麻麻的.
狼!!!! 回复 悄悄话 顶!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当时的大学生很幸福很得意,因为绝大多数人当时都没上过大学或上不了大学。所以作者应该是幸运的少数。若是换个没上大学的60后写回忆,恐怕就不是这种感觉了。
喜出望外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小学有兴趣小组,我参加了手旗队,与海军旗手一起搞过活动;父母在干校,与外婆住,看过老头老太跳忠字舞。。。大学时被称作天之骄子。。。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顶一个,确实,真正的痛苦是眼巴巴看儿不可得,从这点上说,无知是最大的幸福。
漳江渔人 回复 悄悄话 精辟,那美好的童年啊。
上中小学时,劳动课帮农民干活,也得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