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评论】孙子:“威慑战术”真正之鼻祖
《亚洲时报》文章:孙子:"威慑战术"真正之鼻祖(作者:马万·莫甘·马卡尔 / Marwaan Macan-Markar)
以美国人的战略目标来看,美国领导下的伊拉克战争也许还没有取得成功,因为它既没有能够"解放"伊拉克人民,也没有能够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这场战争已经成功地赋予了一部古老的亚洲思想名著以新的意义--这就是中国的军事哲学家孙子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
这一周的战争使人们再一次想起了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思想家、战略家--孙子,他写下了有关战争理论的最古老的著作--《孙子兵法》,他将中国战国时代中历次战争的经验教训高屋建瓴般地总结于书中。
自从美国最初的战略计划--所谓的"威慑战术"--似乎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之后,相关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孙子的这一著作似乎一度令争论偃旗息鼓。
很多人已经发现了华盛顿的赳赳铁甲与中国古代思想家之间的联系,周一的日本《朝日清水日报》上的评论是这方面的经典评论之一。在这篇名为《孙子军事策略的滥用》的文章中写道:"所谓'威慑战术'的实施--即在伊拉克战争的开始阶段采用大规模密集型轰炸的方式进行掩护--据称是来源于孙子的军事策略。"
该报道还说,"这一战术的实质是在双方真正交锋之前,先采用摄人心魄的方式使敌军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感,以促使敌军的投降。"但是,除了"大规模的轰炸"之外,美国的作战计划"似乎远远没有领会到孙子所提倡的最佳作战战略"。
在美军通往巴格达的道路上,伊拉克的战士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也说明了美军"威慑"战术的失败。此外,根据媒体的报道,美国的人员伤亡已经相当严重,有30人阵亡,还有7人被敌方俘虏。
但是推崇孙子的战略家们却对此不以为然。他们仍然坚信美军现在所陷入的困难--从以凶猛的空中打击迫使萨达姆政权崩溃的努力无果而终直至目前所遭遇到的伊军的顽强抵抗--都不能说明孙子的战略失败了。
在"sonshi.com"--一个专门阐述《孙子兵法》的网站上,一位专家写道:"在得出任何最终结论之前,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观察。以现有的结果来判断,尽管有关战争的批评层出不穷,但是(美国军事战略家)对孙子兵法的应用出人意料地好。毫无疑问,伊军已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萨达姆政权的崩溃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这同样也是最初引入"威慑战术"一词的美国军事专家Harlan Ullman的期望。在1996年,Harlan Ullman与人合著了一篇名为《威慑:快速取得控制权之道》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孙子的军事思想。自从今年的一月份起,由于伊拉克战争的缘故,"威慑"战术频频被美国媒体所提及。
Harlan Ullman曾经说,空中打击的力度应该是毁灭性的,它能够一举击溃伊拉克军方的作战信心。根据相关的报道,"威慑"战术要求在战斗打响的前两天里,有大约8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使用这种战略可以避免美军陷入地面战争的苦战。
周六,Ullman对加拿大的《国家邮报》说,之前从未得到检验的"威慑"军事战略"将在伊拉克以其最极端的方式得以加冕,其力度堪比1945年的原子攻击给日本带来的震慑",而那次攻击的实施者同样是美国。
美国国防部在自己的网站上对于"威慑"战术的解释,更加验证了孙子的军事思想究竟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网站上说道:"孙子非常清楚实施'威慑'战术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在战争的开端,战争中,还是在战争的尾声。"
实际上,美国军方官员在形容战争第一天对伊拉克的大规模空中打击时所用的词语-- 比如说"斩首行动"(decapitation)--就能够显露出,他们运用孙子军事战略的努力。在美国国防部的文件中陈述道,他建议"通过对敌方重要的军事和人文目标进行快速的斩首行动,来获得威慑效果"。
美国国防部的文件中还引用了一个故事来形容孙子是怎样运用这样的战略来取得最终结果的。这个故事中的牺牲品是吴王的两个妃子。吴王把这两个妃子斩首示众,以消除反抗,从而获得其它妃子对自己的顺从。"在这个例子中,吴王通过有选择的、极端残忍和无情的武力措施进行逼迫,来取得威慑的效果,从而获得顺从,"该文件还说,"斩首仅仅是一种手段。"
而sonshi.com的专家则看到了目前的伊拉克战争中所体现出的《孙子兵法》中的另一些要素。孙子的"威慑"战术还蕴含在华盛顿的一些小规模作战中,美军在与伊军的小规模正面冲突中通常力图取得绝对优势的胜利。
实际上从数千年之前开始,孙子的军事战略便无数次地被应用于大量的战役之中。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统一日本的封建将军、以及毛泽东都曾经应用过孙子的战略。美国军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同样曾经求助于"孙子兵法"。最近,就在九一一事件之后,美国还有人专门著书来解释怎样在"反恐战争"中使用孙子的战略思想。
"对于《孙子兵法》能够给美国军方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我丝毫不感到吃惊,"《简史防务周刊》的亚太版编辑罗伯特·卡尼奥尔说,"这太司空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