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世纪中国周边海上力量扫描

(2007-02-13 09:00:31) 下一个
美苏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大踏步前进。亚太地区抓住时代脉搏,大力发展自身经济,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政治安全态势的变化。在不断的磨合和调整中,亚太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牵制、相对稳定的多极化战略新格局。中国是亚太地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大国之一,中国的一举一动备受全球特别是亚太国家的关注。在中国的周边,活跃着几支重要的海上力量,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同样引起我们的关注。

太平洋,大国阴影笼罩

亚太地区一直是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冷战期间,美苏在这片土地上都部署了重兵,亚太地区也随之成为两大阵营对阵的前沿。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的实力大幅度下降,美国在亚太地区失去了竞争对手,成为亚太地区唯一的超级军事力量。

一、美利坚,铸岛链封锁中国

我国拥有长达18000多千米的漫长海岸线,拥有黄海、东海、南海等多达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我国的沿海一线均处在西太平地区,但西太平洋上一系列大大小小成弧形分布的岛屿却紧紧封锁着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门户,我国的海洋出口实际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美国在这一系列岛屿上重兵把守,将其变成封锁亚洲大陆的所谓“岛链”。

图1:针对中国大陆而来的美国“小鹰”号航母


这些岛链是冷战的产物。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在亚太的附属国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众多的军事基地,极力打造太平洋上的防御岛链,用以封锁以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岛链并没有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而消失,反而日渐牢固,紧紧套在亚洲大陆的脖子上。这些岛链上驻扎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当前,这支海上力量无疑是亚太地区最具实力的海上力量。作为一支经常性的威慑与实战力量,在后冷战时期已成为美国在该地区“和平时期参与”、“威慑和防止冲突”、“战斗并获得胜利”三大战略任务的主要执行者。

随着美国亚太地区战略的调整,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9年年末,美军驻亚太地区的兵力保持10万人的规模,其中包括以负责西太平洋海上防务为主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第7舰队、应付地区冲突的快速反应部队太平洋舰队第1两栖戒备大队和陆战第3师。第7舰队所属兵力主要配置在以日本横须贺为中心,辐射至日本佐世堡、冲绳和韩国釜山、浦项、镇海等地的东北亚基地群,舰队主力为第17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中队和第7航母大队,辖各型舰艇约60艘,舰队总部和航母母港均设在横须贺。1996 -1998年间,美国海军陆续以“小鹰”号航母、“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伯克”级导弹驱逐舰“麦凯恩”号、“威尔伯”号等较新舰艇替换了航母“独立”号和几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等一批老舰,舰队综合作战能力大大增强。驻冲绳的第1两栖戒备大队和陆战第3师,则是美在西太平洋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执行“由海向陆”新战略和进行军事干预的基干力量。

图2:卡尔文森号和小鹰号联合编队

同时,美国还继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美日、美韩、美泰、美菲、美澳等双边军事联盟的合作,保持在西太平洋乃至整个亚太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这些军事力量中,海军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兵力严重制约了我国海上力量走向大洋,是影响我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

二、俄罗斯,振积弱重向大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内外交困,军事实力大为下降。原来在亚太地区惟一一支堪与美海军抗衡的力量——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已今不如昔。飘摇的经济和动荡的政局使这支舰队实力逐渐萎缩。近几年间,舰队的主要舰艇编成减少了50%,人员编制减少60%,现有兵力10万人,拥有各型舰艇324艘,总吨位120万吨,包括导弹巡洋舰4艘、导弹驱逐舰12艘、导弹护卫舰9艘、导弹核潜艇10艘和其他潜艇39艘。由于“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航母被变卖,使得该舰队沦为没有航母的舰队。此外,舰队的活动范围也大大收缩。

图3:俄罗斯海军光荣级“瓦良格”号


1999 年,普京总统上台,随着其一系列的改革,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渐入正轨,军队力量也正逐步加强,俄太平洋舰队也开始了停滞多年的演习。虽然是小规模的近海演习,但也可以看出其发展的巨大潜力。2003年,俄太平洋舰队驶入印度洋与印度海军舰队举行了大规模的演习就是其实力有所恢复的明显标志之一。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北约东扩使得俄罗斯的西部边境完全暴露,俄罗斯海军建设势在必行。一旦“海军优先发展”战略得以实现,俄罗斯必将重点发展其东西两大舰队。俄罗斯就好比百足之虫,纵有所损伤,实力下降,但不容小觑。

东北亚,日韩逐鹿海上

一、日本,实力强劲毫不安分

战后以经济立国的日本,近年来依托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开始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近年来,日本海军的装备正朝着大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得到加强。2002年,日本海军主要舰艇总吨位突破38万吨。到2003年,随着8艘新舰艇的服役,日海军舰艇的总吨位一举突破了39万吨,而且当中有相当数量的新舰艇。

图4:日本金刚级导弹驱逐舰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总兵力4.25万人,作战部队由联合舰队和地方队两部分组成,前者又分为4个护卫队群、2个潜舰队群、1个航空集团和2个扫雷队群等,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线机动作战部队,是实施日本海上防卫战略的骨干力量。地方队则主要负责地方性防御和联合舰队的后勤及装备保障任务等。

日本海上自卫队共装备潜艇16艘,均为80年代以后建成服役的新艇;护卫舰以上主要水面战舰约60艘,其中包括综合作战能力堪称世界第一的“金刚”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和90年代服役的新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村雨”级。以“金刚”级为核心,由8艘驱逐舰、8架直升机编组而成的“八·八”舰队(护卫队群),具备在1000海里的远洋独立实施反潜、反舰和防空作战的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半径150海里的海域和150千米以内的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整体战力最强的水面舰艇编队之一。此外,海上自卫队还拥有巡逻与海岸作战舰艇6艘、水雷战舰艇35艘、两栖作战舰船6艘、支援与杂务船只22艘。自卫队航空兵共有作战飞机110架、直升机99架,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P-3C反潜巡逻机100架,是除美海军外最大的P-3C机群。

图5:日本自卫队“亲潮”级潜艇

有专家研究指出,当前日本的大中型水面舰艇数量居世界第三,反潜能力居世界第二,扫雷能力则居世界第一。根据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 2005年度),日军将花费2287亿美元建立远程化、大型化、隐性化、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军费总额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另外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筹建 1.35万吨的反潜驱逐舰和7700吨级“宙斯盾”驱逐舰,从而使装备实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实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日本海军变得不安分起来。日本先后修改“自卫队法”、“海上保安厅法”、“联合国维和法”等法案,逐渐打破“禁止向海外派兵”的规定,突破了武器出口禁令,架空了“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和“专守防卫”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通过向波斯湾、印度洋和伊拉克派兵,成功完成了走向海外的“三级跳”。作为亚洲最强大的海军,日本海军的动向让我们不得不予以高度的重视。

二、韩国,极力打造海上王牌

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相比,韩国海军的力量虽相对弱小,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近年与日本的岛屿和海洋权益之争激化时,面对兵力强大的日本海上力量,韩国海军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因此竭力加快现代化步伐。随着冷战的结束,韩国国防政策正在由“韩美联合防御”向“自主防御”转变,推行“远海防御”新战略,全面加强水面、水下、航空和登陆作战能力,进一步健全独立的海军组织指挥体系,特别是退出了韩美海军联合编队而单独编成特混舰队,提高了独立作战能力。2003年3月20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在韩国海军军官学校的一场演讲中宣称,韩国海军将有一支新的战略机动舰队,可以行进五大洋保护世界和平。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指导之下,韩国海军近年来积极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目前,韩国海军拥有兵力33000余人,另有海军陆战队24000余人,每年征召服役的兵员为17000人左右。主要水面作战舰只40余艘,常规潜艇10余艘,各型导弹艇和巡逻艇120余艘,两栖舰船15艘,勤务舰船12艘,海军航空兵装备各型飞机120余架。

图6:韩国第2艘KDX-2级驱逐舰“文武大王”(Munmu the Great)号

此外,韩国海军加强装备国产化、高技术的进程,提倡即使质低价高也要国产武器,力争在本世纪末舰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根据韩国海军防御战略2000计划,自行建造的KDX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广开土王”号已于1998年交付使用,同级舰将建造10艘,随后将建造4艘7000吨级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另外,从德国引进的3艘“张保皋”级209型常规潜艇已完工交付,引进技术由韩国船厂组装的该级艇也已有3艘服役。预计到2005年,韩国海军将拥有18艘该级潜艇,完成组建3个潜艇舰队的计划。韩国还计划从美国引进P-3C反潜巡逻机、SH-60H型反潜直升机等一批先进装备,积极在东北亚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海军。在可预见的将来,韩国海军将成为本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

东南亚,各国竞相发展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最主要和重要的合作体,也是亚太地区近年来成长迅速的一支重要力量,现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10个成员国。由于该地区扼太平洋、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所属成员国又多为海洋国家、面临着发展海洋经济的客观需求和较为复杂的海洋权益斗争形势,所以突出海军在其防务政策中的地位就成了各国的共识。

冷战结束后,美、俄等大国逐渐减少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使得东盟国家相继完成了由“安内”向“御外”的军事战略转变,军队建设则由以陆上力量为主向以海上力量为主过渡,各国普遍增加军费投入。据统计,1991-1997年,在盟各国军费年均增长7%,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金融危机减缓了这一势头,但各国海军军费投入比重仍在持续增加。新加坡对海军的投入由原来的不足全军的 10%提高到20%;菲律宾已决定在10年内斥资5.8亿美元,用于改善海军装备。

此外,东盟多数国家均推出了中远期海军发展规划。依据发展计划,东盟各国先后开始调整海军的兵力结构和部署,以适应未来海上斗争的需要,重点加强由先进的舰艇、潜艇和航空兵力组成的海上应急机动作战力量建设,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等快速反应部队得到优先发展,兵力部署则向南海等“热点”海域前出。

图7:泰国差克立.纳吕贝特 Chakri Naruebet航母

为了使海军真正具备实现本国海上战略的能力,东盟各国十分重视提高海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具体途径是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1997年8月,泰国海军向西班牙订购的轻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抵泰服役,使泰国成为东盟第一个、亚洲第二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加上从美国等国家购进的“诺克斯”级和25T型导弹护卫舰、P-3C反潜巡逻机、“新港”级坦克登陆舰以及拟议中的潜艇购买计划,将使泰国海军具备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印尼海军于1997年向德国订购了5艘209型潜艇,使其潜艇部队实力继续居本地区前列。马列西亚海军分别从英国和意大利购进先进的“莱库”级和“阿萨德”导弹护卫舰。越南海军则向俄罗斯购买了3艘“毒蜘蛛”级大型导弹舰艇。

自主研制生产是东盟各国海军加强装备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近年来,新加坡自行生产了5艘3000 吨的“主权”级导弹护卫舰。不久的将来,新加坡海军将实现主战舰艇国产化。1997年,越南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在俄罗斯技术的指导下实现本国主战舰艇的自行生产。此外,东盟各国海军对现役舰艇的改进改装也在实施中,以期提高老旧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的海军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底子较薄的原因,就世界先进水平而言,东南亚各国的海军还处在“黄水”海军的阶段。概而言之,东南亚各国的海军在平稳中缓慢发展,但也同样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南亚,印巴针锋相对

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和锡金。毫无疑问,该地区最强大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海上力量当属印度和巴基斯坦海军。由于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争端,为配合海上战争,两国都大力发展各自海军,针锋相对。

图8:印度“维拉特”号航母(Viraat)R22航母

印度海军现役总兵力达到了6万余人,各型作战舰艇140余艘。其中航母1艘,常规潜艇18艘,驱逐舰、护卫舰、护卫艇等水面舰艇70余艘,各型飞机262 架,总体实力位居世界第七,在印度洋沿岸36个国家中堪称首位,已经具备了以航母和潜艇为核心的中、远程控制和作战能力。2003年初,印度提出一项为期 22年、耗资620亿美元的海军现代化计划,该计划完成后,印度海军将拥有3艘航母和其他200艘战舰,成为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

图9:印度海军德里号驱逐舰发射导弹

相对于印度而言,巴基斯坦的海军力量相对落后。但巴基斯坦为应付与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争夺,对其海军也进行了大力的发展。巴基斯坦与法国合作,大力提升其海军装备的性能。有消息称,巴基斯坦还对美国的“佩里”级导弹护卫舰极感兴趣。近年来,巴基斯坦海军在平缓中得到了发展,在对抗中一步步走向强大。虽然说巴基斯坦海军暂时还不能赶上世界一流水平,但它仍然是南亚一支强有力的海上力量。

结语

新世纪伊始,环顾我国周边海上力量,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多的警醒和挑战。在世纪大潮中把握机会,发展和壮大我们自己的海上力量,对于冲破美国封锁,摆脱大国阴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发展我国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