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昨晚儿子打电话过来聊天。竟然聊到中年危机。
我说你这家伙,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家还没成,一步跨到中年危机了。
他认真地说哎,我得想好了,这样以后蜗居在鸡飞狗跳的奶瓶尿布中才会淡定自如啊。
好吧。我也确实根据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告诫过他生命里最难渡过的第一个坎就是轻中年时无法把握激情退潮后的平淡和平凡。他也是看到身边一些情况,有感而发。
他说你不是说过刚来美国,对大玉米地充满热情,觉得怎么那么天高地阔鸟语花香,那么美!然后在纽约工作几年后再回学校,觉得这80W怎么一马平川开不到头?怎么这么枯燥、这么烦人!?
谢谢他记得我不经意中提及的小故事。我时常发现,我说些什么他当时不以为然,甚至调侃几句,事后却会引用。我甚至在他的朋友聚会上听到他把我曾经的话用英文说给他的小伙伴们听,我在边上心里暗笑。
扯远了。
他说生活也是如此:中年危机就是厌倦了那一马平川的80west高速路,看到边上乱糟糟的小路就想进去看看风景。不让我去我偏要去!
他说正面的方式呢,或者做疯狂加班的事业强人,或者控糖、健身、跑马、撸铁......这些都可以发圈啊:我棒吧?我厉害吧?我正能量吧?
反面的方式呢,可以暧昧、劈腿、出轨,然后心里暗爽:你们觉得我是金融精英、IT天才、广告达人,或者贤妻良母幸福美满吧?我其实暗黑呢,我坏着呢!就不告诉你们!
我被他逗笑了。我说是啊,折腾了一通,轻则一身泥土挂满荆棘,重则损兵折将,最后老了累了,还得想法回到一马平川的大道上。
不过我也劝他说:事先想想也好,算给自己打预防针了。但想多了,会失去那种糊里糊涂的冲动,也不是好事。
我认为,他还需要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其实是一种纠结,就是没有准备好;或者说,人为地把这种准备看得太重。但没有准备,日后会犯错;或者没有犯错的机会而心里暗自不甘;也不好。
想到那位曾经在儿子22岁生日时送他22件礼物的姑娘。要知道,想办法集齐他出生那年用的奶嘴、他上小学时的第一个铅笔盒、他高中的一件球队连帽衫......得花多少功夫在中美两地的网站上淘货,多么不容易。姑娘是为了营造你的二十二年中其实有我在身旁的甜蜜。这事儿感动了我,至今。
还有牵牵......那些潇洒自如、两人走了小半个世界的日子,让我感叹你们过着我年轻时向往的日子!却被儿子一句我其实很累道破真相。确实,潇洒是给人看的,如果自己累,还是在家喝茶做手工吧。
从此我学到了功课: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和另一半展示给你带给你,不代表要让你亲自代入。
所以,我现在可以云淡风轻地和他聊中年危机。
人生的每一天,睡觉和吃喝拉撒占了一半,剩下的12小时如何填满,就是生活。就这么简单,没必要贴标签:我是啥啥,他是啥啥;我有什么,你有什么。自己为自己活,自己做自己的填空,把一个个12小时的格子填满,直到没有机会填了......
我昨天和他说:各自保重,相互牵挂;谁也别作,共同找乐。 他说:必须的!
好消息是:儿子下月底又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