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的军事实力让美国困惑

(2007-02-12 10:26:56) 下一个
西方国家媒体最近对中国军力的报道焦点不少:军费、导弹、新式战机……英国的一个智库日前则称,中国2006年的军费达到1220亿美元。美国方面更是加强了对中国的军力研究。
  美国国防部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认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四大挑战:非常规战争、灾难性袭击、传统战争和破坏性袭击。虽然理论上许多亲美发达国家都具备部分上述的挑战能力,但只有中国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性值得怀疑,也只有中国具备上述三种挑战的实际行动能力。

  据美国防部和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最新的一些分析和报告指出,中国的军事出口策略有助于其它国家或组织发展通过非常规战争挑战美国的能力。因此,美国防部在评估中国军事政策时常常围绕着以下两个敏感问题:一,中国如何对所谓的“流氓”国家和非国家主体输出军备武器?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完成现代化建设后,将对美国实现外交战略目标的能力产生何种不利影响?

  《亚洲时报》日前撰文指出,美国一方面为潜在的军事冲突制定作战方案,另一方面又加强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力求避免冲突。这两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统一在美国的外交策略当中。难怪美国军方不愿意客观和准确地评价中国在区域和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重新评估为美中军事冲突制定的应对方案,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军事冲突。

  在中国看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势必会引起美国的不安和忧虑。也就是说,中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已经预计到美国的忧虑这一风险。与美军所展现的先进技术相比,中国的武器装备、军事理论、军事教育和军工业等方面均处于落后地位。这种恍然醒悟正是中国决心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原因。

  美国人最初认为,要摸清中国军队到底有多大能耐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可是随着中国一次又一次展现自己的新型军用技术,美国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真正实力。中国最近测试的反卫星武器系统(ASAT)就是一个例子。

  文章指出,对那些一直关注中国军事发展的人来说,中国研究反卫星武器技术应在情理之中。早在1994年,中国《现代国防科技》杂志就刊登了一篇题为《动能拦截器小型化和智慧化》(译)的文章。当时,许多军事专家就指出,反卫星武器技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2000年7月5日,中国的《瞭望》杂志又刊登了一片题为《美国军事的“软肋”,战略弱点》的文章。文章大意说:“对那些永远无法用坦克和飞机打败美国的国家来说,攻击美国的太空系统也许是最具诱惑力的不二招数。”

  据美军的北美司令部的情报显示,中国还曾在2005年10月、2006年4月和2006年11月进行过3次反卫星武器试射,打击目标均是被最近的测试命中的“风云-1号”卫星。这再次证明美国因为中东问题分身乏术,未能摸清中国的军事意图。

  如果上述情报属实,则说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军方之间,以及布什政府与情报部门之间都存在信息沟通不良的问题。可幸的是,美国防部的部分官员以及非官方组织对中国军事实力及意图仍然有所研究。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日前举行的会议以及卡耐基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以“中国军事现代化之意义”为主题举行的研讨会,同样都提出了中国军事意图和透明性等问题。

  还是以反卫星武器测试为例。一些中国国防专家认为,外国无权利用侦察卫星来窥探中国,最近的反卫星系统试射恰恰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防御能力。击落外国间谍卫星等同在公海击沉一艘保持中立的船只,因而可被视为战争行为。如果中国不仅仅是用自己已经报废的卫星作为试验目标,那么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中国在发展军用科技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自身对国际军事外交准则的理解和接轨程度。如果其理解和接轨程度仍然存在差异,那么中国就应当提高自身军事举措的透明性,以及军事意图的清晰度。同理,美国要了解中国的军事策略,就不能仅仅参考名目繁多的防务军事报告,而应当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政治环境。

  中国问题专家冯德威(David Finkelstein)指出,正确理解中国如何看待其沿海地区所面临的威胁将有助于理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大环境。他说,中国的经济成果、科技硬件和民族自豪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若要理解中国眼中的国家安全利益,就必须研究在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观点有助于为关于中国军事政策的讨论确定一个大环境,可是还有一些问题尚未有定论。例如,如果中国海军和空军具备足以压制美军的能力会怎么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军会倾巢而出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但这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台湾的未来是否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这是影响中美军事互动的长期因素。既然中国军事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美国就要做出一些选择:一,美国是否应该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势、保持与中国的差距,使中国不敢与美国兵戎相见?二,随着反恐战争的投入和开销不断增长,美国是否有能力保持这种优势?目前,美国政府的做法是维持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不变。

  对美国而言,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和维护对台湾的承诺是两个对立面,稍微疏忽就有可能犯下误判形势的错误。冯德威认为,这是美国未来面临的首要挑战。由于美国将继续向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地区扩张,所以2001年中美海军和空军之间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可能会再度上演。这些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军事行动的升级,甚至迫使中国大陆攻台。因此,中美两国必须继续扩大军事交流,建立军方高层之间的联系。

  在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下,如何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不论是俄罗斯和欧盟对华出售防御性武器,还是美国对华输出军民两用技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都离不开全球化的发展。不过,中国同时也向美国海军唯一的反潜艇仪器制造商——Sparton 公司提供电路板。这表明中国确实成为了世界工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