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火线增兵,布什对伊拉克背水一战 ZT

(2007-02-06 03:48:55) 下一个

对伊拉克新战略的面纱终于由布什总统的口揭开,增兵伊拉克的传闻也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在2007年1月10日晚的电视讲话中,布什总统第一次承认他在伊拉克政策上犯了错误,没能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帮伊拉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国防军。因此他宣布,对伊拉克增兵21,500人,结束这个国家的无政府状态。美国朝野哗然,民主党的谴责早已在布什讲话之前就开始了,将布什的新伊拉克战略称为“悲剧性的错误”。

“布什的增兵计划对伊拉克形势不仅没有用处,而且会让那里的局势变得更糟。在这次大量增兵之前,美国已经有3、4次对伊增兵的历史,但是每次的结果都只是会让问题更加严重,”美国智库防务信息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斯特劳斯军事改革项目(Straus Military Reform Project)主任温斯洛·威勒(Winslow Wheeler)对《华盛顿观察》周刊如是说。

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和威勒持同样看法。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中东问题专家唐纳德·古德斯坦(Donald Goldstein)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访问时表示,“布什的增兵战略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他背水一战的成功率是50%。”古德斯坦进一步强调,未来6个月是对伊拉克新政策成败与否的关键期。“如果这一战略在未来6个月内成功,民主党议员自然不会螳臂当车,而会让下一轮的预算过关;但如果布什的战略失败,他将很难再得到国会慷慨的支援。那么,一切都结束了。布什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对伊增兵的主旋律马上引出了五角大楼增募兵员、调整全球部署的续曲。新任国防部长盖茨在布什讲话后随即宣布,美国将于今后五年中募兵92,000人。受访的学者均担忧,如此大规模的增兵、募兵计划可能会打乱美军未来的战略部署,埋下今后兵源不足的隐患。

增兵,有用吗?

布什总统毅然增兵的决心并没有打动美国民众,反而惹来一片悲观预测。《今日美国》报与盖勒普公司在1月12~14日所做的民调显示,约59%的美国民众反对布什的增兵决定,同时支持国会对伊拉克问题提出一套方案。4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可能会输掉伊拉克战争,持相反意见的人为47%。这样的情绪在美国学术圈也有反映。

前美国国会军费预算分析专家威勒分析说,“伊拉克如今战事不顺主要有两大问题。首先,美军无论从精神上、还是战术上,都无法适应当地民兵的游击战法。美军接受的是打传统战的训练。遇到敌人攻击,很自然地会动用空中打击或是炮击。虽然这种打法能击退敌人,但是成本高,打击面大,很容易就伤到伊拉克的无辜百姓。当美军对上了擅长山地战、游击战和爆炸袭击的伊拉克民兵,就打得缩手缩脚。”

“这个问题本来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如今美军已经困守伊拉克三年多,美国民众早已起了反战、休战的心思,现在才想办法恐怕为时已晚,”威勒说。

这还不是最糟的。威勒认为,美军在伊战中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以一个西方的、基督教信仰为主的白人国家入侵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国家,无论从文化、宗教还是种族上讲,在伊拉克民众中间都燃起了逆反的火苗,伊战很容易被视作是一场殖民主义战争。因此受到当地各个宗派的顽强抵抗。

“这个难题是从一开始的战争性质就已经决定了,根本无法修补,”威勒如是说。

美国和平协会(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高级研究员菲比·马尔(Phebe Marr)并没有威勒那么悲观。她认为美军更强的战斗力或许能帮上伊拉克政府一些忙。

曾著有《伊拉克现代史》(The Modern History of Iraq)一书的马尔认为,布什的增兵战略是否能达到目的,首先要看白宫在伊拉克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伊拉克现在已经陷入一场内战之中,而且局势日渐堪忧。他们现在还没有个像样的政府军,面对什叶、逊尼民兵武装的攻击,平乱缺乏力度。伊拉克现在没有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因此实行的政策只能是纸上谈兵,面对这一切问题,布什拿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希望派遣更多的军队,收拾伊拉克的烂摊子,稳定那里的秩序。

“布什要增兵2万人的一个原因是希望能看到美军更好地控制住当地的局势。更多的美军介入,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治乱作用。”马尔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但是,伊拉克的问题说到底是当地政府不够强大,这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光靠军事增兵就能解决的。因此,这两万生力军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伊拉克的混乱。”

在马尔看来,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关键是在政治上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让目前处于混战中的几方势力停战共处,协商解决问题。马尔不否认,伊拉克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对战后重建十分重要,美国也想为伊拉克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在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时候,这些政策实行起来就有很大难度。

“目前来看,美国还没有一套比较有效的伊拉克安全解决方案出台。因此,说到底伊拉克还是陷在困境中,”马尔说。

如此一来,美国剩下的一招就是从伊拉克撤军。这是很多自由派人士努力宣扬的,但是布什总统却用“责任”二字将之一压再压。在公布增兵计划的电视讲演中,布什坚决地说:“现在撤退只会导致伊拉克政府的崩溃,撕裂这个国家,将大屠杀纵容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虽然很多人说,现在撤军是不负责任,只会让已陷入内战的伊拉克形势进一步恶化。但在我看来,中东形势非常复杂,没有人敢打包票,说撤军一定会让伊拉克变得更糟,或是保持现状,或是有所改善。”威勒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我不能宣称撤军就是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但美军对那里一团乱麻的局势已经无能为力。”

与威勒倾向于撤军同时展开外交和政治安抚的想法不同,马尔和古德斯坦认为:现在仍然不是谈撤军的时候。

“撤军几乎不是选择。很多人将伊拉克的局势形容为‘内战’。我觉得还没有到这种程度,但如果美军现在撤了,那伊拉克就真的要陷于内战了,”古德斯坦如是说。

民主党,不做橡皮图章

由于布什总统手中握着最后的“总统否决权”,美国舆论之前并不期待刚刚坐上国会多数席的民主党人会对增兵方案进行什么认真的对抗。然而,民主党这回并没有甘心做个橡皮图章。刚刚上任的国会议长佩洛西说,“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走上增兵之路。前两次都没有用。他们(布什政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紧接着布什的增兵讲话,美国国务卿赖斯立即被叫到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为布什的增兵计划辩护。国防部长盖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Peter Pace)将军也面临着众议院军事委员会(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严酷“拷问”。

威勒认为,民主党人这一次对布什伊拉克新战略的反应要比人们之前想象的直接而坚决。国会中,一批民主党人对布什展开了口头批评,另一批则要诉诸立法程序,阻止布什的军事冒险。现在还不清楚会有多少民主党人支持这项立法,但可以想见的是,一场激烈的政治辩论将不可避免。

“虽然布什拥有总统否决权,手中也有足够的预算实行其增兵计划,但是民主党议员在今后的对伊拨款问题上将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双方的政治拉扯中,真正实行这一增兵计划也要几个月之后了,”威勒说。

古德斯坦认为,在野的民主党真正想要的是政治权力。因此,他们希望看到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失败,但是这一私心要视伊拉克的形势发展相机而动。在国会处于多数的民主党议员手中握有预算批准权,如何行事,端看布什的增兵计划是否有效。

“国会年度预算是从每一年的9月算起,到第二年9月止。因此,今年的9月将是决定伊拉克局势走向的关键。”古德斯坦说,政治圈中,谁都希望支持一个胜利者,而反对失败者。因此,未来6个月中,如果布什的增兵计划不能稳定伊拉克局势,这场政治游戏就胜败分明了。

马尔则提醒道:“民主党可以回应的余地比较有限。无论是口头指责还是立法反对,都很难阻止或是放缓布什的政策。另外,民主党内部仍然存在着对伊政策的分歧。他们中的很多人更加倾向于撤军,但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撤,以怎样的速度撤,他们仍然莫衷一是。”

事实是,对伊增兵已不紧紧是党派互攻的靶子,即使一些共和党人,也对这一场巨额政治赌注频频摇头。布什的同僚、共和党参议员查克·哈格尔(Chuck Hagel)甚至将伊拉克新战略形容为“自越战以来美国最危险的外交失误”。

面临着重重压力,布什总统却咬紧牙关要增兵。在受访的专家看来,部分原因是布什既要顾及美国政府的国际声望,也希望在自己的政治遗产中写下完整而值得骄傲的一笔。

全球布兵将捉襟见肘?

即将增派到伊拉克的21,500生力军会将驻伊美军的数量提升到新的历史记录。布什总统的这个巨额赌注马上给新任国防部长盖茨加重了担子。盖茨于1月11日提出了扩军92,000人的五年计划,其中包括增加65,000名陆军和27,000名海军。这是1960年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地面军队增兵方案,每年将耗资100亿美元的军费。五角大楼同时强调,反恐战争是场持久战。这次增兵就是为这场持久战而备。

“没有人会愿意‘募兵去死’,”古德斯坦强调,如此大规模的国内募兵,实行起来难度很大。在海外战场上,如果一个士兵在前线冲锋,后方就要有3、4个士兵支援,准备替补,或是运送后勤给养,更不用说,美军还要保障中东其它地区不出差错。

在威勒看来,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军事部署过程,美军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募兵并进行训练,在今后两、三年之内都未必能顺利将这批生力军送上伊拉克战场。换句话说,这就意味着目前在伊服役的军队将在那里呆上更长的时间,或是为了补充兵源,缩短国内士兵的训练期,提早将他们送上战场。对美国大兵们而言,将承受更大的服役压力。

“一个可选的方案或许是,美国将伊拉克的当地军队派往科威特等地维安,为美军分忧。待这批军队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后,再调回伊拉克,承担本国的国防责任,”古德斯坦建议说。

进一步剖析,威勒认为,这一系列的增兵计划会影响美军在全球的军事部署。

“从宏观历史角度讲,伊拉克毕竟只是美军要面临的一个小冲突。美军必须要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同伊朗和朝鲜的摩擦做准备。如果美国继续执迷于伊拉克战事,或许将来不得不面临派不出兵到别处打仗的尴尬,威勒说。

古德斯坦看到,美国在全球各地都肩负安全使命:既要保障日本的安全,看顾台海局势;又要注视朝鲜半岛的形势发展,严防哥伦比亚的毒品走私,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上加强巡逻。如此多的责任让美国的兵源本就紧张。若再加上增兵伊拉克的举动,美军的全球部署工作就更令人头疼。

观察家们注意到,布什的伊拉克新战略正在彻底抛弃伊拉克研究小组(Iraq Study Group, ISG)的建议。增兵计划完全是白宫的“锐意创新”,在对待影响伊拉克战局的两个关键邻国--伊朗和叙利亚--的态度上,布什与ISG更是南辕北辙。后者建议美国与伊、叙两国谈判,而前者却公开谴责这两个国家支持伊拉克境内的恐怖主义和民兵武装。

“布什无视伊拉克研究小组的建议,这一点是令人十分担心的。尤其是他不但不愿和伊朗和叙利亚对话,还将其称之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后台,实在是不明智的。这只会让中东的局势变得更加危险,使伊朗更加积极地寻求核武器的研发,并让远在东亚的朝鲜觉得美国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威勒说。

古德斯坦却为布什的态度做了这样的辩护:“伊朗和叙利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只会希望伊拉克陷入困境。它们想要的是石油。基于此,即使布什听从了伊拉克研究小组的建议,愿意向伊朗、叙利亚抛出谈判的橄榄枝,它们也未必会接受。以现在伊拉克宗派战争的发展形势,此时并不是美国和伊朗、叙利亚谈判的好时候。”

马尔认为,“布什的新伊拉克战略没有采纳伊拉克研究小组的意见。我怀疑这样的政策是否会对稳定伊拉克局势有帮助。伊朗和叙利亚对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武装影响颇大,一个更好的选择自然是布什能和这两个国家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