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中国会把我们大家淹没吗?

(2007-02-06 09:04:28) 下一个
来源: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近期有两本关于中国的书出版,威尔·赫顿的《不祥之兆:21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和裴文睿的《中国现代化:是对西方的威胁还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威尔·赫顿的新书《不祥之兆:21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带给我们的实际上是中国所处的境况。同其他人一样,他发现许多东西应该被批评。英国需要改变,美国需要改变,的确,中国也需要改变。如果这看起来像是蔑视一切,那并非作者的意图。赫顿处理这本书与他处理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他把那些不同意其观点的人打翻在地,赫顿认为,中国的成功建立在毛泽东奠定的基础之上。



  该书文字流畅,通过以轻松的笔调讲述历史来阐述现在中国面临的重大抉择。中国能继续保持近年来取得的近10%的年增长率,还是被内部的紧张政治关系和“不稳定的过渡时期”的根本性矛盾所拖累?赫顿认为,中国的经济既非社会主义,亦非资本主义。同时,各种紧张关系正在出现。经济增长是通过大量投资维持的;银行系统具有很大风险等。



  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批评没错,某些批评此前就有。有些问题的确存在,这在迅速变革的时代是可以预料的。但是赫顿讲得有点过分。在中国快速增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人预言它会失去动力。但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国家通过向世界开放经济而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新火车头,而且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它会脱轨。



  说中国没有值得一提的全球公司是错误的、在福布斯列出的全球500家最大的公司中就有一二十家中国公司,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接管外国公司不断扩大规模。他说西方不应担心中国崛起,这是完全正确的。并不是因为中国就要失败,而是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在经济活动的“新”领域,特别是技术和知识经济,有相对优势。



   至于中国是否应该改变和如何改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持有异议。赫顿的问题是,没有哪个国家符合他的理想。美国肯定不符。英国也不符,托尼·布莱尔放弃了多元政治,是一个惨败。中国人如果要寻找一个榜样的话,他们很难在那里找到。



  裴文睿的新书《中国现代化:是对西方的威胁还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的确紧紧围绕中国这个主题。他的书远不如赫顿的那样生动,但是有深刻的见解。他说,我们可以把中国视为问题,也可以视为典范。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得到好处,而且把它当做榜样去仿效。



  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能否持久这个问题上,裴文睿赞成赫顿的观点。他承认,对于中国会富裕到什么程度、中国是否会尊重法制以及中国是否能向民主制度过渡这个重大问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同的是,赫顿发出警告,而裴文睿表示乐观。裴文睿指出,中国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财富的增加将使国民要求法律和政治改革。中国领导人是务实的,总的目标是使中国恢复昔日的辉煌。(原题:这个国家会把我们大家淹没吗?)(作者:戴维·史密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