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欢历史与军事。我是《几曾回首》的版主,欢迎来论坛上贴讨论。
正文

从对杨业功将军的报道 析我国核反击的路线

(2007-02-08 21:30:37) 下一个

从对杨业功将军的报道 析我国核反击的路线

漏斗子

文章来源:中华网 更新时间:2005-8-1


  关于杨司令员的报道,含义很多,试作分析
  
  第一,当然是“先进性”典型,而且是党的高级干部,这正是一个好教材,扬正气压邪气,其意义不言而喻。现在部队换装频频,武器装备上去了,操纵的人行不行,解放军还能不能打胜仗,很多人也是关心的,最近几年军内爆出的间谍、腐败案也不少,人们也是有理由怀疑的。我们的部队里,如果多一些像杨业功这样的一心谋打赢的将军,人民可以放心,国家就有了安全保障。
  
  第二,杨司令员所在的这个二炮五二基地,论资排辈,是二炮的小弟弟,属于“后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建设开始加速,尤其这个接力棒到杨司令员手里,可以说开始“腾飞”。现在已经是二炮的老大,导弹旅数目差不多是很多其他基地的倍数,某年,前任军委主席去视察时,外界甚至还曾有传闻,说这个基地要升副大军区级。五二基地核蛋从杨手里开始进入战备值班,“型号甲”就是在杨司令员手里打出名的,有了这个撒手锏以后,大陆说话硬气多了。这个基地的导弹种类,是核常兼备,战术战略导弹齐飞,而且有迹象显示,巡航导弹旅正在组建之中。取得这些成就,杨业功居功至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歌可泣。
  
  第三,这个报道也是军事透明化的一个方面。说出来也不算泄密,未来台海战役的导弹雨,就在五二基地的“水库”里。通过杨业功的新闻报道,介绍该基地的人、导弹装备、训练以及军备情况,也是一种公开化的方法。我猜测,关于杨业功的报道,台湾军方高层会仔细研读,在美国、日本还会有翻译的英文、日文版的文本。我们这儿有人不屑一顾的报道,人家还如获至宝,平时都难觅。谁不知,关岛、嘉手纳都在这个基地的瞄准镜里,操作手的轻轻一摁按钮,可以让钓鱼岛成为平地,让所谓冲之岛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报道也是对外军力展示,是一种军事威慑。
  
  第四,忘战必危,日本疯人乱舞,美国亡我之心不死,台独分子更是蠢蠢欲动。现在中国周边可以说充斥着火药桶,仔细分辨一下,就能听到越来越近的战争脚步声。但很多人还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一般官员只知建设,不知战备。如何让人民做好打仗的思想准备,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国防,能居安思危,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杨业功的报道出现在中央大报刊的头版、电视新闻黄金时段,其实也是一种舆论准备,对和平神经的触动。大家如果能注意的话,可以看到这一类报道会越来越多。
  
  但愿通过这样的报道,能唤醒更多的人,使关心国防不再是军迷的专利。
  
  从对杨业功的报道,析我国核反击的路线
  
  New York级礼花弹,我已说过很多了,而且开过专门帖子,大家可以在根据其他信息对比分析。D-5是八四年阅兵出来兜风的,DF-31是九九年到北京旅游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一年、六年。虽然国之利器深藏不露,但同比海军南北同时出现六条大舰、空军同时上近十个型号,可以想象一下洲际蛋蛋的进展速度和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朱成虎说那些话,不会是没有依据的。
  
  从各种渠道的信息可以分析出,我们的洲际蛋,十多年来除了小型化、分弹头、抗干扰、精确度这些技术努力外,在类型化方面,有三条路线:
  
  一是东风下海,搞出水下潜射蛋,增加一维平台,我个人判断,这个平台不仅是094,从092改装后的大龟背看,也是能用的;
  
  二是对原有固定洲际蛋,加以改进,包括完善指挥系统、隐蔽措施、阵地通道等,加快了反应速度。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对固定蛋的发射认识有误,认为固定蛋就是在井里不动的,一旦被人发现就是死路一条了。其实,我们的固定蛋也是“机动”的,听说过长城工程吧,它像一根线串着很多“井”,如果核反击时,用哪一个“井”,也是可以选择的。易言之,井是死的,蛋是活的,只是固定蛋没有机动蛋那么活分、腿那么长、可以走得那么远而已。
  
  三是陆地机动蛋,可以撒开腿满地跑,有了这个以后,我们陆地核威慑,由以前只能部署在京广线以西,挺进到以东甚至近海。由于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每年几千几千公里的长,这个蛋蛋的机动范围也就越来越大,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至少也能走其中五分之一吧,这个蛋是越来越野,越来越不可捉摸。
  
  以上三种类型,后两种改进前的原型展示过,只有巨浪二没有露过脸。总的来说,我们核威慑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质量上也上了一层楼。数量问题不是问题,有需要、再有钱就可以。
  
  (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