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今天去谷歌查资料,看到这个题图,奇怪万圣节过了怎么还有骷髅图案?
查了才知道每年十一月的头两天是墨西哥人的"亡灵节"(Day of the Dead)。第一天祭典早夭的孩童,第二天祭典成年亡故的亲人。对于生性豁达幽默的南美人来说,这个节日是生者为死者办的一场嘉年华,没有太多的悲切,更多的是阴阳两界在一起灵魂交融,缅怀叙旧,同乐同庆。
我一直自诩是生性豁达之人,虽然没有大口吃肉喝酒的豪爽外表,但内心里对很多事情都可以云淡风轻。可是,我父亲走后,我悲伤地发现,我无法参透生死。
所有的道理我都懂,任何人都有父母离开的一天,何况88岁也算是喜丧了。可是,看世界的眼光就是回不到从前了。心里的结也会毫无来由地抽紧而疼痛。
一个冬天的周末早晨,我去邻镇买一杯咖啡,出来遇到修路,我就绕了一下,开过一道山岗,我突然想到我和父亲曾走过这里。心里一下痛起来,脑子一片空白,越开越乱,家门口走了十几年的小镇子,忽然变成一个未知世界。薄雪和迷雾中,山路成了恐怖电影中的无人之境。
停在路边流泪。想到我在父亲住院前回去探亲时,一向矜持的父亲说"你是我最爱的小女儿"。虽然他当时信心满满地要冲九十岁的目标,但冥冥中又觉得必须把爱说出来?我想我要振作起来,让父亲放心。
从那以后,我努力地开心起来,寻回从前的自己。虽然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着相",但至少比任由悲伤泛滥要好。
我自己也遇到几次有惊无险的情况,让我有机会对生死的事情闪念一下。
大学某年得了腮腺炎。这个小孩子的寻常毛病,成人得了会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丧命。校医院误诊,等发作了学校发现事态严重,救护车送到合同医院,并连夜把我爸爸哥哥都叫来了。我自己高烧不退,什么都不知道。竹马同学有一天从医院骑车回校,悲从中来,泪眼模糊中一头栽到排水沟里,跌跌撞撞骑回学校直接去我寝室,和我最要好的室友翠翠相对垂泪哭了一场。想想这份悲伤的甜蜜也是很值得珍惜的缘份。
八九的那个夏夜,当广场突然一片漆黑之时,原本悲愤激昂地唱着"血染的风采",刹那间陷入沉默。人生第一次,想到年轻的生命可能终止于此,悲伤地想到父母家人。
孩子两三岁时,某天我突然身上出红疹,伴随发烧。去合同医院看病(按现在的标准是三甲医院),医生如临大敌地怀疑急性白血病,建议去友谊医院确诊。我清晰地记得自己没顾得上害怕,先想到孩子,心里像压着大石头一样沉重。
第二天家人起大早排队也未能挂上专家号,一位亲戚说先来我们医院血液科看看吧。去了这家一般的医院,大夫在我出了疹子的手臂上一撸,说:"白血病的疹子是皮下出血,皮肤是平的;你这个疹子有突出,从孩子幼儿园传染上的风疹吧?" 然后(好像是)验血便确诊了,对症下药很快就好了。
后来想到,我小时候母亲在文革中受父亲牵连失去工作,母亲亲自带大了我。因为没上过幼儿园,有些疫苗可能打得不全,以致大了得小孩子的毛病。
最近又出次个乌龙,让我短暂地认真地又走了一下心思。
话说我这个吃货近年添了一个返胃酸的毛病,虽然不严重,但时不时妨碍吃喝大业还是很恼人的。于是去看医生,人家说东亚人40岁以上即使没毛病也做个胃镜筛查下比较稳妥,有症状就更要做啦。
辗转很久,找到一位医生朋友的同事S,不怕麻烦地跑到曼哈顿做了胃镜,正常。那就注意饮食,避免容易返酸的食物吧,倒是也无大碍。
可是,两个月后,S医生打电话,他说:我这个人就是执念,怎么看怎么觉得你的片片上显示一个小泡泡,你还是去找我的同事M做个内窥镜下的超声波吧。我一激灵:嗯?会不会得了那啥了?S说:No no no no, definitely not. 我把彩照寄给你,你拿着去找M看看,就是为了play safe.
虽然他一连说了四个No,我还是走了一下心。想,要是得了那啥了,我该干什么呢?
很快有了list:先回国陪陪家人,长住一段时间;再从国内出发去周边玩玩,其实最想再次去Patagonia,但太远了,估计折腾不起了;然后呢,去巴黎看看,原来想退休去居游的,提前吧;再然后,搬加州去,不是那里通过安乐s法案了吗?想着想着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嗨,说你胖你就喘上了?
等拿到片片,我一看,小小的,晶莹的小珍珠一样。据说那啥是张牙舞爪的?这个不像。
M是曼哈顿的富二代,我的医生朋友说他爸爸是名医(他们几人都是同事)。他把我又麻翻了一次。醒来后告诉我是duplication cyst,这么小,什么也不用做。我一头雾水,他解释说就是胚胎分裂时出现的问题。我苦笑:这么说,我是一个有defect的baby?只是现在才知道。他拽拽地笑笑说:如果你这么定义的话。
我当时想到网上的时髦说法:求心里阴影的面积。
借由这些乌龙,让我知道自己心里份量最重的是什么。既然知道了,就珍视,不等待,不蹉跎。是不是呢?
最后,用儿子在微信聊天中写给我的一段话做结语吧。那是我父亲突然生病住院,我半夜起来收拾行李时儿子写给我的。也许,他也是从什么鸡汤中看来的,但如是信手写来,至少说明他认同理解并记住了,年轻如他,有这样的认知,是好事。
他说:"妈妈你自己处理好心态。我们不能掌控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能掌控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态。只要掌控了心态,我们就掌控了我们眼中的世界。"
共勉。
谢谢!抱歉,回复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