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嘲弄高科技啊!这些"淘汰货"竟然击败超级大国

(2007-03-04 07:52:42) 下一个
一般说来,事物发展的秩序总是新的代替旧的,落后的让位于先进的。当今世界,军事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大批高技术兵器和新概念武器不断出现,我们的目光再紧盯世界军事科技前沿的同时,决不能忘记了对现有武器装备的战斗力的提升,不能忽略了大量“过时落后”的军事装备,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在加快研制新装备的同时,充分挖掘现有装备的潜力”。这是我们的国情所致,从军事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合情合理的。武器装备在不停的更新换代,如果一种新式武器研制出来了,部队立刻全面列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以坦克为例,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日本也还有相当数量的M—60、74式坦克装备,这两型坦克大致于苏制T—64相当,在三大性能方面要弱于我军的80式主战坦克。

先说一件有趣的旧事。朝鲜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装备了喷气式战斗机,因此交战双方的对空防御也都是以这种高技术武器为主要目标。美军在朝鲜的的机场均装备了高性能的防空雷达。然而,对三八线附近的美军机场而言,威胁最大的却不是喷气式米格飞机,而是老式的螺旋桨飞机。甚至连老掉牙的苏制拉2飞机也能对美军机场构成严重威胁。这些像古董一样木质的双翼飞机往往利用夜色的掩护低空偷袭美军机场,美军高性能的防空雷达居然发现不了,而美军装备的先进的F—80、F—84、F—86喷气式战斗机由于速度快而无法阻止这种时速不足300公里的小飞机的攻击。于是,火箭弹美军的机场经常在半夜拉响防空警报,虽然拉2飞机因为载弹量小威胁不大,无法给美军机场造成毁灭性打击,经常是扔两颗炸弹就走,但美军官兵却被弄得夜不能寐,美军飞行员更是提心吊胆,生怕他们的宝贝坐骑有闪失。美军官兵给这些晚上来的拉2飞机起了个绰号叫“查铺的查理”。

类似让先进的防空系统大出其丑的事例还有,我不妨讲讲。

1987年11月25日晚,一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乘风筝滑翔机从天而降,出现在黎巴嫩南部的一座以色列兵营附近。他截了一辆军车,打死一名司机,打伤一名女兵,然后用手榴弹、自动步枪向军营猛攻。共打死6名以色列士兵,打伤一人。

这一事件震怒了以色列当局,他们称之为“无耻的战争”。但以色列当局动怒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伤亡的数字,而是这次事件给他们带来的耻辱。

据说,这位巴勒斯坦人驾驶的风筝滑翔机是再简单不过了。机上的马达和家用的除草机上的马达差不多大小。就凭这玩艺儿,他就轻而易举地闯过了由雷达、夜间探测器和电网所构成的、被以色列当局称为“安全带”的防线。这对以色列的防御系统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再讲一件在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在冷战时期,号称世界超级大国的前苏联也受到类似的嘲弄。一个乳臭未干的原西德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着一架轻型运动飞机居然悠然自得地穿越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网”,在莫斯科的红场安然降落。

前苏联颜面尽失,辩解说,这架轻型体育飞机一进入前苏联就被发现了,前苏联立即派出两架歼击机跟踪。但由于这架飞机即小且慢,飞得又低。歼击机跟踪不便。但前苏联防空军司令伊万•特里季涅克事后说,前苏联空军当时就发现了这个来自汉堡的19岁的青年,只是由于下级军官当时不知如何处理又未能找到一位敢于负责的军官。

不论何种说法都表明了前苏联防空系统存在着漏洞。为此,前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和国防部副部长兼防空军司令亚历山大•科尔多诺夫丢了乌纱帽。

以上几个事例很具代表性。其实,低技术武器同高技术武器之间的争斗在现代战场到处可见。由于对高技术武器非同凡响的巨大战斗能力,交战双方对高技术武器的针对性防御和打击也特别重视。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在日益受到宠爱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威胁。在一些战争中,制导武器的空中打击率在不断下降,而非制导武器的空中打击率却常常出人意料地呈上升趋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