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4娃够难 老公又瘫 几船载得愁烦?——母亲节非甜品 (9)
有一种比“英年早逝”更愁人的不幸,叫做“英年早瘫”。
前者人不在了,走个利索。留下的愁云惨雾再多,弥漫之地,不过在生者的念想里。
对于痴情人,思念挥之不去,还可以诗意化情愫,将一船愁绪起锚放舟,顺笔墨漂流。担心笔墨的“浮力”不够,落一笔轻叹,却刚好用来反衬哀伤的沉重,像李清照怀念丈夫的这句: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然而将这些诗意的表达,降维到“英年早瘫”的现实物理困境,“一船都载不动的许多愁”,就显得抽象了。
它不脏,不疼,不破皮。身上没有褥疮,床上没有异味,无需帮忙翻动身体,伺候大小便……那一船愁,在纸上翻涌的情绪中虚设其重,就算再多几船,也远不及一张轮椅上的负重,——更“压秤”。
困顿的日常里没有诗。有的仅是日日要面对的“生活头条”,以那张轮椅为插图,“愁煞我也”地横陈于心头,不换主题。
当诗境降维至现实,视角也不再俯瞰苍生,老老实实地回到一个不神不魔的地球人眼中。
而我不忍锁定的那位地球人,正是注定要被那张轮椅拴牢余生的桃子。
从Leo妈那里知晓了桃子近几年的状况,我一时缓不过劲儿来,——为桃子的丈夫一意孤行所招致的恶果,以及连带波及到桃子的次生之不幸。
也心有戚戚地揣摩了这第5个“拖油瓶”,带给桃子的苦日子。前4个是孩子,再辛苦再劳累,终究有奔头,带着“拖油瓶”蜕变为“”脱油瓶“的成长和希望。这第五个则是“倒生长”,一寸寸下沉,将她拖向人生的迟暮。
也深知,我这么想,对于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者,是多么的不厚道,多么的没有爱心,多么的缺少慈悲。
但也同意加缪的一句话:留于浅见的善意,往往与恶意一样伤人。
面对坐轮椅的、和被轮椅束缚的双双不幸者,倘若对前者的善,恰恰是对后者的不善,而后者才是获得我共情的无辜,那么被前者指责为恶者,也只好认了。
更沮丧的是,哪里还有“居中而论是非”的可能呢?我的被“失联”,不正是桃子以安静而自觉的方式,关闭了自己生活大门的委婉表达吗?
至此也就全然了悟,桃子和我,曾一起上台跳过“巴扎嘿”,也私下谈及女人和女人之间才能体会的那些琐碎痛苦的妈妈圈闺蜜,在愈发分叉的时空中,在不动声色就暗转方位的命运法轮中,再也不是能共享悲喜的知己了。
我无法靠近她一波三折的难处,正如她无法靠近我一成不变的平凡。我们在各自的家庭中努力于为妻为母的自我重塑,只能把在生活洪水里互托一把的女性同袍之交,安放于想象中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略以自宽的是,被桃子关在门外的局外人,不止我一个。自从其夫3年前在国内病倒,一年四季基本都在国内伺候丈夫的桃子,就跟舞团所有的成员断了往来,——那包括她回国后、就再也打不通她美国号码的Leo妈。
—————————————
然而,倘若人生中还有余缘未尽,总会在兜兜转转中回到断点,将故事延续下来。
后来的很多细节,都是Leo妈从儿子Leo那里得知的。
说来世事弄人。Leo自打高三起,就与教会渐行渐远,后来干脆不去了。
前两年也跟新婚老婆同仇敌忾,对于教会想来家里做集体祷告、调节婆媳关系的善意部署,断然说No。
然而,随着新婚的甜蜜渐渐消褪,Leo发现,为了不让他在中间受夹板气,母亲做出很多退让,唯唯诺诺,形同老奴。
可妻子非但不领情,反倒认为这是自己以美国新女性的独立和勇气,同中国传统家庭秩序抗争的一场胜利,其后愈发恃胜而骄,咄咄逼人。
家里不省心,职场更糟心。
毕业后,Leo到附近的一家银行做Personal Banker。不久,老爸老妈老婆,老婆的老爸老妈,都被他动员成为新客户,到银行开户申卡,——却还是由于绩效不突出,被上司冷处理。
要么少排班,要么扣奖金,让他这位经济系的全优毕业生,始终无法实现最基本的经济独立。
所谓“最基本的”,就是展翅高飞去华尔街,从未出现在他为自己设定的选项里。
离不开南加州的气候和美食,他看清自己,不过是一只贴着家跟前扑腾的低飞鸟。
眼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工作稳定后攒些钱,好带着老婆搬出去,哪怕生活清苦些,起码不会让老妈再受气……
总之,内外的双重困境,令他非常头痛,也就愈发渴望找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出口。
为了避免遇见母亲的老熟人,他只参加星期五的团契。而团契的领袖,正是昔日他的大姐姐好友+主日学老师,—Yucca,即列在教会网站日程表上的大丫的英文名。
大丫从念神学院的大四开始,就回到教会里实习。毕业后转正,一边为教会做福音宣传工作,一边自组了包括少量外族在内的华裔中青年团契,以双语扩展事工。
一次欢迎新朋友时,几位年轻人站起来。她盯着高中毕业后个头儿才蹿起的Leo,看了半天,惊喜地说:Leo,你怎么是newbie呢?你是我的老朋友,神的老羊仔,welcome back,重归上帝的牧场!
接下来经过歌唱敬拜、学习经文等一系类环节,终于进入可以“离经叛道”、随意分享日常点滴的接地气时段。
都是“不如意十有八九”的平常人,加上绩效社会的高压,心中所淤积的,又怎能只有“点滴”呢,开口“泄洪”的人大有人在——
我每天上班当社畜,一人顶俩人用,绩效还是吊车尾,被上司骂。有时候我恨不得站起来摔杯子,但一想到房贷、车贷、还有为孩子定存的大学学费,只能挤个笑装乖:Boss,再给我加点活吧,我一空下来就焦虑,好希望用铺天盖地的工作,战胜自己不争气的内耗……
我感觉自己快完蛋,很难混下去了。导师一周换五次方案,开组会时却当众骂我“混子”,事事浅尝辄止。然后又要将他的大名,放在我的学术论文最前端,倒像是他在领我混,令我哭笑不得,快要变成bipolar……
我最近有很强的危机感,工作压力大不说,婚姻也如履薄冰。你看,我在外面加班赚钱,太太嫌我不顾家,不加班了赚得少,又嫌我没本事。搞得我最近心神不宁,噩梦连连,总是梦见自己变成了过期的小插件,不是被老板一把拔出,就是被太太扔出系统,连个提示框都不肯给,真TM的比卡机还fucked up……
吐槽无数,泥沙俱在,却恰是以圣灵之水洗涤尘垢的好时机。
因而每逢此时,大丫总是以神的教导,逆流而上,挽狂澜于未济。
导流归正时,她引用最多的经文,就是哥林多前书的经典段落,通常被称为“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爱是永不止息……
当然,作为神职人员和团契领袖,光说经文不够,还要举例见证。
尽管和一位于神学院就认识的韩裔助教,开始互诉情愫,但大丫觉得,还不到公开隐私的时候,因而见证中所提到的家长里短,仍集中在娘家人身上。
伶牙俐齿的她,一气呵成无卡顿,大半都是激动人心的见证——
上周我通过Skype,给国内的父母做了虔诚而深切的祷告。轮椅上的父亲听着听着,霍地站起来,对天空敞开双臂,彷佛在喜迎圣灵的降临,上帝的医治。而从虚胖累成精瘦的我的母亲,在一旁激动不已,捂着脸哭了,浑身抖动得像风中的纸人……
看到神迹在父亲身上发生,我身边的二弟和三妹也大声呼喊:原来真的有上帝watch over我们呀!他俩当即表决心,以后要认真学圣经,不再上网打游戏。一定要为升高中努力读书,让父母放心……
就连上小学的四胖,——不,就是我家最小的小可爱,也窜到前面,乖乖地对着话筒说:我也要好好爱耶稣,不再吵着要妈妈,就算没有妈妈领手上下学,也不会再偷偷哭,要做Jesus喜欢的好孩子,坚强独立地长大……
大丫的话音刚落,Leo就带头鼓掌,看似是给大丫捧场加油,实则是拍给四小的。
他边拍边想,从小就可以不被母亲牵着长大的小四,可比自己幸运多了。
——————————————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他也没让母亲白牵。很多华人的传统和习惯,都是通过两代人这样手牵手,得到了传承。
他儿时被哥哥常欺负。一次哥俩交手扭到一起,他额头挂了彩,邦迪贴面。一进教会便被人频频询问,却没有一次能照实回答的。
因为每每刚开口,就被牵着他的母亲捏下手,也就记起她在路上的谆谆教导:当别人问起你头上伤,就说自己不小心撞了柜角,千万别提起同哥哥打架之事。教会里人多嘴杂,轻者觉得你们没教养,重者会报告给警察,恐怕哥哥被抓呢……
久而久之,Leo就学会了“家丑不外扬”,很少在团契中坦诚分享。
不过,不想说不等于不想听。
虽说内外交困,日子苦逼,但每每坐在人群中听着别人家的糟心事,就有种莫名其妙的轻松。
豁然间也就理解,为什么有些癌症病人在加入病友团后,反倒比以前活得来劲儿了。——也许“共苦”,才是痛苦最好的稀释剂。
从团契回到家的这个晚上,是他一周里心情的最佳时刻。就找机会跟老妈聊聊天,顺便把她惦记的桃子家的近况,转述给她。
一个深秋的薄暮,团契结束后,Leo和大丫一起走向停车场,边走边聊。
Yucca,自打上次我把你的见证讲给我妈,她就惦记上了。总叨咕说,如果你爸站起来后,能走路乘飞机,那么她和桃子重逢的日子,就不远了。今天一见我又要来聚会,她赶紧送我到门外,顺便叮嘱我,别忘记再问问你最新的情况。
大丫听罢耸耸肩,幽幽地回道:Leo,从小到大,咱们在教会里一起长大,见过多少被圣灵充满的牧师,来咱们教会用祷告医病救人啊。就我这只菜鸟,偶尔给我爸tweet几声,你说,能有灵恩派牧师那种“一按头人就倒、脚一跺病就好”的医治大能吗?
“……”
还有,我想你也不会忘记,多少长短腿祷告时当场长齐,过后又回到一高一低的瘸腿状。——打个不好听的比方,就像我们女生舞会时用的垫胸假体,一出场脱下礼服,就跟着脱落了。
Huh?
再说了,我那天是在做见证,鼓励人信主,为了加强效果,肯定有临场发挥的地方。你以后别再跟你妈讲这些,免得她百分之百地当真,空欢喜一场。
Oh…
一阵凉风袭来,Leo打了个冷颤,脖子下意识地缩进了衣领。
大丫也瑟缩着肩头,低声说:不过讲真,虽然我爸还窝在轮椅中,但我真的希望他能站起来,不忍心让无数次骂我是废物的他,就这样成为废物……
也是,安考不过人到中年,这么早坐轮椅,不能自由行走,真是可怜……——Leo勉强地应和着。
可怜?——大丫却反问:关于可怜之人,你是否知道有一句话,中文是怎么说的吗?
Leo摇摇头,却预感到什么,双手不由自主地插进兜。
果然,大丫跟着抛出一句话,比他预感的更凉凉:告诉你吧,我爸跟我妈一样,双双应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眼前愁 (AI 生图 )
前文链接:
1.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7146.htm
2.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1020.html
3.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4365.html
4.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8035.html
5.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23169.html
6.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6/21806.html
7.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7/5263.html
8.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7/12714.html
多谢阅读 + 好周末!
是呀,春夏秋冬,日复一日,俩人彼此都长到一起,互为肢体了。一方痛了,另一方跟着心疼;一方冷了,另一方能感到寒意。老公瘫了,桃子的余生也就“半生不遂”了,唉~
她是那种柔情的女性,就像绵软的树藤,哪怕树倒了,也舍不得松开换一棵,这样的女人最遭罪啊。
多谢码农+周中顺意:))
“神只救自救的人”——海风的这句冷静锐利,直抵核心,让我想起曾经在主日学课上大家跟神学院老师探讨过的问题:既然神计划好了一切,包括耶稣被钉十架,那么为什么还怨犹大出卖了耶稣,上帝为什么不提前出手,及时地拯救他?老师的回答是:神造的人不是一群木偶,只听祂摆弄就行了。祂要的是真正能回应祂的爱的人,因而给人类自由意志,也就是允许他们有不回应、不爱甚至背叛祂的自由。犹大刚好就是背叛的那个,上帝也就“尊重”了他的选择 。。。
结合海风姐的睿见,再来探讨一下:上帝没有去救犹大,因为犹大已经选择了背叛和沉沦,而不是自救,上帝也就没有去救不去自救的人。。。这样看来,上帝给人自由意志,绝不是只用来选择今晚到底吃什么菜好那么简单,很多原则性的问题,你必须给出抉择:去爱去承担,还是承担你不爱不承担的后果。。。
多谢海风的精辟见解。非常受启发,开心*~*
荷姐好!正值暑假,估计团团圆圆又回来看奶奶了。一想到荷姐儿孙绕膝,一家人围坐一起话家常,我都替你美滋滋的
*~*
别管什么“母亲节非甜品”了,荷姐快给我们多撒点糖,让俺甜到齁呗。哈哈~~,已经很感谢了,祝何姐一家夏日安康又清朗,瓜子西瓜吃个香 :))
高妹,完全同意你,桃子身上有咱们的民族性格,更是女性为妻为母后的典型缩影。就算人在海外,环境变了,语言换了,但“以牺牲小我、成全这个家“的母职信仰没有变。。。
前文有过交代,在批林批孔的乱世喧嚣中,桃子跟从图书馆下架后把书偷偷带回家的母亲一道,读唐诗宋词、《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什么的。而后两者之所以“经典”,不乏中华民族以顺为德、以忍为美的道德起蒙——尤其对女人的训导。像什么“福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之类的,多了去了,这不可能不为她日后的人格定下基调。。。
再加上她天性温柔(所以好捏咕?)、合群(没个性?)、身上带有浓厚的利他主义色彩(在家就甭说了,在教会里也总给别人带吃的,容易让人(可能包括她老公在内)产生“她在自我牺牲上很大方”,“放心吧,她很好,怎么牺牲都没脾气“等等的诸多错觉,然后此时再看高妹说的,“桃子一再被老公欺负,不停生孩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谢谢高妹花时间分享感言。喜欢你笔下女性的反叛精神,有立场,有边界,敢于说不,把”为爱为家自我牺牲“这个传统选项,从美德名单里打叉划掉:))
亲爱的高妹,先谢谢你的真诚和灼见。午饭回来后我回你哈~~
为了《源氏物语》这本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鸿篇杰作而伤脑筋,再愁也值了。这时候的“愁”,应该跟“梧桐本”的份量成正比。——咦,那就再一次借花献佛,祝福梧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
桃子真是太惨,一生为这个男人受了太多的罪。——沫沫说的是,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女怕嫁错郎。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错”,但对于桃子这位种忍着、撑着的传统女子,久了让一切成为习惯,对自己则是积重难返。。。
多谢沫沫的留言分享。还惦记着你的XYZ呢,晚点去读:))
大丫一边用“爱的真谛”来引导众人,一边私下承认父亲的“可恨”与“可怜”。信仰与现实交错,无奈又富有张力。——嗯,大丫这位在成长中受伤极深的女孩,有些类似于“认知分裂”的心理问题,在并没有登上舞台做演员的现实中,表演性和伪装性极强,而且不像正常人在做“伪自己”时心虚、脸红、不好意思,因为那一刻的她,很可能相信那个伪装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而这也正是她值得探究的地方。。。火热的爱与信仰,与内心的阴影和孤独,让她的人格病态也丰富。。。
多谢呱呱+新周愉快!
开心呱呱喜欢加缪的金句,这是这位大文豪+大哲学家(至少在我眼中)在“ The Plague”(《鼠疫》)中的一句话。我刚刚又去找个下,英文版的准确句子是这么说的:“。。。and good intentions may do as much harm as malevolence, if they lack understanding 。。。”
我觉得“lacking understanding ” 直接翻译长“缺乏理解,没有理解”所产生的中文语义,会非常模糊,“留于浅见”更像是它的本意,所以俺就大胆地这么写了。但如果不连带原文(法文、英文),而单纯在网上查我的中文翻译,应该找不到它跟“加缪”的关系:))
呱呱一夸,头昏眼花,哈哈,贼上头~V~
在想啊,是不是林芙正在你笔下闹腾齐啸呢?——刚好小风太骄傲,该吃点儿醋了:))
呱呱,沫沫,梧桐,高妹:留言一一拜读,明天再一一回复。先谢谢亲爱的你们!
好梦!
亮妈看得真细,感动啊~ )~ 那7条船,可是俺死求白赖跟AI求来的。。。7是圣经中的lucky number,不管桃子有多少愁,咱都希望她有7护航,幸运地到达彼岸。开始管AI要七条船时,还行,很快就“生产好并下水”了。可后来一让它改人物,后面的七船只改个乱七八糟,直到我警告它“不!要!改!船!,它似乎才明白过来。。。
开心亮妈把故事捋顺,让脉络格外清晰。我的感谢也是七船并发,团团把亮妈包围,哈哈哈~~
是的,蘑菇明鉴,对于桃子家,俺侧重讲述的是原生家庭的母女关系;而对Leo家,侧重面在于婆媳关系(当然桃子家为主,Leo妈家为辅)。而桃子家对大丫的忽略,Leo家对儿子的溺爱,是不是同样源自于女人在家庭中的求生反应?
“这个Leo还算有良心的,知道他妈妈处境可怜,只是这大丫的状况更让人担心”,蘑菇把两家的二代放一起对照,真好。这是不是也意味着,被母亲一直牵着手的孩子、终究要比被母亲不停地往手里塞工作的孩子,能早些理解母亲的脆弱,跟母亲和好。。。。
问好蘑菇,新周愉快:))
耳边是Leo妈,近处是Leo,远处是大丫,更远处是桃子。——哇,缘妹将人物精准地安置于时空,比俺在草纸上列的大纲都清晰(很多时候我都是写着写着才看清的)。。。因为很多情节都是倒叙,其中又夹杂着“我”对桃子家所发生的一切的脑补、想象和思虑,因为并没有按线性时间来铺展故事情节,多谢缘妹将其一一复位。
也欣然收下缘妹的谬赞,以此作为激励,干劲儿满满地再出发:))
“留于浅见的善意”,我觉得这里是个点,但不光是“浅见”的问题。故事里面的每个人都在suffer,Why? 你可以说是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是缺乏“生活智慧”造成的。比方说,和同一时代的美国人相比吧,移民们总是喜欢把苦难归结在“移民”上,其实美国人并不见得拥有比移民更多的资源。事实上,大部分美国人不如华人聪明、学历也没那么高。你说他们有父母在这里托底?有一点点吧,但美国父母对孩子也不是中国人那种奉献。无论职业地位,还是工资收入,大部分美国本地人是比不上华人移民的。
但人家的日子,很少有华人这样过成了“一摊烂泥”。人家就算离婚,就算家里有人生病,总体来说还是清清楚楚,干干净净的。美华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 拎不清。该划清界限的时候,无法划清界限(比如Leo对婆媳关系的处理)。该坚持自己原则的时候,没有坚持底线(比如一再被老公欺负,不停生孩子的桃子)。很多华人把这些统统归为“善良”,我觉得是不准确的。对人类而言,virtues 有很多种,比如勇敢、真实、惩恶扬善、聪明,这些都很重要的啊!善良本身并不足以抹杀其他的一切,而且往往只不过是“懦弱”的外衣罢了,比如桃子。她让大女儿受了那么多的苦,连好好学习准备考SAT这种基本的人权都被剥夺了,她善良在哪里?
不客气地说,整个华人社会最大的特点不是善良,就是这种懦弱,凡事“和稀泥”的习惯。我在职场上见得最多的是这种情形——但凡有歪门邪道,出来伸张正义的基本都是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而华人总是会选择息事宁人。还有所谓的“淡泊明志”,“不争”,结果就是让领导职位、实权职位都掌握在其他种族手中,自己整个民族(学历最高、最聪明)被压在所有其他种族之下。在家庭中,也有相当多的女性和桃子一样懦弱,结果就是弱势群体(她的孩子们)没有得到保护。
也许这不是采心写这个系列的初衷,但却是我最大的感受。
大丫已经内心强大,LEO还需努力~~~
家丑不可外扬,中华之传统糟粕。
对于痴情人,思念挥之不去,还可以诗意化情愫,将一船愁绪起锚放舟,顺笔墨漂流。担心笔墨的“浮力”不够,落一笔轻叹,却刚好用来反衬哀伤的沉重,像李清照怀念丈夫的这句: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爱了爱了,这一段写的诗意又深刻,佩服采心。
亲爱的缘妹、蘑菇和亮妈,留言悉读,先谢于此,饭饭后回来一一回复:))
哈哈,麦子,前几天家里比较热闹,找不到安静的当儿,然后我有时候情绪上不来也不行,这集出炉的就比较慢@.@
嗯,是的,我前面也跟沈香、可可、菲儿、梧桐她们讨论过,大丫比较能说会道,心里却满是阴郁和苦毒,都怪成长过程中被原生家庭伤得太深了,从身体、精神到人格。。。
也感觉这一切不光是外部造成的,更因她偏偏就是个特别自尊、对自我保有很高期待的女孩子。你想啊,咱们这代长大的过程中,被父母使唤当帮手的“大丫”海了去了,——俺就没少帮俺娘带妹妹,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反弹啊。这么一想,俺跟大丫的觉悟差远了,缺乏觉醒的能力。。。哈哈~~
问好麦子,感谢麦子的鼓励:))
嗯,是的,生命无常。可单纯看桃子,感觉比无常还差,总是坏运气。——带着病弱的身体,却始终被命运驱赶着生活,拖累连连,活着的全部内容就是劳作。又因此使得长女过早卷入了母职的义务,伤及孩子的身心,也造成了母女间无法修复的泪痕。。。讲这些,并不是说孩子多就不好,丈夫也不能生病,关键是这样的日常恶性循环,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问好梧桐。钦佩你敢为“源氏物语“那样的殿堂级的“砖头巨作”写简本,为你加油:))
嗯,菲儿,这“苦毒” 二字你用得好准确。应该就是这样的,大丫在成长中被伤得太深了,——母亲从体力上(使其劳累无闲),父亲从精神上(予以贬低和辱骂),一直伤到了她的人格里,造成她长大后非常的两面性,表里不一。不过就像我跟在前面同沈香和可可讨论的那样,大丫尚年轻,也开始谈恋爱了,太定型地活着,也许就归于平凡。。。希望这一切矛盾和挣扎,都将化为她日后的丰富、宽容、以及令人难忘的奇异恩典,让我们祝福她 ~~
多谢菲儿+好周末:))
唉,一声叹息。给大作家采心点赞!
是的,可可,大丫本来开始独立了,小四也上了学。但因母亲回国照顾上不了飞机的病瘫父亲,大丫还是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三个弟弟妹妹,延续着令她讨厌的“过早承担母职”的过去。。。可可说的对,一方面她成熟了,但同时也仍未脱离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也尽力通过场景,将她bipolar的人格展现出来。也希望这一切矛盾和挣扎,都将化为她日后的丰富、宽容、以及令人难忘的“奇异恩典”~~
多谢可可的谬赞。谷雨就要打入敌人内部,等着你的精彩描绘:))
嗯,沈香从心理角度,揭示了大丫做见证并非故意作假,也是无奈中的心理自我安慰,敏锐而专业~~
从小到大,大丫是家里最没有主导权的个体。而真实中的“我”越低微,渴望中的“我”也就越强大,人格也就在二者的拔河中开始撕裂,所以我感到她有些bipolar。。。请看,她在见证中滔滔不绝,激情在线,very正能量,也没有因为说假话结巴或者脸红,彷佛正在全力践行着想象中的自己。。。而在跟老朋友(也是没有威胁感的小弟弟)Leo单独相处时,那种跌入深谷般的幽冷,那种对治病救人的嘲讽和揶揄,则非常的负面和阴郁。。。好在她尚年轻,也开始谈恋爱了,太定型地活着,也许就归于平凡。。。让我们祝福并拭目以待:))
多谢亲爱的沈香。愿好梦起锚,星月护航:))
采心的写法很有意思,以教会为契点,通过Leo家来写桃子家。耳边是Leo妈,近处是Leo,远处是大丫,更远处是桃子。Leo的痛是真切可触摸的,桃子的痛也掷地有声。比如 -
“ 困顿的日常里没有诗。有的仅是日日要面对的“生活头条”,以那张轮椅为插图,“愁煞我也”地横陈于心头,不换主题。”
“ 这第五个则是“倒生长”,一寸寸下沉,将她拖向人生的迟暮。”
采心的文字充满了灵气和创意,处处闪亮。
采心的用词都好生动,“总是梦见自己变成了过期的小插件,不是被老板一把拔出,就是被太太扔出系统,连个提示框都不肯给,真TM的比卡机还fucked up”,艾玛,太形象了。
大丫已经长大了,真是能说会道,激动人心的见证,让Leo当真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就是生活。
赞好文。好多看点。Leo的Personal Banker和我们做commercial loan的analyst还真是不太一样。大丫二代做传道的还真不多,采心对教会的运作非常了解。“大丫大丫从念神学院的大四开始,就回到教会里实习。毕业后转正,一边为教会做福音宣传工作,一边自组了包括少量外族在内的华裔中青年团契,以双语扩展事工。”,若是有这样的发展多好啊。但感觉大丫心里的“苦毒” 会影响她的事工。静待后续。
AI绘画的这张图上低着的头他,真是画得太到位了。
喜欢采心开头部分诗一样的文字。
伶牙俐齿的大Y在教会做上帝的见证人,虽然夸大其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无奈中的心理自我安慰。“ Leo,从小到大,咱们在教会里一起长大,见过多少被圣灵充满的牧师,来咱们教会用祷告医病救人啊。就我这只菜鸟,偶尔给我爸tweet几声,你说,能有灵恩派牧师那种“一按头人就倒、脚一跺病就好”的医治大能吗?”好无奈的内心表白。
AI绘画的这张图看着让人心酸,桃子的苦难何时是头啊?
采心的故事引人入胜,期待后续情节发展…采心周末愉快。
给沈香也端来西瓜冰沙~~
天热,我给可可备西瓜冰沙,等你饭后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