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国揭露日军暴行 新二战电影令日本右翼恐慌

(2007-02-16 08:40:21) 下一个
《南京浩却(灾祸)》——这个奇怪的名字出自刚刚上市的、3月号的倭国杂志《正论》。它的“真名”叫《南京浩劫》,是一部由中国、美国和英国共同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大制作影片。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倭国右翼在《正论》中警告说:“今年,中国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反日宣传战。”也许是因为日语中没有“浩劫”的“劫”字,因此在行文时,写的都是“南京浩却”,并加了注释。有人说,“南京浩却”似乎说明在倭国右翼眼中,南京从没出现过浩劫。然而,2007年无疑是倭国右翼“在劫难逃”的一年,因为全球至少有7部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电影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7部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是倭国的危机”

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人来说刻骨铭心,但大多数外国人却知之甚少。前不久,一些与倭国关系密切的欧洲学者,甚至到中国来考察这场大屠杀的真实性。今年,无疑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年。


去年年底,美国制片人朗恩·乔瑟夫博士投资拍摄的纪录片《南京梦魇》在美国各地试映几十场,震撼了美国观众。今年夏天,该片将在倭国上映。而今年1月,美国在线副总裁泰德·莱恩塞斯出资拍摄的纪录片《南京》,在丹尼斯电影节上获奖。该片以冒着生命危险在南京保护中国人的十几个西方人为线索,记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它也将于今年正式公映。提到以上这两部纪录片就不能不提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是她那本《南京大屠杀》轰动了欧美,她自杀后,西方对南京大屠杀更加关注。加拿大方面就正在拍摄一部纪录片——《张纯如:一个不能忘却的女人》。除了纪录片,还有几部是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故事片。如由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共同出品的电影《黄石的孩子》就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该片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和中国影星周润发、杨紫琼共同打造。将于今年11月在美国黄石首映。此外,由中美英三方投资超过2亿元的《南京浩劫》被称为可与《辛德勒名单》相比的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巨作。该片也将在今年内在中国首映。而内地导演陆川筹拍的《南京!南京!》香港导演唐季礼筹拍的《日记》也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对此,倭国右翼显得紧张而狂躁。他们借《正论》、《周刊新潮》等媒体刊登文章,叫嚣要警惕中国利用南京大屠杀事件在世界掀起反日高潮。最新一期的《正论》杂志还出版了专辑,重点就南京大屠杀事件和二战题材的电影发表文章。《产经新闻》评论员石川水穗撰文说,《南京浩劫》在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基础上,再现了日军狂暴“如鬼畜般”的罪行。2月8日的《周刊新潮》也刊登了类似文章,文章标题是《7部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是倭国的危机》,该文惊呼这些电影的陆续问世必将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日高潮。


美国人拍片,倭国右翼也骂


纪录片《南京》的制片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莱恩塞斯。2005年,莱恩塞斯在一份旧的《纽约时报》上看到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因抑郁自杀的消息,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南京大屠杀。看过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后,莱恩塞斯说:“太可怕,也太令人警醒。倭国从未就发生的一切道歉,也不曾承认过。这是被遗忘的大屠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他决定投资200万美元,拍摄纪录片。


影片的摄制人员都是美国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有限。为了拍摄该片,他们组建了一个史学研究团队,并用了半年的时间收集资料,编辑已有的影像资料,寻找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影片主创人员还采访了22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莱恩塞斯说,这些幸存者在摄像机前的陈述,是影片中最震撼和最有价值的部分:今天,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有少数人健在,“如果我们现在不做这件事,以后就可能再也不会有幸存者了”。


这样一部真实记录历史的影片,自然引起了倭国右翼分子的恐惧。莱恩塞斯和片中一名倭国演员的博客,曾一度充斥着倭国右翼分子的谩骂。据报道,《南京》一片的三位倭国助理制片人由于朋友和家人的压力,不得不中途退出。但这无法阻止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南京》不仅获得了美国《侨报》等华文媒体的热情赞扬,而且吸引了美国主流媒体的注意。《落基山新闻报》记者看过影片后,就写下了题为《〈南京〉的黑暗永远意味深长》的文章。


张纯如:一个不能忘却的女人


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与张纯如是分不开的。她1995年亲自前往北京、南京、杭州等地进行为期6周的实地考察,走访了大量学者、专家和大屠杀幸存者,并以此为素材,于1997年12月写成《南京大屠杀》一书。此书立即轰动欧美,该书在两年后被著名的历史探索频道制成专题片播放,使更多原本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西方人借此了解了倭国法西斯的战争罪行和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经历的苦难。在加拿大,有一个加拿大多伦多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简称史维会)。该会曾在张纯如生前邀请她前往多伦多演讲。在史维会的努力下,多伦多所在的安大略省成为西方首个将二战亚洲史作为中学必修课的地区。如今,史维会准备拍摄关于张纯如的纪录片。去年12月7日,导演斯帕希奇、作者贝特切尔曼、编剧库克到达南京,在为期3天的调查访谈中,他们会见了很多曾为张纯如提供过帮助的人。史维会创始人王裕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加拿大著名导演斯帕希奇而非华人导演,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影片主题对西方观众的影响力,因为这部影片的拍摄初衷是面向西方,向那些不熟悉亚太二战史的观众揭示历史。影片预算仅130万加元,基本来自北美各民间基金会和私人捐助,史维会表示,不会接受任何政府资助。


美国电影已在倭国形成“旋涡”


倭国右翼害怕世人改变对倭国看法的同时,也在担心倭国人思想的变化。去年10月,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美国电影《父辈的旗帜》及其姐妹篇《硫磺岛来信》在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前者从美国人的角度,后者从倭国人的角度描写了二战中,美日争夺硫磺岛的战役。《环球时报》记者看了这两部片子,发现影院上座率很高,观众反应强烈。感人的地方可以听到轻微的啜泣声,影片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在剧情中,静坐良久,不肯离去。倭国媒体称,《硫磺岛来信》上映头两天就有37万人前去观看,创下5亿日元的票房纪录。《父辈的旗帜》上映头一天就有票房收入1.9亿日元。很多倭国年轻人都对电影给予好评,并说更加体会了战争的不幸和残酷。一位28岁的倭国女性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二战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在看这类题材电影被感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反省。”


尽管这两部片子由美国导演拍摄,并对一些日军官兵进行了正面描写,但其反战的主题仍令倭国右翼分子十分不满。倭国评论家佐藤健志专门发表文章评述“硫磺岛两部作品的功与罪”。他首先强调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还存在很多缺陷。即倭国方面拍摄并流传下来的都是为了鼓舞国民士气的,因此突出了倭国军国主义。反而忽略了倭国发动战争“积极的一面”。如对于亚洲各国来说,大东亚战争就是为了脱离欧美支配而获得自由的战争。伊斯特伍德虽然通过作品肯定了倭国军人的人性,但是却“用美国的正义否定了倭国的正义”。如果说《父辈的旗帜》展示了爱国主义的虚伪,那么《硫磺岛来信》就是把倭国的皇国史观视为一种丑恶。作为战胜国的导演,想通过世界最高水平的电影来描述敌国倭国,这种行为本身就有站在美国的角度夸耀的一面。我们只能通过《硫磺岛来信》感受到导演在贬低倭国人。


二战电影对倭国意味着什么


欧美社会以非常大的兴趣来拍摄与倭国有关的二战影片,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冯昭奎研究员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说,过去,围绕倭国对二战历史的认识问题,似乎只有倭国和亚洲邻国在激烈争论。现在,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注意到这段历史,说明尊重历史、反省战争是人类共同的认识,即使对于倭国,也是很有意义的。


从2005年起,冯昭奎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倭国大学里教书,讲授中日关系史。他告诉记者,倭国社会虽然有保守化的趋向,但倭国社会中愿意正确对待历史的人还是占多数的,这是有民调数据为证的。如果倭国能够抓住国际、国内出现的这个契机,对过去倭国的战争暴行认真反省,正是改善倭国国际形象的好机会。从这个意义上看,国际社会对倭国二战历史的关注,是在帮助倭国,而不是如倭国右翼所说“丑化倭国”。熟悉倭国社会的专家告诉记者,倭国人认识历史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实证,而不是只接受简单的历史概念。冯昭奎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他在倭国大学讲课的时候,往往总是那些具体、真实的故事在倭国年轻人中引起的反响最大。在讲中国如何善待倭国战俘和战败后的倭国人时,冯昭奎讲了几个故事,有被俘的倭国飞行员如何到解放军的航校当教官;有倭国宣布投降后,中国人如何苦劝倭国在“满洲电影公司”的职员不要自杀,结果整支日方的电影创作团队都参加了中国的电影创作等。故事讲完后,每个学生都写了感想,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倭国战俘教解放军飞行员是背叛,倒是有学生写道:这些倭国军人后来为中国做事,是背叛了倭国吗?我认为不是!他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参加的是一场不义的战争,我敬佩他们。


正是因为倭国人认识历史的这种特点,国际上接连几部有关倭国二战历史的电影才让大多数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深感触动。一来,新拍的几部电影都大量采访了战争亲历者,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二来,西方拍这些电影,其角度和立场有中立者的意味,这促使很多倭国人思考。冯昭奎强调,民调显示,倭国人现在对美国有亲近感的比例高达80%以上,而且大多数倭国人都认为倭国对美国的工作做得很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美国人积极拍摄反映倭国二战暴行和战争残酷的影片,对倭国社会产生的震动是相当大的。冯昭奎说,一个事实是,倭国右翼越是要抹去和美化倭国的战争罪行,国际上对倭国的二战历史就越关注,而争论越激烈,倭国国内年轻一代的历史大补课就越充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